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及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2021-11-14 07:09曾文晓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8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

曾文晓

摘要:稻蟹种养是一种能够丰富土壤多样性,提升土壤微生态的一种复合系统,不仅有利于生态环保,还有利于提升产量,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对于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现代农业经济中广受好评,以下将针对其种植技术和产量等展开分析,并评价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经济效益

引言:

稻蟹种养的模式下,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大幅提升,应用这种种植模式,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也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样的种植模式对于土壤肥力的改善以及水淡化,消灭杂草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可以说是改善土壤环境,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路径。以下将从这一模式入手,分析其特点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因素等,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不断完善农业环境。

一、稻蟹种养优势分析

稻蟹种养中水稻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而在稻田中养殖河蟹,则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具有投资较少,见效快无污染,高回报等多种优势,深受农民喜爱。将二者实施供养,能够充分发挥稻田水源丰富的特点,既能够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能够利用河蟹来辅助清除其中的杂草和其他危害水稻正常生长的害虫。此外,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泄物也能够当作肥料来滋养稻田,当河蟹能够达到这些作用的时候,农民就无需再向稻田施肥,以及喷洒农药,能够真正产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大米,而市场上对这类大米的欢迎度也更高,也就进一步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除大米以外,河蟹的收入也能够提升农田的经济效益。通过这样稻与蟹相互滋养的种植模式,还能够帮助农民减少农药、肥料的购买成本,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最大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应用,以及两者相互促进的目标。此外,这也是促使生态多元化的一项有力措施。

二、利用稻蟹种养提产技术分析

要实现稻蟹种养的产量提升,首先就需要针对其生长环境等进行改善,其次,再从农作物与水产的种苗开始做起,适时种养,最后要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才能够实现稻蟹种养产量的提升。

(一)稻田改造

稻蟹种养对于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传统的养殖池塘多为深塘,由于要种植水稻,因此需要将之改为浅塘,同时对整平内侧平台。首先,由于将原本的深塘改为了浅塘,为防止河蟹逃跑,就需要设置一定的防逃措施,可利用塑料薄膜进行铺设,每隔一米的距离使用木桩或竹片进行支撑,将其置于薄膜外侧,然后再将薄膜与之固定,进行加固[1]。在这一步骤中要求薄膜在土下的深度为10~15厘米,土上高度为50厘米左右,充分防止河蟹逃跑。其次需要在距离田埂内侧一米左右处开挖围沟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將河蟹与水稻的种养区域进行区分,要求其宽度要达到2~2.5米,深度需要达到0.8米,坡比则应设置为1:3为宜。再次是消毒环节,可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作业。最后是独立进水系统的设置,进排水系统是稻蟹种养中的重要设施之一,对于其中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在这一步骤中要求进排水口需要呈对角线方式分布,主要依赖于水泵进水,同时在进水时需要使用筛绢进行过滤,以防止有小鱼小虾进入稻田,危害稻蟹种养的生态平衡。

(二)水稻播种

水稻播种通常以插播方式完成,有水播、旱播、育秧移栽等三种主要技术,具体播种方式以及量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水稻品种决定,不同品种每亩的种植重量以及植株行距也有偏差[2]。

(三)放养蟹苗

蟹苗放养时需要将放养量控制在每亩500~1千克之间,下塘前先将存放蟹苗的箱子进入水中,让其自由游入,同时,水温差不得超过3℃,如温差过大,则需要将箱体进入水中,再撤离水体,如此反复三次左右,使蟹苗适应田间与塘中的温差,保证后期存活量。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了饵料的投喂,对于水质不间断的检测及管理,同时在必要时进行肥料加施,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到7月中旬左右时,则需要进行搁田,使水稻平台适当脱水,又要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环境。

(五)科学收捕

在10月中旬左右就可以进行水稻的收割,收割时前进速度应稍微减缓,避免损伤河蟹,在收割完成后,应当重新为塘内注满水,将河蟹饲养至12月至第2年的3月期间,即可进行捕捞。

三、经济效益分析

利用稻蟹种养的模式,实现一地两用,能够在水稻产量不减产的条件下,利用河蟹产量实现增产增收,使得亩均效益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此外,稻田养蟹的措施也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利用河蟹产生的排泄垃圾进行稻田的供养,也能促使亩均成本降低约为50元左右。此外在河蟹的养殖中,对于温度要求较高,而稻蟹种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水温控制在较低的程度,将河蟹育成规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促使最终成交价格的提升[3]。而在这一模式下种植的大米,由于种植过程中未施农药,因此广受消费者青睐,其所产大米的价格也是常规种类的 2~3 倍,从这方面来说也极大地增加了亩均效益。

据此可以说这一种养模式是属于高产、低耗的生态系统,整个流程中以相对较少的资源获取到了尽可能多的出产量,为参与该项种养模式的农民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使人力物力的投入得到了,有效降低,是一项具有极高经济效益的研究[4]。

四、结束语

这一新模式的应用,无论是从农业增收还是环境保护任一方面来看,都值得推广。利用这种种养模式,实现稻蟹共生,不仅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为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玥,牛世伟,邹晓锦,等.稻蟹联合种养对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8,000(003):30-34.

[2]李丹丹,孟顺龙,胡庚东,等.稻-蟹复合生态种养系统氮磷平衡及经济效益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046(018):188-191.

[3]孙富余,田春晖,孙文涛,等.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应用[J].2021(2019-1):9-11.

[4]陈晓云,于凤泉,李志强,等.普通稻田与稻蟹种养田生产及生态特征比较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7,000(002):53-54.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节能改造实例
运行评价体系在温州电网应用分析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