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思考

2021-11-22 04:01朱燕平
名师在线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生活化

朱燕平

(四川省成都市东坡小学,四川成都 610000)

引 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小学生在生活经验、学习环境、知识点理解程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策略,以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融入相关生活案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1]。

例如,在“年、月、日”“时、分、秒”等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表和日历等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增强生活体验;借助原本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抽象化有效转化,从而全面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在学生掌握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背景下,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四则运算、图形的认识、单位转换、长度的计算公式等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其具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一)结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数学模型相较于理论知识更立体、形象,有了数学模型的支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不仅可以有效拓展思维,还能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公式之间的逻辑性,从而不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3]。

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搭建数学模型所需要的教学用具,如木条、胶水等,在进入课堂后,可以先简单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而后再与学生一起搭建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棱、面、顶点,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为他们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理解棱、面、顶点之间的关系后,教师便可以引入公式的推理,通过模型来推出公式的原理,如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实践,如测量生活中看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再结合公式去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了解它们的规格等。

(二)巧妙利用生活资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创设基于生活资源的教学情境,通过有效模拟生活情景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以便保障理论知识紧扣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4]。

例如,在“单位换算”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超市购物”为主题,有效开展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教学活动。在“超市”中,教师可为商品设置不同的单价的卡片,并明确相应商品分类区,如水果区、零食区、蔬菜区、饮料区等,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模拟购物情境。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其借助模拟的方式来学习新知。通过上述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顺利掌握了“单位换算”的相应内容,为后续相应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构建快乐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特别要重视创设生活化情境,以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素材,并利用示范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的情况下,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5]。

以“运算定律”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不直接进入课程主题,而是创设生活化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如提问学生:“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你们最远骑过多远呢?”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位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视频,问学生从中观察到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观察到这位叔叔上午骑行了40 千米,下午骑行了56 千米。之后,教师抛出问题:“这位叔叔的骑车路程一共是多少千米?”学生思考后回答:“40+56=96(千米)或56+40=96(千米)。”教师继续提问学生:“你们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以此引出加法交换律。由此可见,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的主题安排实践情况,在教学案例的选择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所需要的生活化知识,并将其和数学知识点相互融合,全面开展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生活化活动,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6]。在全面践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全面掌握数学问题,全方位开展数学探究性活动,保障数学知识充分融入实际生活中[7]。

例如,在教学“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装修问题,融入表面积的计算内容,从而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如,在“分、时、秒”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情况,特别是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情况,帮助学生在合理规划日常生活的同时,使其掌握重点数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时间规划能力。

结 语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生活化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第十页 知识点 教-8教练机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