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杭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市 132000)
伊通满族自治县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处北纬43°世界黄金水稻带。属于北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温差较大,无霜期140 天左右。5-9 月份太阳总辐射量64 911 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632.3 毫米,满足优质稻米发育期高温、成熟期低温的气候需要,是东北水稻最佳的生产区域。
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有三大水系派生出152 条支流,伊通县处于伊通河上游,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无异味、无杂质、无污染。由火山岩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伊通河及地下水资源富含铁、锌、锰、硅、锶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适宜的生存环境,为伊通优质水稻及稻蟹种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伊通满族自治县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4.28%,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内无化工企业,无大气污染,空气质量较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质量标准,符合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标准。
伊通满族自治县在水稻生产上全部实行配土测方施肥,水稻测深施肥技术;无污染的河水和地下水进行浅湿润灌溉,60%面积实现机械化插秧;对危害较大的病虫草害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以及生物农药进行统防统治;95%实行机械化收割。
伊通水稻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全县稻米精加工大型企业发展到26 家。“伊通河”“西茜鲜”“彩头米”“七星山”“绿云田”“伊通大米”等特色品牌销往省内外各大城市。
截至2020 年,伊通满族自治县稻蟹种养标准化总面积达到20 000 亩(约1 333.3 公顷)。生产标准严格按照国家《通则》标准及《吉林省稻田养殖成蟹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全部实行稻渔循环种养,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100%;水稻全部实行工厂化育苗,农作物耕种收藏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8%;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实现全覆盖,水稻及渔产品质量达到绿色农产品质量标准。
截至目前伊通共有560 家新型经营主体,其中水稻产业有80 多家,专业从事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现代农业合作社,实现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推进发展。基本实现了稻蟹种养技术标准化,业务流程化,参数数字化。
在吉林省水产总站、省农技总站、上海海洋大学、伊通水产站、伊通水稻办等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伊通稻蟹养殖在技术层面取得业内领先。同时水稻办和水产站同归农业农村局管辖,部门之间好协调,易落实。
3.2.1 大棚暂养技术
伊通独特的工厂化大棚内的种养模式为国内首创,水稻育苗大棚规模7.7 万平方米,是吉林省最大的工厂化水稻育苗基地(40 万余盘)。棚内温度的提升会弥补北方低温干燥的缺陷,实现春天边沟暂养,延长螃蟹生长时间;秋天育肥,保障稻蟹在销售黄金期上市。同时棚内具有防风防逃等保障功能,真正实现了一水双养(种稻养蟹),一季三用(育苗+稻+蟹),一棚三收(育苗+水稻+河蟹)的循环利用新模式。
3.2.2 围田暂养技术
4 月中上旬采购扣蟹进行暂养,将稻田田埂加高加宽,注入井水,作为暂养池,保证河蟹的生长周期,增加河蟹对本土适应生长能力。5 月上旬泡田,5 月中下旬插秧,6 月15 日左右,移植投放蟹苗2.5 千克/亩(140 只/千克)到蟹地。饵料由动物性饵料、粗饲料、草类构成,采取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投放等。
3.2.3 “分箱式+双边沟”技术
分箱式:栽种方式采用机械化操作,以12 行水稻为一箱,每一箱空出一行不栽种水稻,即为分箱式插秧。
双边沟: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主要是一套蟹沟及加高加固四周田埂。蟹沟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1-2 米左右开挖,沟宽2-3 米,深1.2 米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大田总面积的20%。环沟优化为双边沟,减少沟渠面积,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
3.2.4 生物防虫技术
利用性引诱剂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群密度,干扰害虫正常繁殖,降低幼虫出生率,达到杀虫目的。同时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夜间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引诱害虫扑向配置高压电网的光源击杀稻飞虱、二化螟等害虫。
3.2.5 农业信息智能化
运用5G 传输,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温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达到节约用水精准灌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增加农业产出的目的。
2015 年吉林省发布《吉林省水利厅关于2015 年吉林省发布《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稻渔种养增收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2016 年吉林省发布《吉林省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吉林省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实施方案》。2018年吉林省水利厅发布《稻渔综合种养增收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 年)》。
伊通县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年产优质绿色水稻1.06 万吨,收获渔产品12 万千克,实现农业总产值4 200万元,实现净增利润900 万元。
伊通县内各稻渔种养合作社积极承担全县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精准扶贫任务。如积极与残联合作创建残疾人就业基地,对当地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定期邀请水稻种植专家对种植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种植技术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标准示范区农业劳动者科学种田意识和综合技术水平,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农户家庭收入。
通过深翻还田,秸秆打包再利用;减少药肥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推行种养循环标准化服务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形成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能够有效节约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形成绿色种养的稻渔环境。
当前伊通县农民老龄化、青年职业农民占比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数据统计农民平均年龄在58 岁左右,文化水平以初中生为主,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对于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不高,大部分农民生产注重产量、不注重质量,注重短期效益、不考虑品牌效应,长此以往导致生产效益低下。
少数有思想的职业青年农民,要规模化经营,走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创业之路,但缺少资金,金融部门贷款需要抵押物,贷款有限。农业投资是长期投资,一年资金回笼一次,回笼率底,普通农户很难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土地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碎片化经营现象严重,标准化程度低,水稻种植、河蟹养殖统一的技术规范难以推行,质量与效益难以保障。造成稻蟹养殖模式难以大面积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品质难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投入成本高。
伊通县没有垄断性龙头企业统一经营稻蟹种养,很难打造地方生态大米和优质河蟹品牌,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更不能实现优质优价。
整合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等方面技术参数,联合相关农业及水产部门创建“深沟高畦、大垄双行、沟边密植、早放精养”的河蟹养殖与水稻栽培的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形成科学系统的稻蟹生态种养技术规范。
结合水稻生产,推行稻蟹循环种养技术模式,建立稻渔产业健康发展机制。通过稻蟹循环种养,健全和完善稻蟹种养产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降低农业生产劳动投入和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和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健全稻蟹养殖产业保障体系,从技术普及、资金支持、品牌权益维护等入手,构筑全方位、多维度保障体系,打消从事稻蟹养殖产业经营的后顾之忧,使个体及企业敢尝试、能经营、会盈利,营造良好氛围,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机械和绿色生产技术,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助推稻蟹种养殖产业发展。
大力推行大米和河蟹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安全执法监督体系和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生产管理,实现大米、河蟹优质化、生态化。
创立伊通大米专营店等电商品牌,通过政府、媒体、网络直播、投放广告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提高伊通大米知名度。同时充分发挥大米协会与河蟹协会的监督作用,对商标的授权经营进行严格管理,建立稻蟹种养两大产业联盟,大力推广稻蟹种养模式,实现统一定价、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追溯,为创建稻和蟹的品牌打下基础。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传统农业县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生产是全县主要农业产业。在独特的地理、自然和水土环境等优越条件影响下,严格执行“三品”技术规程,形成了具有伊通特色的伊通大米稻蟹种养模式。稻蟹种养产业的发展唤醒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了农户收入,为吉林省稻蟹综合种养推广提供技术参数,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