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腾 福建省莆田市第三中学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场景中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研活动成为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研活动的革新显得至关重要。将辨课作为主要的一种教研活动的开展形式,让广大教师在辨课中有所收获,革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为体育教研活动的创新提供必要支持和基础性的条件,推动教育改革进程。
辨课是基于听课和评课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模式,最早是由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提出。对辨课的本质的解析,其实质上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是说课的基础之上,就某一个主题或者是教学的难点、重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此来加深对于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刻理解,共同讨论热点话题,使得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共同提升的一种体育教研活动方式。
辨课的出现为体育教研活动提供了新思路,在现有的说课、听评课的基础之上,让辨课可以发挥效用。其一,辨课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教研活动方式,弥补当前体育教研活动的不足;其二,辨课的出现让教师的互动交流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围绕教研活动的交流空间欠缺,辨课提供了全新路径,让教师的互动和交流空间被拓展;其三,明确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确定未来的教学方向;其四,强化教师专业素养。辨课的过程围绕的重点始终是体育教学,在思想的碰撞中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强化有重要意义[1]。
教研活动的展开旨在促进教学改革进程,培养优质教育工作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体育教研活动的视角出发,当前体育教育环境逐步改善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更多新方法、新内容提供支撑。辨课的特点鲜明,作为体育教研活动创新的主要形式其所展现出的价值如何,则需要挖掘辨课对高中体育教研活动的促进作用,旨在充分了解辨课的特点,挖掘辨课的内涵[2]。
在原本的体育教研活动中,涉及的教研形式主要有听讲座、公开课、说课、试讲和评课等,多元的方式助力体育教研活动的展开,但也出现了一定的现实问题,传统的教研活动方式对教师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大部分教师极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仅有少部分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大部分教师对内容感知不充分,导致体育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失去活动本身的意义和效果[3]。而自辨课提出之后,传统的体育教研活动得到更新,相比于其他形式的体育教研活动类型,显然辨课本身更具吸引力,每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认识都在辨课中得到展现,使得教研氛围得以生成。
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个人想法上的差异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向千差万别,为了维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辨课成为达成体育教研活动目标的关键。在传统的课堂教研活动中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创新,辨课的应用优势明显,有效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深度。其一,通过辨课成功拓展和挖掘教材深度。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本身是固定的,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情况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辨课的实践中,辨课围绕的焦点是拓展和挖掘教材内容,就某一细节进行深度的探究,从而找到和准确定位不同的教学方向,取得不同的教学成效[4]。在辨课的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十分集中,对于教学观点较为明确,不同理解和不同角度下的教学理念的提出,让辨课效果被激活,深度的理解教材内容,为高中生的成长提供更深刻的体验;其二,通过辨课来优化各种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的上课风格有所不同,但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授课方式。通过辨课的实践,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被进一步的拓展,并且可以在辨课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调节,得到辨课的结果。辨课的过程中,教师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之上,可以提出见解和看法,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模式。例如,部分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依旧有可取之处,坚持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兴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发挥有效性。有的教师则认为要引入新兴体育项目支撑体育教学的改革,推动传统体育课堂的转型与升级;其三,通过辨课推动各学科的有机融合。辨课作为体育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尝试搭建辨课的新体系,让辨课的内容更有效。各学科教师在辨课中的经验交流,让学校内辨课氛围更浓郁,持续推动辨课的效果最大化,在思想交流和沟通中得出新的教研成果,借鉴不同学科的经验交流和沟通,为进一步拓展教研活动的深度打好基础。
教研活动的本质是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强化教师的综合素养,让教师在教学环境中可以发挥自身作用和效果,为高中生提供更多选择,展现出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效果。辨课目前已经被成功的运用到体育教研活动中,并且从实践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果。其一,教研活动有效果。辨课形式在教研活动中是借助自评互评的方式展开,让广大教师进一步重温教学过程,研讨教学成果,使得教师对每一个步骤的分析和辨析过程,教师可以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最终优化教学环境。辨课的实际效果分析,大部分教师可以在思想碰撞中有所收获,并愿意主动将新思想、新模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服务。由此可见,相比于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显然辨课让体育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革新;其二,教研活动有效益。学有所用才是有效益,辨课的重点是推动教研活动的革新与发展,通过辨课让教师接触到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运用到高中体育的教学实践中,以新思路、新方法助力教学环境的革新,挖掘体育课堂的潜在价值。教师在传统体育课堂上的“点状”学习实现了“结构化”的转变,教师的无意识的行为对推动教学创新有重要意义。辨课的开展推动体育教研活动的展开,促进教师的思想层面的革新,教育环境、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人,学生有效益;其三,教研活动有效率。辨课的开展目的是推动体育教研活动的创新,教研活动服务的是教学实践。由于辨课的开展方式较为便捷,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体育教研活动的发展,发挥出教研活动的效率,则是将教学成果第一时间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学新方向[5]。
在高中体育教研活动中辨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突出辨课的作用要对辨课开展的全过程进行优化,从辨课主题、辨课流程以及辨课的成果转化情况出发,提出可行方案,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在开展辨课的实践中确定辨课主题是关键,其中涉及的主体包括主持人、正方教师、反方教师、与会的其他教师。主持人在辨课开始之前来确定辩题,而后介绍相关人员,提出辨课的基本要求。为了增强辨课对体育教研活动的促进作用,自然在辩题的选择上侧重点放在高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围绕当前热点话题进行辨课实践,以此来找到和定位辨课的要点。例如,就当前多媒体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实施必要性进行调查,正方的辨课核心是多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有必要,反方的辨课核心是多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非必要。而后确定该主题之后开展辩论,并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给出个人看法。辩题的确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延伸到课堂实践中,为此在辨课的选题方面要以实用性为核心,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6]。
辨课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应用要有明确的流程做支撑,具体如下:其一,明确辨课的开展时间、场地,并相继通报给每一个与会人员,确定主持人、正方(授课教师)、反方(参辩教师)。在确定具体时间之后,让辨课有序推进和展开;其二,在时间和场地之内,相关人员就座;其三,明确辨课的主题。主持人公布辨课的选题,辩论双方围绕选题内容做好工作安排,结合选题情况进行辩论,并明确具体的发言时间,双方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后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主题展开,教师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得出研究成果;其四,在完成辨课之后,主持人请相关专家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辨课的相关结论,而后辨课结束。从辨课的整个流程看,辨课的重点明确,内容清晰,更方便教师的综合素养的强化。
做好辨课的成果转化,最终为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提供支持。在辨课结束之后,对辨课的成果进行检验。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辨课的结论,总结和整理辨课的成果,让辨课的效果得到激活,最终凸显出辨课的有效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自身对于辨课的理解情况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为此,教师要根据辨课的内容和要领进行经验上的总结和分析,让辨课之后得出的成果可以被直接的运用到体育教学的教研活动中,使得教研活动的价值凸显出来;另一方面,重点围绕辨课内容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在开展辨课的过程中,重点要放在细节要素的明确上,各教师围绕辨课主题讨论之后进行交流,对心得与体验进行明确,让教学方案得以生成。并在后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尝试将辨课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让体育课堂的价值凸显出来,最终为辨课效果的强化打好基础。辨课的成果的转化作为辨课实施的主要环节,直接影响辨课的开展效果[7]。
综上所述,在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中,围绕体育教育的革新备受关注。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离不开体育教研活动的展开,要不断探索体育教研活动的创新方案,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感知体育课堂的独特魅力打好基础。辨课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应用,有助于体育教研活动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为了充分展现出体育教研活动的价值,辨课的价值毋庸置疑。本研究提出了辨课在体育教研活动中的作用,明确辨课的开展流程,最终使得体育教师的成长空间得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