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策略初探

2021-11-21 22:28邹瑶琳
现代英语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英英语翻译译文

邹瑶琳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一、引言

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化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方式。在新的教育教学要求下,大学英语开始重视翻译教学,并引入全新的教学理论和方式,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功能翻译作为功能目的为主的翻译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调动逻辑思维,利用原文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翻译,使原文所需要表达的内容被传递出来,确保译文保持交际功能,从而使翻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二、功能翻译理论概述与教学启示

(一)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又称功能目的论,它由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提出,主要是促进翻译方式、语篇内容、语言功能的融合,使功能目的翻译思想作用于具体实践中,依据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翻译的活动。根据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内容,翻译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主要是指翻译作为一项任务,翻译所需要达成的目标决定着翻译的行为,需要由任务发起者决定最后的目标,来明确具体的翻译方式与方法。二是连贯性原则,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虽然最为关键的部分是保持原文的内容,但是翻译中对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的应用,可将原文部分非本土信息,转化为受众群体更容易接受的内容,使其符合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保持翻译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三是充分性原则,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评价翻译的主要依据,是观察词汇和语法的使用是否与原文相对应。这种要求在具体实践中,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功能翻译理论对其作出解释,认为评价翻译的依据,要观察翻译说明的要求,所翻译的内容要充分满足要求。四是忠诚性原则,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原文和译文存在关联性,二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对于原文的理解是进行翻译的基础,在翻译中要重视原文的语义,并适当地在表达形式上作出调整,保持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统一。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的提出为英语翻译提供全新的依据,可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启示。功能翻译更加重视目的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规律,改变英语翻译教学中以原文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翻译的过程更加重视翻译目标、翻译效果、受众接受能力等要素,使翻译的内容更加贴合翻译的需求。具体而言,首先在英语翻译中需要以译文接受者为核心,分析原文中体现出的信息,依照原文的表达形式和翻译要求,合理选择翻译的手段。在符合和忠诚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对原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减少部分语句带来的翻译问题,使译文的表达更加流畅和自然。其次,功能翻译理论更加关注语言要素对翻译的影响,并重视翻译者的地位,使翻译的内容更加符合翻译要求,满足受众阅读的期望。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在英语翻译中,可促使学生以译文要求为核心,利用更灵活的翻译方式,来对原文的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使翻译的内容更加贴合原文含义,翻译的过程更加顺利。最后,功能翻译理论重视动态对等关系,需要依据翻译条件的变化,以及翻译目的的提出,对翻译方法进行调整,使译文和原文保持忠诚的关系,达到精准翻译的目标。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这种理论内容可使学生关注译文本身,对于翻译活动更加专注,获得的翻译效果更显著。

三、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策略初探

(一)遵循功能翻译理论,合理选择翻译教学策略,多途径提升学生翻译技能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核心,合理选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有逻辑推理法、改译法、删减法等三种方式。首先,逻辑推理法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翻译英语过程中,需要依靠逻辑性的知识,深入挖掘每个句子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根据上下文表述进行因果的推理,并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语言,保证翻译出来的英语译文符合原句大意。其次,运用改译法需要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挖掘原文中的内容,在保留原文中重点译文,避免译文出现语言上差异的同时,消除原文中特有的语言特色。尤其是针对原文中出现的一些难以翻译的词汇时,可选择改译法对其进行改译,可保证翻译出的译文具有较强可读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修辞比较多的语句,采用删减法进行翻译,可保证翻译出来的文章,语句更加简洁、更加容易理解。

(二)遵循功能翻译理论加强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遵循功能翻译理论加强汉英语言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死译”“硬译”或“中式英语”等现象的发生,还可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翻译能力。部分学生在参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常认为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并未真正认识并了解到汉英两种语言深层次的差异性,缺乏对中西方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导致学生翻译出来的译文,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死译、误译等问题。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英语重形合,长句偏多;汉语重意合,短句偏多。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功能翻译理论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汉英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加强学生对中西方背景文化的了解,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翻译实践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翻译的理解意识与功能意识。例如,可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文化导入等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场景,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分别扮演不同交际角色,并引入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设置相对应的学习任务。以中西方人物用餐为背景,以翻译中西方餐桌礼仪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分别扮演中西方交际人物。指导学生通过在课前提前搜索查询有关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如西方餐饮文化为安静地切割自己盘中食物;中国餐厅讲究共同分享食物、喜爱热闹等,并在课堂角色扮演中展示出来,来引导学生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翻译能力。

(三)遵循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传统翻译练习方式,实现优质的翻译练习方式

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创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要突破传统翻译练习方式,打破传统机械性翻译练习,将以往以源语为基础,依照从字到词、从词到短句、从短句到句子,并提出“标准译文”指导学生翻译的教学方式,转换为“自上而下”翻译模式,即以实际问题为基础,选择相应的翻译方式,并确定翻译目标,再筛选原文中有必要保留的语句,以此来确保英语翻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这种翻译练习方式下,师生在进行翻译实践过程中,便会自觉运用有差异的语境需求,完成更精准的英语翻译任务,并在翻译过程中逐渐形成功能翻译观念。由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忠诚性原则,并不是要求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完全一致,凸显翻译练习刻意追求直译的特点,在依照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传统翻译练习方式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熟悉两种语言的特点,并把握源语文本的真正内涵,以目的语读者易于接受的语句传递原文中心。例如,因为汉英两种语言中包含着诸多约定俗成的谚语、成语的表达语都与各自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是无法逐字逐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的,否则将会导致译文词不达意,甚至与西方文化产生冲突。因此,这时便需要采用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翻译练习方式,引导学生按照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规则和文化背景,对特殊文本、特殊语言以及特殊情境进行灵活翻译,通过重复、调整词语顺序、增删词汇以及语态转换等方式,对原文的整体意义进行翻译练习,以此来保证翻译出来的语篇意义连贯性。另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将功能概念逐渐变成功能意识,将原本的潜意识逐渐变为主动意识,这样才可促使其在面对翻译练习任务时,可借助原文中所呈现的交际情境为基础,完成更优质的翻译练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翻译教学而言,如果仍采用传统对照翻译的方式,就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翻译水平,不能满足改革的具体要求。面对这类问题,功能翻译理论为英语翻译提供依据,这种更加关注译文本身和翻译目标的理论,可充分挖掘学生思维创造性,并通过具体的翻译实践,掌握语言转化和应用技巧,使翻译的内容与原文表达方式相统一,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翻译教学也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问题,使教学水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汉英英语翻译译文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梁汉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弟子规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弟子规
弟子规
从汉英差别看汉英科技翻译中主语选定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