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凤 李皓琛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运动损伤一直是高职学生在体能训练以及在各项体育活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让很多学生在体能训练时心有余悸、丧失信心,对于正常体育项目和学生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体能训练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成绩和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承受大负荷运动、高强度比赛、保持稳定心理状态的基础,也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的重要步骤。科学有效的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动作敏捷度以及自信心,让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中,可以有效提升身体的负荷忍受能力,进而避免身体因为超负荷的运动而受到伤害。当然体能训练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也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比如,短跑到运动训练可通过增加学生的爆发力、肌肉的体积和拮抗肌的平衡力;长跑测试重点发展肌肉的无氧耐力水平,形成较强的心理和生理承受力。
运动损伤,顾名思义是指在运动以及各类体育锻炼、体育赛事中运动者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其损伤部位和受伤程度基本与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技术特点紧密相关。比如,田径运动员受伤部位多是大腿肌肉、跟腱、膝盖等;体操运动员由于经常跳跃、转肩、翻腾、支撑等动作和技术展示,多是腰部、肩膀、手腕等部位受伤;篮球运动员则由于对抗激烈,脚踝、膝盖、肘关节、腰部等经常会受到损伤。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水平不够、运动和体能训练动作不正确等主观原因所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赛事工作组织不当,缺少对于环境、场地、器材的适应性练习所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要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并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同体育训练水平和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训练和运动负荷,在赛前、运动前做好相应的热身活动,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相对专业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
充分了解高职学生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出现原因,掌握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做好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实现增强高职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之目的。无论是在课堂上的体育教学,还是课下时间的趣味性体育运动,高职学生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出现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生在体育训练和日常运动中对于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薄弱,“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不上不出成绩”“运动损伤是体育训练中的平常事”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安全意识,缺少相应的预防措施,运动损伤事故发生后又不注重经验教训的总结,使得运动损伤事故频发不断;
其次,缺少科学合理的积极训练态度。在日常的体能训练时,过于强调不怕苦、不怕累的训练精神,而忽视了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法的使用,使得盲目的训练往往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再次,体育精神的缺失。在日常体能训练和体育竞技比赛中,过于关注于比赛输赢,在训练和体育比赛时紧张、畏难、恐惧、信心不足,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身体损伤;另外,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严重,组织纪律性差,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故意犯规、嬉戏打闹、矛盾冲突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在体能训练和体育运动之前,由于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物质保障以及身体适应性准备而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因为田径跑道有石子、坑洼不平造成学生脚踝受伤;运动器械年久失修、生锈损坏、安装不牢或者与训练者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训练项目不符合造成运动损伤;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量过大、缺乏专项准备活动,在身体协调性差、反应迟钝、肌肉力量较弱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导致运动损伤。
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身体状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别,而采用负荷量过大的运动训练,或者训练内容安排不当、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组织方法不当、不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等原因,造成高职学生的运动损伤。比如,学生在没有运动基础的情况进行运动量过大的跳跃练习,往往导致膝部关节负荷量过大而造成髂骨劳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刚进行完引体向上就进行爬绳运动,错的训练内容的安排会导致肩部肌肉长时间承受较大的负担而导致损伤;在进行跳马支撑腾越时,在教师的催促下,学生因为速度太快、动作不协调,往往会让学生在较大冲击力的情况下向前摔倒受伤。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生理结构各有差异,有些学生因为患有某些疾病或身体部位生理上的弱点,而无法进行一些高强度的项目训练,如果强行进行体育运动或者负荷量过大的话往往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比如,进行篮球防守滑步、半蹲运球、弹跳抢球时往往会让给予膝关节较大负荷,膝关节受过损伤未愈的情况下训练,必然会造成膝关节损伤。
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比如,训练时气温过高,比较容易发生中暑;气温过低,会让肌肉僵硬,过度运动会造成肌肉拉伤、肌肉痉挛;空气湿度较大,学生在训练时比较容易大量出汗,会因为身体水盐代谢的失衡而发生肌肉痉挛。
提升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好充足的训练准备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和必要措施。一般来讲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之前,一定要通过一些准备活动来拉伸肌肉、活动关节、激发学生的运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将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器官和身体机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才能提高的身体的代谢功能,避免在正式的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中产生运动损伤。养成学生做好训练前准备活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前提和基础。
高职学生大部分不具备专业的体育运动技术,对于在体能训练中的动作规范、技术要领以及每个动作要点的作用并不清晰,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师的口述和示范中进行自我创造性地模仿,似是而非的动作往往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身体损伤。因此,在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中,科学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规范体能训练,提升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而提升学生体育动作全面性和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
在高职学生的体能训练中,为了增强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以及动作要领的掌握,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白哪些不规范的动作和做法会造成运动损伤,并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以及后续康复处理的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在后续体能训练时对于学生产生二次的运动损伤。比如,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新媒体技术和微信公众号等有针对地定向推送关于预防运动损伤的信息,随时随地提醒学生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进而避免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避免运动损伤。
高职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在体能训练中的紧张情绪、畏难心理以及大的情绪波动,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主观因素。因此,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以及运动喜好等,有针对地进行体能训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避免在体育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因为情绪和心理等因素而造成的发挥失常,影响运动成绩,甚至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发生。
在高职学生体能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办法,除了加强身体形态训练、身体机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之外,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设备,做好体能训练的软硬件保障。比如,为学生体能训练的进行提供硬度和弹性适当的训练场地;安全舒适、符合学生身体特点的球拍等各类体育训练器材等。另外,还需要根据本校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定期检查、维修、更新、维护、规范学校的体育器材,以保障体能训练的有序进行,做好体能训练的软硬件保障。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和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学生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跳远等项目的体能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于身体的损伤,轻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阻碍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严重的话会造成学生身体的永久性损伤,严重威胁着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体能训练项目、运动的技术动作、体能训练强度、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体能训练中主要有肌肉拉伤、韧带拉伤、踝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等,本文针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对于学生体能训练采取合理的引导和预防措施,期望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保障学生在体能训练时的身体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