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权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十九大报告把“健康中国”纳入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1]并提出要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五育并举”,“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可见,作为教育领域的学校体育教育,担负着新时代“健康中国”的重要使命。2020年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释放出人民对体育锻炼、健康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大量需求。[2]当前,虽然学生居家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创新了多种形式,但效果并未能尽如人意,学校体育教育也伴随新冠疫情的发展面临多种困境。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厘清体育教育存在的困境并探寻出突破路径,对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大健康”教育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有着积极意义。
疫情期间,全民居家隔离抗疫,学校大面积暂缓返校。为了统筹推进“停课不停学”,各地、各校纷纷开启居家体育锻炼模式,各校“在线体育课程”也粉墨登场,“打卡上体育课”“运动视频作业”“体育云竞赛”一时间成为全国大中小学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在热闹的现场背后,却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仅有50%的学生能够坚持每日打卡线上体育课,教学实施效果无从考察。这其中,既有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单一、体育教师远程组织能力不足,以及缺乏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因素,也有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因素。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各校陆续开学,线上体育教育也逐渐转向线下。但不可否认的是,线上体育教育的便捷性、差异性和延伸性相较于线下体育教育有着显著优势,这已在疫情期间被证实。但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延续线上教学优势,将此作为线下体育教学的有力辅助,必然要首先解决其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实施过程监管的问题。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的持续推进,学校体育教育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到来,人民更加关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3]学校体育也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关注。社会和家长都对学校体育赋予了强身健体、抵御疫情的重任,甚至将其上升为强国强种的高度。另一方面,学校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和提高教学质量双推进,成为其必须面对而且是首先面对的问题,体育运动因其身体参与和运动安全的特殊性,既要让学生在体育运动技能学习中“保持距离”,又为了保证部分体育项目的学习质量而鼓励学生进行“身体接触”。当学生站在操场,摘下口罩的那一刻,体育课堂就被赋予了安全底线色彩。其次,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在校外得不到有效锻炼和保持,导致一些“跑不动、练不了”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教师在“安全第一”的要求下,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产生“不敢练、简单练”的心态,背离了勇于拼搏、敢于奋斗、吃苦耐劳、超越自我等体育精神的培育要求,严重影响了体育技能的学习,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2020年8月21 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意见》指明了学校体育除了体育教学以外,还要涵盖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等任务,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涵。新冠疫情以来,学校体育受制于校园封闭式管理和尽量不聚集的工作要求,影响了学校体育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以及校内外各项体育赛事的开展,体教融合的工作要求更是有待进一步推进。虽然在国内疫情科学有效防控下,学校体育工作开始进入正常有序阶段,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参与和互动仍缺乏,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在部门利益与合作方式上并未形成可全面推广的成熟机制,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退役安置和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赛事体系尚未建构。加上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社区在体育教育上缺乏沟通,更未形成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线上、线下常态化体育活动机制,这些都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意见》提出“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体育工作理念,这里的“健康第一”不仅仅是指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而且是包含了价值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大健康”理念。新冠疫情期间,人民除了关注身体方面的健康,也同时关注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缓解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而体育正是调解心理情绪、身体技能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体育要坚持“大健康”意识,充分调动校内外多方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建设。一是要培育“大健康”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普及体育除身体素质提升以外的心理调适、社会交往、政治外交、经济发展等价值,将“健康第一”的认识提升到“人的全面健康”角度,切实促进体育回归教育本质,实现全面育人;二是要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引领地位,将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百年奥运精神、抗疫精神的培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将典型体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深化体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三是形成开放型校园体育生态,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逐渐加强校外联系,加大周边社区、同类学校的交流合作,共享体育场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打造发展共同体平台。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线上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线上体育教育质量的开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发生许多流于形式的现象。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线上体育教育工作仍需大力推进,以满足后疫情时代的体育教学需求,一是要线上体育教育和线下课堂教学同步规划,要将线上体育教学目标、内容、计划纳入学期教学计划,深入研究线上、线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合理衔接,实现线上教育对接线下课堂,线下课堂体现线上储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线体育运动“能练、常练、练好”;二是要线上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同步推进,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对体育健康教育的优势,多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资源增加合理饮食、运动损伤、运动项目普及等知识,同时将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丰富线上体育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线上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三是要线上体育教育和评价体系构建同步推进,根据线上体育教学的特点,安排便于线上量化考核的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同时,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升培训活动,并建立健全线上体育课程考核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考勤、学习态度、学习成效和线下延伸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保证体育线上教学的实施质量。
学校体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含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参与,而非仅在学校内部开展。近年来,教育部、体育总局印发的文件反复强调,青少年在学校中形成的运动技能迁移至家庭、社区等校外,甚至能延续到成年或终身。[4]因此,要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家校社”多元治理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活动高质量开展。一是要强化家庭体育教育的基础地位,父母要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不仅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运动,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行动起来,在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带领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给孩子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二是要强化学校的主体地位,学校要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引领,将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健康知识、抗疫精神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会、勤练、常赛”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三是要强化社会体育教育,加大社会体育场地和人力资源的储备,将社区体育纳入城市规划中,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和体育竞赛参赛机会,使青少年学生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得以延续,为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