张润乙 绥化学院
以20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主攻扣球效果对比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绥化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论文和学术文章,借鉴别人有效可以利用的好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作为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同时,对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在以往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
2.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录像的观看,获取两个队主攻队员扣球效果的原始数据。从而得出真实对比数据。
3.比较研究法
通过中国队和美国队主攻扣球效果的对比,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4.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统计的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并对两队扣球效果进行评价。
出色的个人身体素质是一个优秀主攻手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在对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主攻手进攻效果对比分析中,收集了中国女排主攻手以及美国女排主攻手的基本身体指标,为本文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系统进行评价与分析提供一些相关的依据。本文主要从主攻手的年龄、身高、体重、接拦回球高度基本指标进行详细统计和对比分析。
1.身高指数对比分析
在排球运动项目中,衡量一名运动员身体指标是否优秀,身高绝对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运动员自己的绝对高度优势,在进攻和防守技战术方面非常重要,尤其是担任主要进攻任务的主攻手。
2.体重指数对比分析
中国女排主攻手平均体重为76.5kg,高出美国女排主攻手的平均值1.72kg,但是在平均身高占很大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和美国女排主攻手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女排在肌肉的绝对力量上并不是最占优势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女排主攻手的进攻和防守会受到体重差异的影响。
3.接拦回球高度指数对比分析
接拦回球高度是排球运动员在网上防守的一个重要指标,排球运动员每场比赛要有很多次接拦回球,好的接拦回球不仅会干扰对手的进攻,同时也会给本方带来防守反击的机会,当然,接拦回球直接得分是用防守带动了进攻,侧面反映出接拦回球的进攻属性。
扣球进攻是主攻手在场上最主要的任务,主要是在四号位的强攻和调整进攻,其次后排进攻也是主攻手非常重要的进攻方式,通过录像观察得知,个别球队的主攻手有时也会轮转到二号位进攻,因此,主攻手的进攻并不是单调的,应该是立体的、全面的进攻。
接发球是球队防守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接发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队伍的进攻效果。接发球效果好,球队的进攻战术得到充分发展,有效的进攻战术得到组织和完善,相应的进攻效果好;相反,接发球效果差,球队不能组织和完善有效的进攻战术,只能进行被动进攻,效果就会差。
1.中美女排发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据视频观察统计,5场比赛中,中国队发球得分率(总发球得分)为2.70%,美国队为5.61%,中国队发球失误率(总失误率)为6.31%,美国队为10.28%,这比中国队高出3.97个百分点,虽然中国队的发球得分率低于美国队,但美国队的发球失误率高于中国队。你可以看到中国队在发球稳定性方面比美国队好。美国队更注重强力跳投的USO,中国队则注重胜利的稳定性。
2.中美女排扣球技术运用效果分析
据视频观察统计,在这5场比赛中,中国女排总皮卡数是女排的10倍,但皮卡的得分却比女排少2分,由此可见,中国女排进攻组织能力较强,但峰值力量较弱,从本场比赛统计分析,中国女排得分率上升45%,而美国女排得分率上升49.33%,这比美国队低了4.33个百分点,这也是本场比赛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国队快速多变的战术没有奏效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队采用了强大的跳跃技术,中国女排摧毁了中国女排的第一条通道,大大削弱了中国女排的进攻实力,因此,中国女排要尽快培养出能“定调”的优秀主力队员,但也要提高技术水平来弥补成功的不足,此外,要提高主攻手现场起跳或改变几个赛步来增加起跳高度,保持高冲击点,提高峰值高度,增加进攻。
3.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主攻在接扣球进攻系统中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分析表明,两队强攻率均在60%以上,中国女排进攻222次,得分95分,得分42.79%;美国队命中248次,得分106次,得分42.74%,虽然美国队得分比中国队多,但两队得分率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美国队的快攻次数是中国队的33倍,中国女排快攻3232次,占40.51%;而美国的快攻得分为62分,占55.36%,经卡方检验,中美快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在快速分解流动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进攻力量远小于对手。
4.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主攻在接拦回球进攻系统中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在当前的高水平女排比赛中,抢攻的位置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作为一支队伍在比赛中安顿下来的基础,在比赛中,“抢攻”的效果不是O,它直接决定着一支队伍是否得分,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球队“反击”能力的有效发挥,自从国际足联实行卡达球得分制以来,第一次进攻就从只有发球权的位置上升到了既得球又得分的战略高度。如果在比赛中没有稳定的进攻作为球队的支撑,不仅很难赢得最后一场比赛,也很难在比赛中与对手抗衡。
5.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主攻在接推攻球进攻系统中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接球和推球并不是主要的半场得分,所以在比赛中也不多用。它是在比赛过程中没有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击球技术,输入和推击技术的出现要求排球运动员充分利用比赛规则,对进攻进行补偿,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中美之间的比赛中,控球能力占上风,中国队的得分率和效率都高于对手,通过对中国排球队对对手控球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女排对这项技术更加重视,在正式比赛中自觉运用控球技术,争取得分。即使是在后期的得分形势和艰难的状态下,埃拉依然屹立在记分牌上,这体现了中国排球队的拼搏精神。
1.基本功不到位。中国女排对基本功的要求是当务之急,扣球技术的破攻能力相对较弱;一传到位能力偏低,而失误率偏多;二传的精确到位能力较弱,虽然能够组织进攻,但没有充分发挥攻手的技术水平,扣球视野和意识有待增强。
2.战术意识不到位。美国与中国女排攻手们对扣球线路、力量和时机的选择上不够娴熟;扣球系统中主攻手扣球能力强,但配合稍有不足。
1.中国女排必须重视发球技术的训练,为提高队员发球类型的变化,在保证现有发球衔接优势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更具攻击性的发球技术,如大力起跳发球、加大发球进攻、提高发球命中率等,消灭对手的第一次进攻,为防御反击奠定基础。
2.加大首传接待服务的形成,通过不同类型和服务力量的培训,特别是自由球员王谦的接待联系有待提高。另外,要加强运动员接受扣球时的心理素质训练,树立运动员接受扣球时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