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鑫 王 淳 陈 振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不断开放市场,允许外资进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其中保险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但相较于外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过于薄弱,在全球化不断增强的今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金融市场在我国的宏观管控下迟迟没有全面开放。2020年4月1日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金融市场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开放的市场全面开放。开放的金融服务行业,包括券商、保险、期货、信用评级等金融公司和机构,不再有持股比例限制。中小型保险公司发展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变现有保险业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基础保险业,惠及民众。落实基础保险业是十分重要的,而真正落实基础保险业并加快发展,离不开中小型保险公司。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新形势下,中小型保险公司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措施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属于国民经济中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在社会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保障财产与生命,维护社会稳定。中国保险业市场庞大,近三十年内保费以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获得了可观的成绩。因此,外资在开放后会迫切的想要进入保险业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瓜分蛋糕。通过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保险承销和理赔理念,试图扎根市场,刺激市场,以期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价值。由以往的经验可知,保险业发展增速过快将会造成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外资可以通过融资本土保险公司来展开业务或者选择直接进入市场,既能帮助本土公司解决现有问题,又可以打破原有的格局。中小型保险公司生存空间变小,会迫使它们快速提升服务和公司运营能力,改变现有保险承销与理赔理念,解决现存问题,增强竞争力,不断进行创新。这从根本上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宏观目标。
允许外资保险进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论是同业之间还是保险公司与社会的衔接之间,保险本身就是为规避或减少未来的纯粹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存在。纯粹风险可量化为可保风险,而控制可保风险最佳的手段就是“风险转移”。消费者通过投保,将自己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可经过再保险,分散风险,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外日常生活中通用的保险可以通过此次金融市场开放引进来,让公众了解在状况发生时可用保险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让保险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深化保险分工的同时提升保险专业经营水平。我国保险业多年来裹挟不前,再保险行业发展滞后。因此外资保险不仅提供产品与服务,促进市场竞争,也带来了保险经营的基本常识以及国外的经营惯例,有助于中国保险业形成改革的共识,行动上步调一致,社会保障机制在未来会更加完善。
近些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普惠金融也逐渐成为大众趋势。一方面金融科技引领时代的发展,能给保险业带来新的改变。例如水滴公司通过众筹模式不仅分散了风险,而且也为民生事业贡献了力量。众筹模式体现了保险业的核心理念,也为未来保险公司的发展开辟了新思路,通过金融工具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分散和降低风险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值得国内保险公司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大数据将客户的信息整合可视化,能更好地反映客户需求,以及客户的信息圈层。目前互联网受众多,通过金融科技,中小型保险公司寻求与外资合作的机会,以求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自金融开放政策实行后,外资保险集团化布局逐渐成型,更多的外资为了避免“水土不服”,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首选并购投资,即选择比较成熟和体制完善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作为对象,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这不仅促进了市场发展,而且带来了许多关于保险经营的先进经验以及国外保险经营的新案例。通过学习外资公司成熟的保险业务,可以有效地将外资的优秀经验与中国庞大的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将保险为民维生的理念付诸行动,从根源上改变这几十年粗放式发展造成的中国消费者不相信保险的观念。通过大数据来反映民生问题和个人所需,可以削弱地域差距、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影响,与外资先进理念的发展相结合,合作才能走向共赢。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共有179家保险公司,其中兼营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仅有12家,而这12家兼营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其余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则集中聚集在单一的财产保险业务或人身保险业务。中国保险市场产品略为单一、弹性小、创新速度慢,尤其是各中小型保险公司之间的产品差别化程度比较低。通俗来讲,产品的差异决定了进入与退出市场时壁垒的高低。大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差别阻止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进入,而且在历史问题的影响下,大多数的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会倾向于选择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消费者则默认倾向于垄断程度更高的保险公司。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人均保险差距较大,保费增速也有差距,一方面是历史遗留问题,起初保险业发展速度过快,一线展业人员门槛低,使得民众对保险持怀疑态度,尤其是我国幅员辽阔,在推广中信息难免不对称,民众容易受到欺骗;另一方面发展中间国家GDP增速始终保持在7%-8%,人民虽然富裕起来了,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保费过高或者投保短期内无法取得收益,欠发达地区的普通民众就只能进行取舍,不会将家庭可支配资金用于投保,而他们恰恰是最需要规避风险带来损失的受众。矛盾之间,也是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无法借助人口优势更近一步的缘由,这使得保险业的发展有所受限,也不利于社会性保障机制的完善。
在疫情后的招聘工作中,许多行业缩减规模,大量裁员。而保险行业与之相反,保险业特殊的行业要求使得岗位需求猛增。虽然保险业受疫情影响,寿险业务遭受严重打击,但是保险行业应新形势的变化,受行业发展规律以及企业人才战略的影响,中小型保险公司扩大招聘,且倾向于招聘高科技人才与一线展业人员,通过上层建设与基础建设相结合,在新形势下,更快更好地发展自身业务。
外资保险公司如复星保德信人寿正在向“2020届管培生”抛出橄榄枝,其中包括营销企划类、运营管理类、法务合规类、IT类等岗位,瑞士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也紧随其后扩大招聘规模。一方面在初步筹集阶段,需要耗费大量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出发,不难证明各个公司之间的战略大局观是一致的,即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基础人员都是发展的必然要件。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将保险作为一次生产过程,那么保险精英创造新的思路为生产,保险展业人员卖出保险为销售,保险公司收到保费为收入,即为一次完整的生产。若想循环这一过程,那么每个环节人员都不可或缺。在疫情缓解的情况下,保险行业随着我国的经济复苏,重大疾病险、财险等一系列保险会借此次事态有更好的发展,而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行业竞争的核心,重视人才培养,培养相关素质能力,善于运用人才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中国保险业市场发展多年,保险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寿险与车险最初是由外资保险进入中国时带来的经验,所学经验,惠及多年。时至今日,这两者依然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保险。国外具有成熟的保险经营与营销方式,除了外资保险市场定位精准、营销成功之外,国外对保险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国人,更有外聘一线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推销手段普遍高于中国。另一方面,由于外资公司主要借助经纪人展业,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短期内市场份额提升有限,本土化进程也较慢。
但随着代理人队伍的壮大,期交保费的发展后劲逐步显现,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增加,可能会挤压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生存空间与利润空间。此外,近年来保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第一,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状态,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第二,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处于相对低水平阶段,多年来一直维持现状;第三,市场结构分布略微有些不均衡;第四专业经营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相比来讲,外资保险公司有以下几大优势:
1.百年经验,具有完备的抗风险能力。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外资保险公司都有100年以上的经历,以工银安盛为例分析,工银安盛,其股东AXA安盛创始于1816年,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运营范围涵盖人寿保险、财产保险、资产管理、大型风险管理保障和全球援助。2019年11月19日,2019年度亚洲金融竞争力评选榜单公布,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2019年度卓越管理保险公司”奖。
2.接受多个国家共同监管,保险产品更为严格。外资保险公司大多在世界各地均设有分公司,在合法性、合规性、成长性等方面,接受多国政府共同监管。
3.保单通用各国,方便快捷。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世界主要国家都设有据点,驰名国际。比如我们为家人投保,一但有留学、外出旅游等情况时,外资的保单能够更高效地勘查理赔,真正实现保险全球化。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将劣势化为优势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养老问题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构建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得到保障,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我国共有三大养老支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财政进行投入,基本面覆盖完全,但力度有限,我国人口众多,财政无法满足需求。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资金规模有限,只能涉及到小部分单位工作人群,所以从2018年开始,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我国开始运用税收优惠手段探素建立第三支柱。
此次试点截至2019年底,参保人数是4.7万人,保费收入达2.45亿元,所以说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正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第三支柱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有利于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减轻财政负担,增强养老保障,更多的开发中小型保险公司在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中的能力,加快第三支柱改革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也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泰康保险作为小而精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代表,2018年,泰康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中国寿险十强第四位,是中国市场最大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之一,泰康在医疗养老方面经验丰富,提出的商业养老模式也值得借鉴。泰康的一项政策,如果被保险人未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在犹豫期后可以申请减保,将基本保险金额和保险费按比例减少,并获得与基本保险金额减少部分相对应的现金价值。减保后,需缴纳符合保险公司的规定的基本保险金额和保险费。通过不同方法去探索商业养老模式的前景。
尤其国家在最新政策出台之后,会取缔一些打着“短期寿险”名义实则有名无实的寿险业务并选取有代表性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进行试点,中小型保险公司可抓住此次机会,开发新型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缴费周期长、跨度大,商业养老保险吸引大众,根源在于如何令大众信服可以保障自身,于自身有利并愿意购买。首先,除保险公司自身的信用之外,还有养老业务模式的设计,针对各种收费不同的人群所能接受的保险额度不同,如果保险额度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人们的收入、背景等原因,在个人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制定出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险种,会更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可以于每年年中对购买保险的人进行补贴,利率大概在所交期保费的3%左右,保费金额可随时申请变动,具有灵活性,若增加缴纳保费,可以在领取之日起,先行选择更好的医疗与养老社区,每年多领且有福利,若减少缴纳保费,在相应地方减少即可,制度可随时进行灵活变动,断交可保留数据五年,之后只需续交,按缴费金额计算最后领取额。
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业务的主要缔造者,在整个业务流程中不可或缺。保险公司的保单尤其是寿险存续期长,所以每年的新保单在次年转化而来的续期业务很大程度影响了保险公司每年的业绩增长。且个人期缴长期保单主要是由保险公司自己的保险代理人进行销售的。静止的看,保险公司存量的期缴保单可以维持现金流入。但是,长期动态地看,新增业务在次年转化为存量业务,是保险公司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新增业务价值又取决于新增业务的量与结构,因此代理人产能是观察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代理人产能由代理人规模增速和人均产能决定,还有保险代理人的留存率。保险代理人一到五年的留存率从70%-15%,这背后隐藏的就是保险业粗犷式发展的弊端。
因此,想要维持代理人队伍的稳定以及产能的增长需要从人才引进、严格筛选以及业务能力提高三个方面来展开。在人才引进阶段,一加大宣传,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广告等媒体方式,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与优秀的人才招聘网站或机构合作,发放招聘信息,扩大招聘渠道,校企联合,获得第一手资料,占据市场,招揽人才。二提高待遇。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保险公司薪酬体系比较单一,必须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可通过股份激励,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在工资和奖金收入之外,向员工本人及其家庭提供的福利待遇,例如交通补贴、住房福利、带薪假期等对吸引员工也提供了有力条件。三打造企业文化。保险公司作为服务性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把尊重人才,发挥才能置于管理首位。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更要确立公司共同遵循的文化价值观念,大力弘扬企业文化精神,营造积极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严格筛选方面,首先需要制定赏罚性的体制机制,公司要定位于降低劳动成本和增强人均产能,对于员工的绩优表现做出及时的肯定以及奖励。同时对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降级和裁员的措施。制定裁员机制,对于工作替代性较高、专业能力较弱、个人产能低、没有稳定的生活环境的员工进行辞退。
在业务能力提升方面,内部提升,为了留住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员工,当保险公司有较重要的岗位需要招聘人员时,优先考虑企业内部符合条件的员工,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岗位。提高业务能力,对于普通代理人而言,可以建立一款面向保险业务人员的无界限交流平台,有效地解决“数据孤岛”情况下数据不可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参与者可通过分享个人观点,发布资料,讨论互动,公布信息进行经验交流,广泛聚合社会保险信息。其次可以进行在岗培训,对于专业技能相对较弱的员工,公司可以制定新的工资水平并组织其外出学习,回到企业时,再恢复原合同的工资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将科技融入保险业形成新的格局已成为大势所趋。各个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拓新的平台,将服务提供到网络上来,以争取客户的忠诚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和区块链使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目前,金融机构在网络上的平台尚未完全形成,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金融机构加快了建设网络平台的步伐。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的到来使传统金融业、保险业在本就生存空间缩小的情况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保险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科技将对保险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保险行业之后将会进入三个阶段,来完成自传统保险业至保险科技的蜕变:第一阶段是会计账务电子化,这一阶段是保险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第一次结合,是保险行业的初步探索,在这个阶段中,OA与ERP会成为重要的工具。第二阶段是服务平台电子化,这一阶段是保险行业与客户从传统的线下展业、咨询、资产管理业务转移至线上,并缩短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接受客户的建议、据此开发新险种等。第三阶段是保险科技智能化,这一阶段是保险行业运用大数据,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保险市场上配置资源,以形成数字经济效益、以数据的获取和使用为核心,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引导客户对新险种产生兴趣,防止信息被滥用、盗用对客户进行风险识别,降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风险。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对于我国保险服务效率提高,重塑保险行业的形象,促进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科技的发展会颠覆传统金融业、保险业的经营方式,出现新的监管问题和新兴理念,金融监管机构在制定政策防范风险的同时,也要考虑适度监管、有效监管,避免将新兴的优秀理念扼杀在摇篮里。金融机构正是在科学监管的体系之下,才能更好地探索中国金融业的未来,我们相信,金融科技将带来无限的发展潜力,会在未来的市场上开拓新的天地。
此次宏观政策的导向,给中小型保险公司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小型保险公司通过探索新型商业养老保险,培养保险人才以及运用金融科技来应对,也印证了大的时代格局下,顺应宏观政策、发展自身才是硬道理。我国政策于中小型保险公司历来都是扶持更多,稳中取胜,也希望在此次开放下,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可以达到国家开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