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初探*

2021-11-21 22:24黄恒刚
读与写 2021年34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名著文本

黄恒刚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福建 宁化 36540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倡导: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名著导读”模块,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学、在实践上推进“名著导读”的落地,运用生活化、情境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教师转变教学思维,着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维对阅读教学效果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意义上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进而导致了学生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的下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内容包含的名著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更加适用于推进“名著导读”模块的教学,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让学生能够在了解名著内容之前产生一个大致的了解,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例如,《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作品,对有效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有积极作用。在导读《朝花夕拾》时,本着适时转变教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我首先为学生讲解了《朝花夕拾》的由来与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即“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在1928年集结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在讲解之后,学生对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历程十分感兴趣,而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读书方法指导,如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读经典作品,会丰富人生感受和经验,也有利于文化积累,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深刻的体会其中的奥义等。在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法并且运用科学阅读方式的前提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升阅读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是基本要求。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也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与读写结合法,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型阅读教学法之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之中。因此,教师应当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与提升阅读能力为宗旨,落实名著导读策略。在此基础上,切实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主意识,进而实现“名著导读”模块的有效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导读《海底两万里》时,本着“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理念,结合“名著导读”的教学提示,我首先将《海底两万里》变成了一个奇幻故事,为学生做了课前导入,由此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而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进行了快速阅读,迅速的了解了基本内容。在此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自主阅读能力,并且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帮助。而后我向学生讲解了快速阅读的基本要领,包括“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以默读为主”“眼睛的视域要宽”“善于抓住书中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在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均产生了明显的提高。

3.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阅读教学代入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增强阅读教学代入感、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根据文本内容,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见字如面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所学内容的价值。另外,情境教学法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坚持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以文本内容为导向、以情境创设为过程、以“名著导读”为基础,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本鉴赏能力。

例如,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名著导读内容与读写结合中的“圈点勾画做批注”十分契合,同时也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详细学习中,我首先为学生讲解了作品梗概,创设了一个贴切的教学情境,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对文本内容也产生了更为强烈的阅读热情。而后我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圈点批注法”进行了细读,即“勾画内容应当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深有体会之处”“批注可以从作品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方面入手,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见解”等。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提出了几条专题研究,引导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去体会《骆驼祥子》中所包含的深意,即“给祥子写小传”“探寻悲剧原因”“话说‘洋车夫’”“品析‘京味儿’”。学生经过细致的阅读与客观的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感受到了名著导读的魅力。

4.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声情并茂的阅读气氛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其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图文结合的特有优势,在诸多新型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有力“法宝”。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有优势与“名著导读”模块的理念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初中语文的课文中有经典名著内容,而经典名著往往有影视作品来可视化的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名著导读”结合起来,利用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有效的构建可视化、多元化课堂,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例如,《西游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学生对于《西游记》也有很强的探索兴趣,这也为运用多媒体设备构建可视化的课堂,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与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学习“《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时,本着“利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声情并茂的阅读气氛”的教学理念,我首先运用语言引入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场白,即“《西游记》这篇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很广,曾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甚至被改变成电子游戏,你们接触过那些改编作品吗?喜欢吗?”学生在语言引入的基础上,学习热情与阅读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后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视频的优势,选择了《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大闹天宫”,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对教材中的文本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精读”,什么是“跳读”,对于文本中精彩、深刻、有启迪意义的内容,要进行精读,并且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含义,对于无关紧要的内容,以跳读为好,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借鉴阅读心得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也是十分重要的。“名著导读”模块强调教师对所教内容的一种课前导入,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课文的价值,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观点互鉴,进一步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树立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观念,为学生做好课前导入,让学生能够学习之前就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名著产生兴趣,进而体现“名著导读”的作用,达到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借鉴阅读心得的目的。

例如,《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内容具有很强的纪实性特点,阅读过程中可以让人产生客观的观点,了解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本着“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借鉴阅读心得”的教学理念,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为“梯次配置、灵活交流”的学习小组,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呈现出来,与他人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关于纪实性文本的阅读原则,即“阅读纪实性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的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而后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的获得对于作品的整体印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等,还包括知道基本事实之后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从中获得启迪。除此之外,我还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引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了解相关原则之后付诸实践,展开了交流讨论活动,将自己的感悟与观点,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探讨,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总而言之,在统编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名著导读”以名著的精髓与价值为切入点,可以有效的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飞跃。因此,教师应当有效的运用新课程改革以来的新型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并使之产生实效。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名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