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发展的新境遇与路径选择

2021-11-22 04:06周天伦冯晓丽
武术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微时代中华

周天伦 冯晓丽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文化自信是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中国梦的基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精神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微时代”为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播打破传播僵局,打开新局面注入了强大助力。推动我国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社会民众对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认同和自信,强化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微”传播功能,提高“微”传播的社会影响力,推动我国传统武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1 “微时代”的内涵与时代特征

1.1 “微时代”的内涵

微时代以“微”为其特点。随着现代生活步伐日益加快,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但话语长度却日益简短,于是在此环境下以“微”为特点与媒介的交流方式孕育而生了。[2]它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短视频与网络直播平台等新媒体为现实载体,由参与微平台的群众发起的,实现全民参与而形成的当今比较流行的文化。“微时代”所特有的文化传递方式满足了人民的表达欲望,增强了人民在社会中的存在感,互动感,并且加强了对自我价值的感知能力,使得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到成就感。使大众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海量传递与接受、实时与极速已成为显著特征。“微时代”文化传播过程中,民众对其选择的渠道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决定权和控制权。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公民都是其内容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微时代”下文化的传播渠道、模式及价值,使其快速融入社会文化,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已经受到“微时代”的波及和影响,并使我们对其有了新的定义。

1.2 “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点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体异常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信息时效性高,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时代”文化传播与传统的文化传播时代对比而言,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1)裂变性。传统大众传播是垂直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信息量是在逐步缩小,在“微时代”的网络环境中,人们热衷于短平快传播形式抒发感情、疏解压力。[3]通过大数据的推荐和朋友间相互转发,使信息发生裂变或连环裂变,快速在目标群体中引爆热点,使其方式无论是传播的速度还是容量,都是传统大众传播所无法比拟的,从而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信息全球化。

(2)碎片化。处于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对文化快餐消费这一现象已成为习惯。在以新媒体为媒介的“微时代”,其信息传播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是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产物。而在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了解事物的耐心也日渐降低。因此在碎片似的时间里,能否快速捕捉到关键的、所需的信息,则成为了人们普遍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

(3)时效性。传统文化传播是自下而上的,一般要经过层层审核,且通过特定的渠道进行传播,其信息到大众接收时往往是滞后的。而“微时代”下文化传播模式则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个公民都可以是创造者,其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波及范围广,传播具有即时性。在网络通畅的前提下,其信息发布过程不会受到外来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传播的同步性和及时性可以使大众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种新的信息。

2 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在全球化发展格局下,文化的传播使空间更立体,内容更多元,形式更加发散,并且其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在此背景下提高中华传统武术精神传播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2.1 因时而新:推动传统武术精神传播与时俱进的现实之需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全球化背景影响下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我们面临着我国武术精神传承和发展问题。而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博弈在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发展的过程中并未摆脱。伴随着现代化浪潮而来的西方文明,使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并造成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影响力已今非昔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前景支撑,中华传统武术精神转型发展的诉求变得愈加强烈。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中国传统武术在其传播与传承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尤为严重。[4]在健身气功、武术等项目的普及与推广,找到了适宜的目标群体、发展模式及空间等。相比之下一些不为人所知,亦或是缺乏宣传渠道的传统武术项目却鲜有人了解。即使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表层而言得到发展,却也难盖生存状态的凄凉。二、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过程,大量年轻人出门务工,使中华传统武术项目传承中出现文化断层。在世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现代搏击之术日益风靡,使中华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严重冲击在发源地艰难求生,其形式的保留也难以抵挡优秀文化的流失。三、中华传统武术观念陈旧、普及程度较低以及影响力较弱。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流的体育文化进入中国,使其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中华传统武术受到外来冲击,处于尴尬的境地,难以抵挡生存空间的萎缩。[5]

2.2 因势而进:把握传统武术精神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新潮流孕育而生,短视频现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信息推广途径,巨量引擎利用短视频平台在短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打造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新理念,大力提高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发展传播水平。[6]当前在我国体育教育中,中华传统武术在其中所占比较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更重视术科的传授,轻视武术精神的传承,以至于其无法及时跟随时代潮流同步前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兴文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涌入。传统传播媒介是人们通过眼睛与耳朵进行小范围传播,而“微时代”下文化的传播则是裂变式大范围的传播模式,传播碎片化信息,是民众对于中华传统武术有进一步的了解。[7]国民大众成为其主要消费群体和信息传播的内在动力,扮演着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角色,实现中华传统武术精神与“微时代”文化传播相结合,发挥其传播范围广和传播即时性强等特点,使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快速进入大众视野并融入社会学习生活中。随着微文化在社会群体中影响越来越大,快餐文化这种文化消费环境亟待改善。[8]

3 “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现实境遇

随着“微时代”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大众化,传播的内容呈指数级、爆炸式增长,传受者的地位发生明显改变。然而事物的发展利弊相随,“微时代”下文化的传播对中华传统武术精神而言,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但同时也带来不少的挑战。

3.1 “微时代”兴起,冲击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使得日益趋于裂变化、碎片化的文化传播方式逐渐替代了原有传统的方式,较之于传统文化笨重的物质性,“微时代”为社会和文化的流动注入了难以估量的加速度。我国传统武术精神所面临困境,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当今体育文化生活需求不同步所致,而非是对其外在形式保护的欠缺。中华传统武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在当今新媒体传播模式下,极容易被断章取义,使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内涵受到破坏[9]。比如中国MMA巨星曾在社交平台发布过一篇关于我国硬气功大师单掌劈砖的推文,与很多一掌击碎的视频截然不同,连续十数次仍无法劈开。近几年来,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在推广中,市场鱼龙混杂,人才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滥竽充数的“武术大师”混入公众视野,加以自媒体的移花接木式的宣传,赚足眼球,使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受到破坏,传播受阻。

3.2 受全球化冲击,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处境艰难

面对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强势发展的势头,一直沉静的中华传统武术受到严重的冲击,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伴随着世界的潮流,很快占据中国体育开展的主流地位,而相比我国传统武术则受到巨大冲击,在发源地艰难求生。[10]与国外体育文化传播相比,我国文化传播体系形成较晚,大量的中华传统武术项目规则粗糙,传播推广较为缓慢,使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播处于尴尬的境地。例如在人气动漫《鬼灭之刃》的影响下,中国学习剑道的孩子越来越多,相比而言,抛开中华武术在国际的推广,就中国孩子因动漫去学中华武术的也少之又少,我国传统武术精神的输出与普及亟待加强。

3.3 过度商业化加重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异化危机

随着“微时代”的发展,诸多大众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的诉求,过度商业化会导致中华传统武术精神传播的目的从根源上产生异化,会阻碍了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在我国的健康规范发展。比如澎湃新闻为增加阅读量,将标题写为“研究太极拳治糖尿病获880万经费”以博人眼球,实质其真正表述是太极拳对治疗糖尿病有康复作用,而一字之差,其相差甚远。老年人为糖尿病多发人群,太极拳比较温和,又容易量化,大众传播度与接受程度较高,这才是大众选择太极拳的主要因素。伴随高速便捷的特性和低成本的费用,短视频APP和自媒体铺天盖地袭来,各种匪夷所思的新闻和视频,还有被扭曲的事实和生活经验,行业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待加强,职业操守与道德观教育应予以规范。

4 “微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应对挑战的路径选择

4.1 以中华传统武术精神题材,制作微电影、微视频进行推广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命脉,是涵养人民文化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也是我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坚实根基。武术影视是中华文化的一幕艺术缩影,它的生命之中必须流淌着传统的血脉,这是其得以存活发展的前提和保障。[11]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优秀素材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浸润着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作品,制作出具有微时间、微容量、微制作为特征的,具有丰富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内涵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向大众敞开大门,使我们的优秀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比如我国现在电影中经常会涉及武术元素,例如国内《叶问》系列、《少林寺》《精武门》等,或者美国动作电影《功夫熊猫》、动画电影《花木兰》等电影中所蕴含的中国武术的元素,剥离暴力美学后,我们所看到的武术智慧,武道文化,对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在“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制作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微电影,将内容高度凝结,注入中华传统武术精神,辅以创意对其进行宣传;[12]或者将一些代表性的人或事拍成微视频,比如之前曾在微博走火的患有运动障碍八岁小男孩,为了治病加强训练,其父亲将他练成武术冠军,清楚地展现了他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力,包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4.2 整合中华传统武术精神传播资源,创新传播新形式

社会发展潮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将现有的传播途径和资源进行重新整理规划,并创新其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使其深度整合,使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发展与传播步入新高成为其发展重心。在此基础上需结合文化受众需求及群体特性,积极开创有利于武术精神传递的新形势。例如现在各大社交平台迅速走红的新兴网红李子柒,其视频每期必上热搜榜,是我国跨文化传播的著名案例。 “油管”播放量超过10亿,点击量达到了15.4亿,成为了平台上第一个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13]李子柒的视频具备鲜明的个人特点,用生活的视角去诠释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一日三餐的田园生活中,其既满足了当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诉求,又给予了生活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心灵慰藉,正切合了当前“微时代”发展的主题。通过视频的演绎传递出“中国好、生活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追求,对内传递了正能量,对外讲述好中国故事。对中华传统武术作为具有同样深厚底蕴的体育文化,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4.3 建构监测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传播质量

信息产生的低门槛与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是“微时代”信息传递的主要特征,在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传递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失真、内容泛化、低俗化。文化传递过程中信息泛化,内容失真使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逐渐丧信息识别能力,在无意识情况下成为了虚假信息的传递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监管、奖惩、反馈功能的缺失问题。虚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当今以“微”为媒介的中华武术精神盛行的时代,完善的网络信息传播监督机制,以及信息监管部门与新媒体团体的相互沟通是当前“微时代”发展迫切需要的内容。同时新媒体之间应构建相互监督促进之风,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大对“微”信息传递与交流过程的监督与约束。同时各级行政单位要建立“微传播”的评估机制,通过专业化团队对相关信息进行筛查与过滤,在第一时间杜绝虚假信息,优化“微时代”网络环境。例如:2020年5月浑元形意太极门掌门人马保国为博眼球,与民间拳手对战被击倒,大众质疑该比赛涉嫌炒作。诸如这种视频上传时就应该受到遏制。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是用来博眼球的噱头。为保证网络传播更为规范,可以立足于“以网管网”,依托网络监管平台,摸清监管底数,明确监管对象,不断强化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监管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微时代中华
传统武术怎么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