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琼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本原小学 广东 佛山 528300)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最早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也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在组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组织教学,不能盲目的迷信权威,只有以学生自身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升级,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被越来越多次的提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价值观念以及逻辑思维等层面的培养被予以了更多的关注,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始更倾向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可以说,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与能力,这里的核心素养是指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领域的均衡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当前社会的剧烈变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全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关注于专业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去掌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帮助学生去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仅仅依赖教师的引导和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学生在学校阶段学习的知识对其未来人生道路的影响变得愈来愈小,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结合自身的需求去不断的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有必要去展开德育教学,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本身就蕴含着宝贵的德育财富,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德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迷失自我。
当前整本书阅读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提倡,这里的整本书阅读是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化、思辨化的阅读,通过对整本书籍内容的通篇理解与周延思考,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好地把握。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片段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方法下,学生更多的只能进行碎片化的阅读,难以从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上阅读文本。同时阅读的篇幅限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结构与思想的把握,所以坚持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设计对于小学的阅读质量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之外,在整本书阅读的视野下,学生也能够通过大量的阅读去感受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再结合自身的喜好去进行有选择的获取与阅读,这在潜移默化中也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以及写作能力提升带来帮助。同时整本书阅读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在整本书阅读中所获取的各种观点,学生也可以结合自身的认知与理解去对观点进行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自我的过程。所以说,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组织不仅仅是单纯的阅读过程,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情况而言,仍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去不懈探索,努力挖掘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2.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组织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去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需制定出对应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在对应的时间内完成对应的阅读目标,而不是毫无目的、自由散漫的进行阅读。在学生自主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之后,在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就自身整本书阅读的心得与体会进行分享。在这样的合作探讨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协作能力也能够有显著的增强。而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与选择。
以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在两个周的时间内完成对教材的阅读,而后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去进行解决,第一单元中主要是描写景色的文章,那么第一单元整体上想要表达的基调是什么?每一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侧重点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地完善其对于整本教材的印象,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分享,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于文章的看法与观点。在于他人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也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双赢。总的来说,自主阅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必须经历的一次挑战,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也要摆正心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阅读兴趣,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未来成长。
2.2 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整本书阅读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助力其掌握更多有用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如果只是进行了重复的大量阅读训练,而没有做出有效的积累,获取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那么学生自身的阅读指令和阅读效率也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去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
很多同学在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之后,仍旧是处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状态,不仅没有留下任何的印象,反而白白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自身的阅读质量不高。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可以先授予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去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
以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为例,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教给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阅读方法。在初期浏览的过程中,不是先看某一篇具体的文章,而是从目录入手,根据每一个单元的文章目录去猜测这一单元的主题,继而去猜测每一篇文章所讲解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的教材主要分为六个单元,第一个单元主要讲解的是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第二个单元主要是选取了外国名著的片段,以此类推,通过这样初步的浏览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在此之后便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的同时需要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摘抄,摘抄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小组讨论提供支持。在第二阅读阶段结束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单元主题,而后围绕本单元的内容与语言风格进行仿写,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3 引导学生阅读适宜的书目。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基础去为其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目,在坚持因材施教的同时更好地确保学生的阅读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指定阅读的过程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中,主要涉及的内容便是一些外国文学的选段,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选段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名著去进行整本书阅读。这个阅读的周期可以适当的放宽,一般来说,两到三个月相对适宜。在整本书阅读之后,不仅能够便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外国作家的语言风格,也能够进一步充实自身的写作素材。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读后感,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阅读素材的积累。不仅如此,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相关的风格去写一个类似的小故事。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写一个关于冒险的小故事。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冒险和探索的梦,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助力学生的未来成长。
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式的阅读方式,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对教材进行阅读和理解,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取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同时也有助于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通过整本书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总的来说,坚持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与应用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