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鲁南花馍是鲁南地区的人们在新年、婚庆、寿宴等场合中使用的一种常备食物,主要原材料为面粉,造型樸质而又不失精巧,用色大胆亦不损美感。虽然,它至今也仅仅只是作为一种非常普通的节庆食物存留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但却在一代代鲁南劳动人民的传承延续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很强的礼仪性,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关键词】鲁南花馍;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2-0093-02
一、鲁南花馍的成因
鲁南属人口稠密区,农耕文明发达,是东夷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鲁南花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
(一)自然环境的影响
鲁南花馍艺术的产生,离不开鲁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地处华北平原,内嵌南四湖 ,外镶京杭大运河,水系润泽,沃野千里,物阜民丰,且季风特点明显,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使得小麦成为鲁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原材料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历史文化的积淀
鲁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素来源远流长,绵延千年。在此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
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是其肇始。加之齐鲁文化之核心乃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之发祥地正是在具有“孔孟之乡 运河之都”美誉的济宁市,在邹城市地方志中就有记载:“邹弹丸邑也,然孔孟大圣贤实生长于斯。”[1]除此之外,鲁南地区的文化还和道家文化、墨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繁复多姿的文化因子、丰富多彩的名人故事为鲁南花馍的创作提供了多姿多样的素材。
(三)风俗人情的浸润
民间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根植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鲁南花馍至今仍然具备可食用性并且在使用时讲究颇多。人们在祭祖、婚庆、过寿等各种不同的场合中都会使用各类不同寓意的花馍用以表达祈福、庆贺、祝寿等不同的情感。这类风俗习惯在鲁南地区的长久传承,是鲁南花馍持续发展至今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鲁南花馍的艺术特征
鲁南花馍的艺术风格质而不俚,在题材、造型和色彩上都鲜明地体现了当地人们的传统习俗与审美观,反映了鲁南人朴实大气的民风。它的技艺传承一直以来都以家庭为中心,在母女婆媳、亲朋邻里之间口口相传,在细微处并没有形成严格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创作者之间也存在着微小的区别,但这也恰好丰富了鲁南花馍的内容,使其在细节的表达上更加具备多样性。
(一)鲁南花馍的题材选用
鲁南花馍在题材的选用上纷繁众多,可分为六大类,即:①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题材(如牛、龙、祥云等)②期盼丰衣足食、富贵荣华的题材(如聚宝盆、摇钱树等)③祈愿福寿康宁、长命百岁的题材(如葫芦、寿桃、仙鹤等)④祝福新婚大喜、美满姻缘的题材(如喜鹊、鲜花、龙凤等)⑤企盼人丁兴旺、才人辈出的题材(如石榴、童子娃娃、虎、锦鲤鱼等)⑥丧事祭奠的题材(如莲花、菊花等)。人们根据不同节日、场合选用不同题材,用来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真切的情意,增添气氛。
(二)鲁南花馍的造型形式
鲁南花馍的造型形式大致可以分为高塔式造型和仿生式造型两种:
1.仿生式造型的花馍所采用的手法,可以借用六法论中的“应物象形”来解释,即根据表现对象的现实形象进行造型表现。当然,会根据表现需要,在细节处理上进行一定夸张、省略、变形、装饰等,毕竟鲁南花馍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适当的融入劳动人民的主观情绪,采用一些夸张的表现方式更加容易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与生活状态从而引起观看者的共鸣。工具即常见的剪刀、竹片等,在经过一番剪、搓、擀、按、揪、扎、捏、切等手法后,各类花鸟鱼虫、瓜果蔬菜、飞禽走兽便活灵活现地跳脱出来。(如图1)
2.高塔式造型的花馍根据造型形式的区别又可分为两类。一般用于重大节日或者人生礼仪,取步步高升之意。
(1)第一类高塔式造型形式的花馍被当地人称作枣糕、枣山馍、枣花馍,与第二类高塔式造型的花馍相比,红枣在作品中的使用占很大比重。常见做法是:用一块面裹住一颗枣子做一粒枣花,然后将一粒粒枣花叠放在一块块圆形面饼上,反复炮制,面饼从下至上、次第减小,叠成一个山形枣山馍。枣山成型之后会用喜庆字或金鱼、鲜花、寿桃等仿生式造型的作品做插花装饰。也有不加装饰的枣山馍作品,这一类作品食用性更强,在供奉结束后会被家人或者亲友分食掉,作品中众多的红枣寓意多子多福。
(2)第二类被当地人被称作花馍馍,常见做法是:将数个大小不等的馒头也依照从下至上,次第减小的规律叠成高塔状,最顶上的馒头一般做成寿桃或者石榴状,造型相比于第一种枣山馍更加高挺,面花装饰也更加多姿、奇巧。
(三)鲁南花馍的色彩构成
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赤铁、血液等可以着色的物质在岩壁上、陶器上进行创作,人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色彩会影响人的情感体验,色彩便由此被人们赋予一定的特殊含义,具备了一些象征性。鲁南花馍艺术在创作中深受我国传统“五色观”的影响,再加之鲁南地区的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相对比较传统、朴素,故而鲁南花馍在色彩的使用上也比较质朴大气。从整体来看,鲁南花馍分为素色花馍和彩色花馍两类。
1.素色花馍
素色花馍即是直接用面粉塑型,不在面粉中糅合其他色彩,也不在制作完成后进行染色,直接展示以小麦面粉的本色。但一般会使用红豆、绿豆、红枣、葡萄干等谷物、干果做少许的点缀,朴素而不失节日的氛围。这种素色花馍在制作工艺与视觉效果上相较于彩色花馍要更简便、朴素,但食用性也更强,礼仪性与装饰性依然在。
2.彩色花馍
彩色花馍在着色时,通常不会完全以现实事物的自然色彩为依据,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在色彩的运用上会普遍使用一些明度相对较高的色彩,以及类似于红色与绿色、紫色与黄色等对比色的搭配,所以会产生比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氛围的营造上更有渲染力,也更加具有仪式感。
(1)色彩的原材料。彩色花馍虽然格外的艳丽多姿,但是染色所用的色彩大都调制于蔬菜、瓜果,可食用。比如:用葡萄皮调制紫色、用菠菜汁调制绿色、用火龙果皮调制黄色等。除此之外,也会使用一些可食用的糖粉做补充。
(2)着色的方式。彩色花馍的着色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等素色花饃整体蒸制结束之后立即趁热上色,冷却后再上色的话色彩容易脱落、流动。在着色过程中,偶尔也会进行色彩之间的补充与调色,类似于中国画中的染色技法,使得作品在装饰效果上既保存色彩的多样丰富又统一协调,因工序简便,被广泛使用。
第二种:主要用于花馍中面花的制作,直接以调配好的彩色面团造型,不需后期染色,蒸制结束后就具备了均匀的色彩。效果上会呈现出更加自然地状态,整体风格更加灵动。
也有些作品,会同时结合两种着色方式。在不同的位置、装饰素材上选取不同的着色方式,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各个组成部分主次分明,层次感也十分丰富。
三、鲁南花馍的情感寄托
鲁南地区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叫:“不蒸馒头争口气。”每当蒸制花馍的时候各家都要拴好房门,以防串门的人进进出出泄走了锅里的“馍气”。所谓的“馍气”也就象征福气、财气。可见蒸制花馍这项传统习俗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一)祭祀、祈福中的花馍
鲁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自古以来便是以一种安定自守的农耕经济为基础。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甚深,加之又深受儒教礼仪文化的浸润,祭祖祈福、寻求神灵保佑等活动便成为人们表达心中美好祈望的一种十分隆重的形式。而花馍在这些礼仪性的活动场合中便成了一种连接劳动人民与其所敬畏的神灵、祖先的物质载体,成为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当地百姓认为,这种“符号”可以帮助他们向所崇敬的事物表达敬仰之心,希望能够获得神灵和祖先的保佑。
(二)人情往来中的花馍
花馍作为人情往来中的一种礼品,在鲁南地区人们的人际交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交流形式的背后正是儒家思想意识的渗透。
中国传统社会有两大特征:其一是成熟的农业文明,对土地依赖性强,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思想意识。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因而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其二是在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所促成的人情关系。“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2]基于传统社会这两个特性,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并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理念。而一个和谐社会的营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不可少,此时一种亲手制作,精心构思的小吃食则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主人的心意。当然,儒家提倡“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这一来一回之中,邻里亲朋之间关系更为牢固亲密,花馍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变得更为精巧,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根纽带。
参考文献:
[1]娄一均,周翼.邹县志卷一[M].清康熙五十五年刻本,第一页上.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21.
作者简介:
宗恩旭,男,汉族,山东邹城人,湖南师范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