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纳嘉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以及交际学共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以往我国的英语教学对语言系统的学习比较重视,对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的交际能力长期滞后。但是为了达到与外国友人交流顺利的目的,英语学习者要储备良好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外语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能够写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但在语境交流中却不能流畅、得体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是一种交际知识与能力欠缺的表现。
语用能力是指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在传统英语教学中,高校重点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注。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教师多侧重单词和语法教学,而对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的训练相对较少。在高校学生英语能力调查当中,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相较于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要优秀很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对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语用能力培养方式不当。当前高校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时,经常脱离语用实践,纸上谈兵,学生没有语用能力训练的机会,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好。再加上教材内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明显滞后于英语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前的跨文化交流需求。
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英语教师本身就缺乏对跨文化交流需求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传道授业阶段,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需求缺失会导致教师对英语文化教学缺乏重视,忽视多元文化差异,轻视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培养,直接影响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和效果。此外,缺乏文化意识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学习目的作为向导,就会失去教育和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部分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已经有一定革新,但在教学模式革新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料上比较倚重英语教材,但英语教材由于编撰和发行审核时间较长,很多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此外,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也已经无法满足英语文化教学的要求。传统英语教学通常会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缺乏灵活设计教学课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多半是在教师要求下被迫学习,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想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就需要教师改变死板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文化的更新和转型速度随之加快。由于文化的加速传播,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碰撞产生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除了中外文化碰撞之外,国内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需求,使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多元跨文化交流需求下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研究,不仅要考虑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要考虑我国本身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输出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高校学生要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要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外,还要多学习中外文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应该加强英语文化教育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技能水平和文化语用能力。文化交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输入,二是文化输出,三是文化融合。
在应对文化输入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文化交流方式和手段增多,文化输入变得越来越容易,由于缺乏甄别和监管,文化输入鱼龙混杂,糟粕文化和思想意识容易对国民政治思想和文化认知造成负面影响。加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尤其是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甄别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抵抗力。
文化输出是一个将我国本土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英语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语言转化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英汉互译的人才,文化传播就只能依靠输出对象自动自发来了解我国优秀文化,这种方式效率低、质量差,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输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助力我国文化输出,一方面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可以为我国培养大量英语人才,通过英语人才将我国优秀文化翻译给国外受众;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大量出国人才,将我国优秀文化带出国门。例如,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不少拥有英语技能的高校人才在“一带一路”国家就业,为“一带一路”国家带去中国文化。
文化融合是文化输入与文化输出产生的必然结果,文化融合常常会给当地带来新的观念和新的想法,对促进文化革新具有重要意义。仍然以“一带一路”倡议举例,随着这一倡议的进一步开展,国外出现了许多以英文作词但融合了中国风格的歌曲,如 Kristine Kostov 的《Beautiful mess》,这首歌歌词是全英文的,但在作曲中融入了中国二胡,曲调优美磅礴,十分悦耳。多元跨文化交流需求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意义在于跟随时代发展潮流,迎合时代发展要求。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人才。英语教育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向导,为教师和学生指明前进方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该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作为目的向导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而文化素养培养不能局限于西方文化学习,也要注重本土文化教育,建立本土文化保护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文化输出。此外,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能力,教会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甄别能力,教会学生选择分析和辨识文化糟粕和文化精华,加强学生文化防御能力,避免学生受到糟粕文化的荼毒。
为了解决传统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的问题,高校应当改革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个方面是解决教材滞后性的问题。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英语教学变化日新月异,难免会产生教材和英语教学脱节的情况。为了减轻教材滞后性带来的影响,英语教材在编撰时可以尽量选择经典的、受时代变化影响较小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对教材的依赖,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方式,及时更新英语教学内容。
第二个方面是更新教学设备。随着互联网发展,许多高校已经引入智慧教室,但部分学校还在沿用以往的英语教学设备,由于硬件过于陈旧,许多教学器材的操作十分不便利。互联网发展到现在,高校学生几乎都有智能手机或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脑功能全面,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可以将部分作业转移到智能手机或个人电脑上,通过从互联网上传作业、获取教学资料和作业反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第三个方面是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口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把语言说出来的能力,是在日常交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口语表达主要通过语言,加之肢体动作进行的个人意愿的表达,侧重于输出。许多高校课堂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表现出不自信,不敢开口,怕说错,最终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开口发言的动机,通过开设英语口语学习小组、英语课外活动等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中使用英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语用教学中,需要从教师、教学技巧以及学生阅读的语言环境等方面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行资源,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反应,是文化交流必要的工具,语用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语言学习的真谛,对于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