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2021-11-21 22:20孙建华
运动精品 2021年4期
关键词:百色身体素质因素

黎 珍 孙建华 胡 娜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黎 珍 孙建华 胡 娜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文章以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析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旨在减少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帮助体育高考生以最好状态迎接体育高考。

百色学院附中;运动损伤;训练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它与体育运动项目及技战术动作特点密切相关,运动损伤也常与运动训练水平,运动环境与条件等因素有关。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百色学院附中高一、高二、高三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星发放150份调查问卷、课后回收的方式。从中选出涉及到运动损伤的48份有效问卷。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高考展开调查,了解训练过程中的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的基本情况

在对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的调查中,共选出了48份有效的问卷。这48份问卷中都是显示在训练中受过伤的,其中有男生37名,占77.08%。女生11名,占22.92%。

表1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时限(N=48)

性别训练时限 1年2年3年3年以上 男72091 女2540 合计925131 百分比18.7552.0827.082.08

由表1可以看出,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中,训练时间越长受伤越多。大多学生是在高二的时候开始进行体育高考的训练。这类学生学习专业训练的时间较短,没有对体育训练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体育基本功不扎实,身体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方面也没有突出表现,但是一心想追求好成绩,这样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表2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运动项目(N=48)

专项人数百分比 田径2041.67 篮球1020.83 排球48.33 足球612.50 兵兵球510.42 羽毛球36.25 体操00 武术00 游泳00 举重00

2018年广西开始体育高考术科从原来的只考身体素质(100米、800米、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四项),增加了10项体育专项。从表2中可以看出百色学院附中的体育高考生的专项选择,大多倾向于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大多数接触的都是竞技体育项目,体操、武术、游泳、举重等项目接触少。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少,另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重,除了体育课,课余锻炼时间少,高考训练也都是侧重身体素质项目,专项相对较少。

2.2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情况

2.2.1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次数

表3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次数(N=48)

男生女生合计 损伤人数百分比损伤人数百分比损伤人数百分比 1次821.62436.361225.00 2次1335.14436.361735.42 3次924.32218.181122.92 3次以上718.9219.09816.67 合计371001110048100

48份问卷都显示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受伤1次的,占25%;受伤2次,占35.42%;受伤3次损伤,22.92%;受伤三次以上的,占16.67%。伤病造成训练不能持续,对成绩影响非常大。

2.2.2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部位

表4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损伤部位(N=48)

易损部位损伤人数百分比 肩关节714.85 腰部714.85 肘部36.25 手部714.58 膝关节36.25 小腿714.85 踝关节918.75 大腿510.42 合计48100

在对运动易损部位的调查发现,损伤部位虽然较多,但踝关节、肩关节、小腿、腰部、手部是主要的受伤部位,都是与训练内容又很大关系,身体素质项目中的后抛实心球时动作不对,往往受伤的就是肩关节、腰部等;跑跳类的项目受伤的是下肢。

2.2.3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类型

表5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类型(N=48)

损伤类型损伤人数(次)百分比 肌肉拉伤816.67 韧带拉伤918.75 关节扭伤1122.92 脱臼36.25 骨折24.1 擦伤1429.17 其他12.08 合计48100

由表5可以看出,擦伤、关节扭伤、肌肉韧带拉伤的人数占比例较大。与训练中的场地器材,以及准备活动和训练安排有很大关系。

2.2.4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性质

在损伤性质中,并没有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划分出明确的界限。如果发生急性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体育高考生在损伤期间便重新开始了剧烈的运动训练,那么损伤部位一旦过度劳损,便会由急性损伤变为慢性损伤。由此看来,如果出现急性损伤就需要及时做好损伤的处理工作,在损伤期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转化为慢性损伤。

表6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损伤性质(N=48)

损伤性质人数比例 急性损伤3981.25 慢性损伤918.75

从表6可以看出,有39人次发生急性损伤,占81.25%;发生慢性损伤的学生有9人,占18.75%。但由于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时限普遍较短,三年左右的时间中,存在的慢性损伤可能没有显现出来。而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没有掌握规范的运动动作。在经验不足和缺乏熟练度的情况下,体育高考生可能对技术动作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发生急性损伤。

2.2.5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程度

在运动损伤程度的划分中,主要划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轻度损伤可以在发生后继续正常运动,中度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停止一段时间的运动训练,而重度损伤则是必须停止一切运动训练,并住院接受治疗。

表7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损伤程度(N=48)

男生女生合计 损伤人数百分比损伤人数百分比损伤人数百分比 轻度损伤2875.68872.723675 中度损伤718.91327.721020.83 重度损伤25.400024.16 合计371001110048100

由表7可以看出,有36名体育高考生受过轻度损伤,占75%,有10名体育高考生受过中度损伤,占20.83%,有2名体育高考生受过重度损伤,占12.50%。主要的损伤形式为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重度损伤发生的概率较小。

2.2.6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时间频此

表8 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季节分布(N=48)

损伤季节人数比例 春季1327.08 夏季816.66 秋季918.75 冬季1837.50

从表8中可以看出,春季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有13人,占16.66%;夏季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有8人,占27.08%;秋季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有9人,占18.75%;冬季发生运动损伤的有18人,占37.50%。由此可以看出,冬季与春季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最高,说明运动损伤的发生与季节有关。

2.3 引发百色学院附中体育高考生常见运动损伤的因素

2.3.1项目因素

在高考体育项目中,必考的身体素质项目和专项。这些项目对体育高考生的速度、耐力、弹跳力、爆发力、协调性、柔韧性和肌肉力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奔跑类项目中,准备不充分踝关节便会出现扭伤,在投掷类容易导致肩关节和肘部的损伤,在跳跃类中容易使小腿受伤,造成肌肉拉伤或韧带拉伤等。

2.3.2心理因素

运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与体育高考生当时的心理状况存在一定关联。当体育高考生心理状态处于正常时,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小。如果处于焦急或紧张的状态时,他们往往会因为心跳加快、自信不足等,增加运动损伤的概率。在训练中,一部分学生是由于技术动作变形而造成运动损伤,所以他们在训练各项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情况下,还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调节情绪。

2.3.3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可以从力量、柔软度、灵敏性、身体过度疲劳和旧伤没有愈合五方面来表现。开展运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力量素质,良好的力量素质能将肌肉的工作能力提高。韧带和软组织等是影响人体的柔韧度的主要因素,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对柔韧度进行训练,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肌肉疲劳,使身体快速恢复和放松。灵敏性主要体现在应激反应方面的能力,可以用来考察人体的综合素质。而在旧伤没有愈合的状态下继续高强度的训练,会使损伤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也会容易使急性损伤向慢性损伤转化,从而训练及成绩的提高。

2.3.4训练因素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的因素中,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训练因素。其中包括场地器材准备不当、准备活动不充足、运动负荷量大、训练安排不科学、带病训练、没有重视放松活动及训练后的恢复等。在开始训练之前准备活动充足,才能使机体进入工作状态,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由于人体机能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的训练项目做的准备活动也不一样。运动负荷量大主要可以体现为,运动的肌肉发酸、关节部位肿痛等反应。在出现不良反应后需要及时停止运动。在带病进行运动比赛或训练时,会使体育高考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再次造成运动损伤。由于体育活动运动量大,而且在身体状态不佳的状态下,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不能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从而导致动作变形或忘记动作要领,加大了运动损伤事件发生的概率。体育高考生在经过一天的学习和训练后,身体会过度疲劳,不进行放松活动就相当于没有给身体恢复和调整状态的时间,会给身体留下运动损伤的隐患。如果身体疲劳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导致身体恢复能力下降,还容易产生运动疲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程度大多是轻度损伤或中度损伤,学校的医疗保障存在经费不足、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造成考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因素是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训练因素级项目因素等。心理因素中焦急或紧张状态影响运动,训练因素中没有做好准备活动、过大的运动负荷、带病训练等,生理因素中的肌肉力量不足、灵敏度不足等。

3.2 建议

3.2.1加强体能训练

调查发现,多数体育高考生在进行训练时大都注重力量、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而对灵活性、柔韧性训练重视不够,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普遍比较差,表现在动作僵,硬关节不灵,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运动损伤。身心健康是体育高考生进行体育训练的前提。加强学生体能训练,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体育高考生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在某种程度可以促进体育高考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体育高考生进行体能训练,才能提高高考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保证高考生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训练,减少高考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体育高考生平时都应加强对于体能的训练,注重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3.2.2提升技术动作掌握

教师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首先应注意体育高考生运动量的安排,避免体育高考生因运动量大,产生运动疲劳对身体造成的极大地的伤害。其次,加强体育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使体育高考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打下良好基础,然后经过后期持续的训练,能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并提高体育高考生对运动技能的运用熟练度。所以老师在让体育高考生在接受新的技术动作时要对运动员尽量做到多示范,多讲解等。使学生反复练习新技术动作直致掌握的熟练,进而减少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

3.2.3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放松工作

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和训练结束后的放松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高考生在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后会使身体过度疲劳。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机能达到运动时所需的状态,可以使基本的训练内容与准备活动很好的衔接在一起,避免出现突然的剧烈运动造成的损伤。而在训练过后需要完成放松工作,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会使身体非常疲劳。通过放松活动,给身体充足的恢复和调整的时间,可以改善疲劳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损伤的出现。

3.2.4构建医疗宣传与监督

由专业的人员对学生普及如何预防运动过程中造成损伤的知识,以及损伤后相关的急救处理方式等。在日常训练时,教师定期对体育高考生进行运动损伤理论知识教育,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加强每个运动项目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从思想上引起体育高考生对运动损伤的重视,加强体育高考生的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

3.2.5加强教师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相互学习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科学安排运动量,及技战术的训练方法,查找有关高考术科训练的方法,以及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对体育考生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科学的训练,必须制订训练计划,训练中亲力亲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关心、关爱学生,体育高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不仅像普通生一样要加强文化的学习,还得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超强度的体育训练,为了提高体育高考术科成绩,学生付出的可不是一般的苦和累。作为教练,教师更多地去关心和关爱学生,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训练中的体会,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惑,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消除他们身心的疲惫,使其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参加训练。安全训练,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以及应试心理指导。

3.2.6检查场地器械

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场地、器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体育高考生开展运动训练之前,教师应当对需要用到的场地和器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将有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及时进行处理。只有保证运动场地的器械不存在影响损伤的外在因素,才能使体育高考生在场地运动训练时更安心从而保证训练的顺利开展。

[1]苏国林.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探讨[J].体育风尚,2017(9):1-7.

[2]计慧.浅析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J].文存阅刊,2018(19):56.

[3]付腾.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体育风尚,2019(1):212.

[4]刘晓阳,卢向阳.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3):81-92.

[5]梁增河,梁钢.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训练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7(2):11-17.

[6]赵震宇.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文存阅刊,2018(17):27-31.

[7]张梦.安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运动,2017(12):37-38.

Investigation on Common Sports Injur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tudents in Affiliated School of BaiseUniversity

LI Zhen, etal.

(BaiseUniversity, Baise 533000, Guangxi, China)

黎珍(1964—),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百色身体素质因素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红色情 百色梦
中国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百色浩坤湖
锻炼
新发现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百色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