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开心”意涵之探析与新解*

2021-11-21 08:17刘晓芳曹红波
中医药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杂病论意涵方证

谢 伟,刘晓芳,周 鹏,曹红波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人参“开心”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其文言:“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开心益智”[1]。自南北朝以来,医药学家多将其等同于人参有“令人不忘”“开息智”“安神益智”等益心调神之效。如唐代孙思邈正是据此以人参创制开心散为首的益智类名方,现代临床用治健忘[2]、痴呆[3]、抑郁症[4]、阿尔兹海默症[5]、帕金森病[6]、双心疾病[7]等神志或情志异常的心脑疾患。但是亦有医家将其解为人参能调补心脾以助开心益智,如:明代缪希雍认为,人参可令“心脾二脏之精气满,故能虑而不忘矣”[8]。且虑及直接补益心脾之甘草、大枣等药并无开心益智之疗效。因此本研究拟以《本经》和《伤寒杂病论》原文入手,从“开心”和“心”字意涵、涉“心”之人参经方和用药研究3个方面,探寻本经中人参“开心”之真实意涵,旨在为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研发人参提供依据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 收集马继兴主编《神农本草经辑注》[9]中含“开心”和“心”字的条文、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10]和何任主编《金匮要略校注》[11]中涉“心”之人参经方条文。在《神农本草经辑注》中查找到含“开心”和“心”字的条文48条,《伤寒论校注》《金匮要略校注》中涉“心”之人参经方16首,除却重复方外共计14首。

1.2 数据分析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12]、《神

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13]、《本草纲目》[14]、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15]和《金匮要略》[16],对《神农本草经辑注》《伤寒论校注》和《金匮要略校注》中含“开心”和“心”字的条文、含“心”之人参经方条文中的病位、病证、症状、病机、功效、方药检索结果进行分类规范[17],逐一输入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文件,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开心”和“心”字涉及部位、病证、症状、功效、方药的频次统计和描述性分析研究。

2 人参“开心”的意涵与经方用药研究

2.1 心在《本经》中的分布情况《本经》中“开心”和“心”字总计使用48次,涉及10个概念,具体涉及部位、病证、症状、功效4种类型[18],其中“开心”和“开心孔”仅各出现1次,而以部位和病证、病机或症状组合的多字概念出现了31次,占总次数的64.5%(31/48),远高于其他3种类型情况。说明“心”字并非仅表达“五脏之一”的心脏之意。同时“开心”与“开心孔”之意涵并不相同,“心”字亦非实指心脏所主的神志机能。(见表1)

表1 “心”在《本经》中的使用情况

2.2 心在《伤寒杂病论》人参方中分布情况 据《伤寒论》所载,其用药有人参,且方证与心相关者计有6首方,《金匮要略》用药有人参,且与心相关者计有10首方,除却重复方外共计14首方,其中概念表述虽然涉及“心痛”“心烦”“心动悸”“心中”“心下”“心腹”“心胸”等8种不同表述,而以部位和病证、病机或症状组合的多字概念出现了11次,占总频数的73.3%(11/15),这一规律也与《本经》中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心下病证有痞、痞坚、痞硬、支结等多种表述,这也提示《伤寒杂病论》虽源于《本经》,但亦有其自身发展和经验积累。(见表2)

表2 人参和“心”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使用情况

2.3 与心相关的含人参经方方证和药物使用情况 据《伤寒杂病论》所载,原文含“心”字和人参的经方共计14首,汤剂12首、丸剂1首、散剂1首,其中以“两”作为剂量单位的有13首,以“分”作为剂量单位的有1首。结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15]和《金匮要略》[16]分析可知,13首经方中的人参取其补中益气、补虚之功效,占总数的92.9%(13/14),仅炙甘草汤的人参功效为益气复脉。据此可知,《伤寒杂病论》中的人参辨治病证应兼夹脾胃气虚或素体虚弱(久病体虚),但原文中并未有消瘦面黄、乏力纳减等虚弱症状的明确记载。此外,在表3所载的14首经方中,人参用量在“四两”和“三两”之间者共计8首,“二两”和“一两”之间者共计5方,用量为“三分”者仅1首,虑及补虚药物用量的变化会影响祛邪药物的用量调整,甚至是整方的功效或主治病证的改变,由此推测,人参的功效应非仅为补中或补虚之意。(见表3)

表3 与心相关的含人参经方方证和药物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人参“开心”在《本经》中的意涵 人参“开心”一说最早出典于《本经》,该书撰于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左右),其书所载“开心”之说,在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辑录《名医别录》中,亦未找到同样的表述。而“开心”之“开”字义为通达。《说文解字·门部》曰:“开,张也。”《小尔雅·广诂》曰:“开,达也。”但《本经》中“心”字的使用情况复杂,意涵丰富。若仔细检视《本经》,其中明确载有“开心”与“开心孔”两个概念,说明“开心”不能单纯解释为“开心孔”,故亦不能仅指其为用药予以开启疏通心脏本身,使其所主神志功能恢复之意。其次,涉及“心”的条文或表述有“心腹”(24次)、“心”(10次)、“心下”(7次)、“心气”(4次)、“心志”(2次)、“心孔”(1次)之概念不同,可知五脏之一的心可实指本脏,亦可泛指与其关联的部位或方位,故而我们可以认为,人参“开心”系指其能调心安神,亦可泛指其有心腹同调,尤其是有调治心下病的作用。

3.2 人参“开心”在《伤寒杂病论》中的意涵 据《伤寒论杂病论》所载,其用药含人参且方证与“心”相关者共计有14首,如果对比《伤寒杂病论》和《本经》的用药统计,我们不难看出《伤寒杂病论》中与人参和“心”有关的经方用药,确实起源于《本经》而又有所发展和积累。如:经方中人参所调心脏之病,有痛、烦、动悸之不同;而其所调与心相关(邻)之病变,有“心下”(6次)、“心中”(2次)、“心胸”(2次)、“心腹”(1次)之部位不同,且具体病证又有痛、痞、满、硬、坚、支结等程度之异,其中心下单指脾胃或胃周而言,非谓五脏之心,而心下痞为人参用药的主要指证之一。综上所述,《伤寒杂病论》中的人参所调“心”病有“心”“心下”“心胸”或“心腹”之不同,但从本质上四者均反映了人参可调“心”脏之病或与“心”相关(邻)的胸腹病变,尤其是有治心下痞的作用。

3.3 与“心”相关的含人参经方方证和用药规律 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15]和《金匮要略》[16]可知,经方中的人参,主要取其补中益气、补虚、祛邪之功,并未提及“开心”之力。因此,从现代药物功效角度分析,是找不到丝毫与其相关之处。但是若从原文方证的角度分析,人参汤、桂枝人参汤、大建中汤、九痛丸等方中的人参,常配伍干姜、甘草、桂枝等药物温补中焦,以散心腹(胃)或心胸之寒凝,令其气机开达畅通,用治心腹(胃)或心胸痛急或心痛。结合《名医别录》言人参:“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通血脉。”吴仪洛也在《本草从新》中指出,其能“通血脉,壮气开胃,治虚劳内伤……心腹寒痛”[19]。由此可知,从方证或药证的角度来看,人参经方或人参都可促进机体沉衰机能的恢复或开通[20],以助心腹(胃)或心胸急痛或心痛之疾开达痊愈,故而我们可以认为其意涵与“人参开心”之说有异曲同工之意。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外台秘要》柴胡桂枝汤、大半夏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的人参有补虚和中、扶正祛邪之效,经配伍半夏、生姜、干姜、柴胡、桂枝、大枣、白蜜等药物可益心安神,心胃同调,甚至补五脏以增调脾补虚之力[21],继以和胃消痞或和解少阳而消胸膈或心腹(心下)部位病变。此时患者若兼有心烦、烦疼、烦重或胸中烦等情志或神志异常病症,且疏肝解郁疗效不佳,治疗时更应重用人参调补心脾,或补五脏以增开心益智之力。此外,据表3所载14首经方,人参用量在“四两”和“三两”之间者共计8首,可知若以人参急救补虚,心胃同调,用治病变夹心胸或心腹(心下)部位症状,且病症复杂,病情急重,用量宜大;而人参用量在“二两”和“一两”之间者共计5首,可知若以人参补益中气或心气,辨治病变夹脾胃气虚(心下部位)或心气虚弱症状,且病症简单,病情缓轻,用量宜小[22]。

4 小 结

综上所述,人参“开心”说无论是实指其有益心调神之药效,还是泛指其可通过调补心脾甚至补五脏以增开心益智之力,其根本意涵乃是言其可通过促进机体脏腑沉衰机能的恢复或开启疏通,以助“心”之本脏,或心腹(胃)或心胸之疾的开达痊愈,正如《本草汇言》中所言:“人参,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惊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宁之;元神不足,虚羸乏力,以此培之;如中气衰陷,用之可升也。”[23]但是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言简意奥,人参“开心”一说,是否能有助后世医家通过临床症状辨明经方药物的适应证,尚待进一步的商榷和验证。

猜你喜欢
杂病论意涵方证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四逆散方证分析及临床运用举隅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终身学习在“两富”社会中的意涵与路径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基于属性偏序表示原理的经方方证研究
《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贯穿式教学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