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琴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皖南医药卫生学校 安徽 宣城 242000)
生态课堂主要指教师能够将生活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结合,在教学中积极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该课堂注重教学的协调性、适应性和自主性。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在高职语文开展生态课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实践参与和学习体验提供有力条件。所以现阶段教师需要对生态课堂、实践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解分析,以更好地构建语文生态课堂。
首先教师需要对高职语文生态课堂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进行明确了解。目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只是为了完成整体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以验证语文理论教学的效果[1]。这种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课堂学习活力。而生态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其将语文课堂与周边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师根据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引导的方式推动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对实践活动进行主动参与,呈现出师生有效互动、和谐互助发展的教学效果。生态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主要需要遵循以下两点要求。①学习活力。能够将课本中所体现的情感道理充分展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获得更多学习体验,表达出更强的学习活力。②和谐互助。整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共同进行知识讨论和参与实践活动。其次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的类型及操作方法进行掌握运用。通常情况下多媒体课件作为主要信息教学用具,教师需要对课件的特点、课件制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掌握。同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实践教学要求对其他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了解运用,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条件,提高语文生态实践课开展效果。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相关教学的重难点。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文,其中的重难点基本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部分课文的作者所处的年代与现在有一定距离,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各不相同,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课文中描述的一些事物并不了解,也难以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只能通过口头描述相关的背景资料,但是这样的描述并不能让学生透彻理解其中的内容,老师一次次地重复反而会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课文的时代背景直接通过视频或是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事物,这样他们也能更加准确把握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先,通过将学生的作业成果多媒体化提高学生的认真程度。鉴于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弱,高职语文教师经常以课堂反复强调、课下督促背默的形式来使学生达成识记的目标。可是这些方法只是短期效果明显,究其原因,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形成瞬时记忆,没有吃透理解内涵。针对此情况,笔者会要求学生整理每篇课文的知识点并用手机拍下整理得比较完整的学生笔记,实时传递到一体机上呈现给全体学生,并根据学生的整理情况,查漏补缺地进行针对性授课。一方面,学生迫于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随时有可能通过多媒体技术供全班同学参考,学生都认真细致并且高效率地整理这些实词;另一方面,我作为教师也通过希沃软件将学生的笔记转化成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了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转变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课本知识及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度,将语文生态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连接,运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比如定期开展交流会,学生可自由抒发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一些知识观点所产生的疑问和观点等。将事情、问题和想法表达出来与同学分享交流,而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而保证语文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需求。或者举办与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生活与语文知识的有效联动,这样不仅可提高语文生态课的实践效果,也能更好地推动语文生态实践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注重生活与语文知识的联合运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并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中,通过互动交流、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逐步提高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