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祥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北岭乡宋家小学
小学数学科目是小学学科中十分基础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程是较难的一门课程,并且数学要求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比较强,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总是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对数学产生了厌烦,甚至想放弃数学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十分不利。老师应该根据这样的现实情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真正的利用上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留在课堂之中,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学方式十分的单一,只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式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虽然老师也有意识的给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是并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所以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不足,并且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单向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输出,很少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学生说听懂了老师就会认为他们真的听懂了,但实际上一到做题时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针对这个情况老师应该逐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之中,使教学状态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也有一部分老师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但仍旧是单向地向学生输出知识,只是把语言描述方式改为多媒体描述,没有和学生之间真正的互动沟通,这样的方式也是不恰当的,也无法使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思维不断的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中明确要求现在在课堂中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引导者,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之前老师在对学生教学时都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的听讲,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很多学生认为只需要听老师讲课之后再做习题进行训练即可,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探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导致学生在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或者是实际应用数学知识时产生了非常大的障碍,现在需要进一步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在我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推进比较缓慢,很多教师还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这样老师在教学时就会受到分数的压力,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受到分数的压力,在课堂上老师依旧希望用课堂知识来多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以此来达到学生高分的目的,但是这样讲解的课堂十分的单调乏味,学生积极性和兴趣都不能得到保证,整个课堂氛围十分严肃,学生也不会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之中开动自己的思维,然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就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给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更是如此,小学生本身注意力难以集中,自制性较差,如果按照单调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学生很有可能会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必须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改进,使小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使他们融入数学课堂之中,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有一部分是比较抽象的,很难迅速对于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理解,在做题时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减少数学学习的阻碍以及困难。
信息技术加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时,老师只能用黑板和语言描述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讲课,无法真正的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之中,也没有办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的趣味和魅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老师现在可以多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备课时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内容给学生进行备课,同时老师也可以使用微课公开课等形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这能够对于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可以给他们进行积极充分的课前预习,那么对于提升他们的上课质量,加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知识,如果先让他们对于知识有一个学习,那么他们在脑海中会形成对知识的第一次印象,在课堂上就相当于是第二次进行知识的复习,在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轻松和简单,同时老师在让他们自己预习时,内容也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进行预习,这样学生的预习才是有意义的,现在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制作微课视频,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上课之前将导学案收回,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导学案的内容分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减法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预习,老师可以在微课之中展示一个flash 动画,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的计过程,让学生对于分子分母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对于分子分母产生兴趣,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自己在课本中寻找到导学案的答案,并且对于学生来说积极的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思考,也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让学生拥有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对于分子分母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有很长时间的留白和学生进行互动,老师可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看出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另外在给学生进行例题展示时,老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计算的背景,例如可以用动画片熊出没为背景,通过小动物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分子分母相加减的实际题目应该如何运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针对课本备课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教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比较多,学生在学习起来会觉得这部分知识非常的枯燥和繁琐,无法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按照之前老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进行概念的讲解,之后用例题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在理解时也只是对于数学概念有一个基础浅显的认识,无法真正的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以及实际生活之中,这样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毫无益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把相应的理论知识放到一个更加有趣的背景之下,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大家营造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让学生去解答问题,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有关知识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大家知道三角形的主要形状、底和高以及高的画法,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这时学生会了解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钝角三角形的其他两条高学生无法从微课视频中得知,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按照直角和锐角的方式,应该如何画出钝角三角形的剩余两条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深入的合作分析,分析结束之后,老师让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答案,再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揭晓答案,钝角三角形的剩余两条高应该怎么画?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就包含了提出问题、学生猜想、探究问题、验证的教学步骤,课堂的教育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课堂之中,真正有利于打造一个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也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对于知识形成一个课后复习,在小学讲课期间,很多重点、难点的知识老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第一次的讲解,但是学生在课下复习时,只能通过不断做题的方式,对于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学习,但是这样会造成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个问题。
例如在教育教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相关知识后,学生在进行题目的训练时,可能会对这一部分知识点存在混淆。之前,学生就只能在上课课间向老师进行咨询,但是现在老师就可以利用微信等联络方式,随时和学生取得联系,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向老师询问,老师及时的给学生进行解答,同时老师也可以将课堂上所放的课件或者每个视频都下放到学生的手机之中,学生随时出现问题也可以随时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不理解的那一部分知识进行重新的学习,这样可以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现在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进行辅助教育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楚明确的了解,同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可以真正的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兴趣,真正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