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顿珠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玉西乡小学 西藏 昌都 854000)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教师目前教学的最大难关。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及思想还没有发育完全,其理解能力普遍偏低,使得学生在做数学练习时,不能准确的理解习题的意思,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合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资源,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现阶段活泼贪玩的特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利用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多角度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循序渐进,达到让学生独立审题、解题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灵活利用审题途径,帮助学生找到高效的、适合自身的审题方法。此外,教师应提高对小学生审题能力养成的重视,留心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整改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热情。
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学生要在解题过程中准确审题,明确题目含义,才能实现高效学习的终极目标。在小学数学阶段性测验中,会错意、算错得数的学生数不胜数,教师和家长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并不是家长口中的“马虎”,而是欠缺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长时间审题能力薄弱,导致其对数学学科失去信心,偏科现象严重。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难。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2.1 教师课堂利用生活情景化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应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教学板块。教师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课程时,号召班级同学一起来统计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统计班级学生的运动爱好“今天我们举办一场班级运动会,运动会的项目有‘跳绳、颠球、跳远’,希望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统计一下班级同喜欢跳绳、颠球和跳远的同学分别有几名。”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2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习题已知条件的分析,学生可以筛选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从而更高效的明确解题思路,区分目标信息。在解题初期,教师应带领引导学生解答例题,让学生从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开始,循序渐进的找到解题方向,举一反三,为今后独立练习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可选择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一道例题,“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比铅笔贵10元,文具盒的价钱是铅笔的6倍,求一个文具盒和一只铅笔一共多少元”,教师提问学生“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谁更贵呢?”学生回答:“文具盒”,教师继续分析“一个文具盒比铅笔多10元,是铅笔价格的(6-1)倍,由此我们可以算出一支铅笔的价钱为10÷(6-1)=2元,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2×6=12元,但是我们再仔细的读一读已知条件,这道题我们解完了吗?让我们求的是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元,我们还要把它们的价钱加起来,2+12=14元,这道题才是解完了。”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3 培养学生多角度审题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其找到适合自身的审题途径。“读题”就是一种有效的审题方法,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小声诵读题干,在加深记忆的同时,还能帮助其更准确的读懂题意。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心“观察”题面内容,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正确理解题目的意图,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已知条件。教师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审题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贴近生活的趣味课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审题意识,提高理解能力,挖掘题干中的隐藏条件,最终实现小学生独立解题的教学目标,让“马虎”不再出现,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