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玲
(广西柳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广西 柳州 545008)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初中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一定的变革。初中美术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让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和谐稳定发展。
1.1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推动着课堂改革。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便有效地改善课堂。但是,一些学校迄今没有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也没有投入必要的资源来优化学校教育和更新学校的信息硬件和软件。这部分影响到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从而使其难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1.2 新旧思想之间的矛盾。当今,许多初中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并已证明是有益的。但是,一些中学美术教师仍然局限于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关于学习美术的理论解释,教师全程示范和学生机械临摹,这对学术科学基础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新课程中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影响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刻应用。
2.1 玩转美术资源,帮助初中生获得学习与发展的可能。在我们美术活动资料库里提供的素材传递着的理念是:信息技术并非越高端越有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选择要多点理性,更多地从美术活动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初中生的角度出发。把满足和支持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才能收获有效的课堂资源。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先进丰富的美术资源,着重在初中生认知需求、个体差异、有意注意、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新尝试。比如,随着交互式白板走进美术教学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美术活动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白板教学互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大多体现在“师生间互动”,初中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独立上台操作练习的机会有限,无法承载更多的自主互动行为。自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使用新型的互动平台之后,初中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真正学会了自己发现,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在学习中培养了一定的自主能力。
2.2 导入课程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美术创作兴趣,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创作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美术。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下,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简单地使用幻灯片和图片,使用的教学素材不够丰富,严重打消了学生美术创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初中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在互联网上积极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并且将他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中包括视频、音乐、文字、图片等,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思维得以“活化”,理想的情愫得以放飞,激发起学生美术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2.3 无限的信息技术,提升教师驾驭美术活动的能力。有效的美术活动资料库建设,不光体现在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比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它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结果反馈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美术活动资料库建设与共享研究中,老师们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收获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美术活动资料库提高课堂效益的能力。如,学校“一课三研”一系列课题研讨活动及实践操作,促使教师们在课件运用、视频剪辑、音效制作等方面的技能不断拓展,同时,在课件的制作及运用方面也有了创新尝试,让原本平淡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美术课堂教学以视觉为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在以往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运用粉笔、黑板、美术挂图等工具开展课堂教学,以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往往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并且乐于学、积极练。基于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立足学生的心理,深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元素,并巧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初中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新时代视野下的美术教师应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策略,以不断提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