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编版《小猴子下山》的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方法探索

2021-11-22 00:13:19赖欠云
小学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字音年段生字

⦿赖欠云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而学会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小学语文部编版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语文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1]。识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义务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大约需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低年段需认识1600个左右,老师应着力让低年段小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且有主动识字的意愿[2]。由此可见,小学低年段语文老师要积极开展识字教学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识字变得简单而又有趣。笔者结合部编版《小猴子下山》识字教学实践过程,从多个角度总结了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方法。

一、图文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突破识字第一关:字音

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学生要想扎实地学好数量庞大的汉字并非易事。很多汉字是抽象又复杂的,单纯的识字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枯燥又乏味的。汉字的传承和演变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虽然汉字字形的变化大,但字本身的象形、图画功能没有太多变化。汉字是音、形、义的融合,学会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因此,在《小猴子下山》识字教学设计中,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本课“我会认”的生字和相对应的图片、声音、动画制作为一体,把无声的汉字变成有画面、有声音的动态学习资料,使抽象变具体、枯燥变有趣。

例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课件依次展示“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字和对应的图片,并依次指名学生初次认读字音,突破识字第一关。学习“猴”字时,结合猴子图片,学生积极举手认读生字,并口头说句子:“这是一只开心的猴子”;学习“结”字时,课件出示树上结了苹果的图片,学生认读生字,与此同时,老师出示另一幅图片,指导学生区分多音字“jiē结果、jié结束”;学习“满、瓜”字时,结合课文内容,出示满树桃子、满地西瓜的图片,学生认读生字,既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加深了对字音的掌握程度;学习“掰、扛、扔、摘、捧、抱、蹦、追”字时,课件展示动态图,老师指名让学生结合图片认读字音,有的学生读“掰、蹦”的字音时,发音不准,老师出示拼音范读和动画,学生能够巩固认读,突破字音难关。

边看图边认读生字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对字音产生深刻的初印象。小学低年段学生对汉字的了解并不多,对于认识数量庞大的汉字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图画和汉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初识字音,激发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智特点,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感受汉字的趣味性,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这样更有益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汉字。

二、趣味游戏,增加学习汉字的热情,巩固字音认读

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让小学生学习认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牢固地记住生字。图文识字,激发了学生认字的求知欲,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字音。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避免学生在初步学习之后因为没有及时复习导致忘记刚才所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学生再次复习认读生字。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教学要尽可能充满趣味性,应多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

实践表明,游戏最受小学生欢迎,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例如,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点兵点将”“小猴子下山”两个游戏巩固生字认读。“点兵点将”游戏规则是:老师指名让学生认读生字,然后由学生指名让另外一名学生认读下一个生字,以此类推,点名不重复。这个游戏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识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认读“仍、捧、蹦”三个字时,对后鼻音“eng”发音不准,于是老师组织学生“听范读”“跟老师读”“齐读”,帮助学生正字音。

“小猴子下山”游戏规则是:学生去按拼音读生字,认读正确,小猴子向下山的方向前进一步。在此环节中,通过“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游戏方式,全班学生齐心协力帮助小猴子越过障碍物,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认字质量。与此同时,以课题命名游戏名,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了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巩固认读生字的目的是小学语文老师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识字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识字学习。

三、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突破识字第二关:字形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是识字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引导小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通过图文、游戏识字的方式,学生已经认识了“我会认”的生字。下一学习环节,老师需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自由分享自己识记字形的小妙招。例如:老师先示范,“我记住了‘扛’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扌+工=扛”。在老师的示范后,学生们跃跃欲试,“我记住了‘结’字,用加一加的方法,纟+吉=结”;“我记住了‘瓜’字,用减一减的方法,瓢-票=瓜,或孤-子=瓜”;“我记住了‘结’‘抱’字,用换一换的方法,洁白的洁三点水换成绞丝旁是结字,跑步的跑足字旁换成提手旁是抱”等等,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了对每一个生字的识记方法。在同学们积极分享后,老师总结并补充识字方法:“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的有‘结、扛、捧、抱、蹦、猴、掰’;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的有‘瓜’;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的有‘结、扛、扔、摘、抱’;猜字谜可以识记‘掰’,双手分东西”。

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识记方法。老师应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差异,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以往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识字能力。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则,掌握了识字规律,就能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主动去学习汉字。

四、创设故事情境,组词巩固识记效果

良好的识字学习情境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畏难心理,激发识字兴趣,提升识字能力,让课堂识字效果更为显著[4]。在学生已经熟悉每个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一个或者几个组词,学生滔滔不绝;紧接着,老师出示动态图,创设一个故事情景“猴子种树”:“ 春天来了,有一只勤奋的猴子想要在森林里种树,美化环境,但是它只有一个人,而且要通过词语难关,正确认读词语才能成功种树,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学生往往乐于助人且好胜心强,迫不及待地想要行动;然后,老师用课件出示树的图片,同时依次出示图上“猴子、结果、满树、追跑、掰玉米、摘桃子、抱西瓜、捧桃子、扔玉米、扛玉米、蹦蹦跳跳”11组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学生认读正确,课件出示动画和声音表示成功。

情境中出现的词语都是出自课文,既巩固了对字义的理解,也进一步丰富了识字内容。情境化的识字教学会让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备感生动、有趣。有鉴于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故事情境,提高识字学习效率。

五、归类识字,造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突破识字第三关:字义

灵活运用归类识字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识字的质量和数量。在学生已经熟知生字的音、形后,识字学习还需巩固字音、形、义的联系,加强字、词、句的学习运用。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字义,并进行归纳学习。

老师用课件出示所有生字,特别用红色标出“掰、扛、扔、摘、捧、抱、蹦、追”字,引导学生观察红色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再次认字,他们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与动作有关。与此同时,老师先让学生表演不同的动作,突破对动词字义的理解;然后请学生说出你还知道的表示动作的字,例如“打、拍、跑、跳、笑、踢”等等;接着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动作意思,说一说短语,例如“掰玉米、扔垃圾、摘苹果等”进一步巩固对字义的理解;最后,出示配有“掰、扛、扔、摘、捧、抱”字的小猴子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词和图,看图说字、说短语、说句子。老师先做示范:“我喜欢‘抱’字,抱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高兴极了”,指导学生说出具体完整的句子。“我喜欢‘扛’字,扛玉米,小猴子扛着一个金黄的玉米,开心极了”;“我喜欢‘捧’字,捧桃子,小猴子捧着两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十分开心”等等,学生的表达欲望十分强烈。这时老师可以提出:“不看图,你们还能用这些动词说出别的句子吗?”“我喜欢‘扔’字,扔垃圾,我们不能乱扔垃圾”等等。

看图说句子既回归课文又拓展延伸到课文之外,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求知欲,巩固了字义的学习,丰富了学习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低年段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识字教学要将小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当作学习资料,让学生不仅仅是认识一个字,而是做到对字的音、形、义,字、词、句的完全理解掌握,能够在现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自主表达。

六、总结课堂教学,延伸生活识字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在最后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总结识字方法:“图文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归类识字、生活识字;生活中,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习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是一本最大的语文书。”

语文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和实践能力,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小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主动识字,争取做到识用结合。

七、结语

汉字是我国伟大的发明,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小学语文部编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的文化熏陶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识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小学低年段老师需要高度重视识字教学,把它看作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运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猜你喜欢
字音年段生字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4:32
读儿歌识生字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生字辨识大闯关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4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生字变身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长江学术(2015年1期)2015-02-27 07:11:12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