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庆珊 贵州省晴隆县财政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更在于将信息化作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中,特别是与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会计监督的相互融合与辅助。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对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它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规范会计行为,明确责任,防止工作差错和舞弊,避免管理失控,对确保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顺应信息化浪潮,应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建设,凭借信息技术提升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效率,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继而减少或规避财政风险,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
首先,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可降低人力数据操作步骤,在精准化、自动化数据分析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规避公款私用等行政腐败问题,在信息系统辅助下可实现会计信息数据的公开透明与必要信息数据的保密,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干预,提升会计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兼顾数据质量保障。其次,信息技术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更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控管理,可运用信息系统加强对财政资金流动的监管,并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角度展开风险评估,最大程度降低财政风险发生概率,继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在信息系统作用下更易围绕会计工作展开内部控制,规避由“信息孤岛”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明确财政管理方向,实现有效会计监督管理。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会计数据处理自动化,降低由人工误操作造成的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同时在信息化技术作用下将烦琐的会计流程简洁化,可使会计人员更加专注于管理会计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转型发展。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信息化背景下虽已逐步进行信息化转变,但对于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转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受到传统老旧观念的影响,导致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不佳,继而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财务数据信息化转变中,易遭受网络攻击及病毒侵害,且会计信息化建设层次较浅,导致信息软件及系统并未及时更新,以此导致系统漏洞出现,继而造成信息泄露等不良问题,部分数据的泄露甚至可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存在徇私舞弊风险。第三,在信息化背景下,内部会计控制及监督制度并未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继而导致无法借助制度的约束作用规范财务人员行为。第四,忽略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建立在人才资源培养的基础上。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为全面保障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的有力执行,应加强信息化创新转变的重视,凭借先进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转变会计工作模式。在构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时,应以现阶段行政事务工作为数据依据展开,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管,由此可见,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数据依据,更可实现信息数据的强有力监督,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转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干部应切实发挥出带头模范作用,为会计信息化转变提供支持,可将财政信息化纳入内部文化建设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氛围内提高相关人员信息化意识,引导财务会计人员形成安全风险意识,以此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在实际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应结合以往管理经验对各财政事务关键点加强监督,并对可能发生的会计安全事故展开预案制定,凭借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会计隐患排查,通过提高财会人员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信息化转变虽可杜绝纸质资料的外泄,但易从网络安全角度造成会计安全威胁,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展开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时,应注重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规避由财政数据泄露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在财务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数据安全是第一准则,应运用先进保密技术展开防护。例如:针对财务信息系统设置多重访问权限,并对访问IP地位进行限定,需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IP地址进行用户登录方可有效,同时采取实名制与访问留痕的方式进行控制,为后续监督调查奠定基础。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形成严禁的网络安全风气,通过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提高职工对于信息安全的认知,并设计定期信息系统维护计划,借助网络病毒查杀、防火墙更新、漏洞修复等方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网络安全性,全面规避由于会计信息泄露造成的不良后果。
1.信息保密制度
为切实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应注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数据信息的保密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中,存在部分不可向外界透露的数据信息,因此,须借助会计信息化转变契机构建保密制度,引导财会人员勇于承担责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凭借制度约束财务人员行为,继而保障财务人员能够在自身工作权限内完成日常事务,继而起到规范财务行为的作用,彰显信息化背景下内部控制效果。
2.监督审计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应结合信息时代特征完善监督审计制度,以实际会计工作及内控要点为依据进行指标设定,并展开合理化评估,以此便于财务人员发现数据问题与安全隐患,更好地进行排查与处理。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稳定发展,确保财务数据切实发挥指导作用,应结合财务信息系统与信息保密制度展开强有力的监督,并定期展开财务审计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明确财务会计发展方向与任务目标。
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资源的支撑,因此,为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应重点培养信息化人才,可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展开引导,将信息化理念渗透到日常财务会计事务中,并引导财务人员将会计技能与信息技能相融合,以此更好地迎接信息化转变。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引导财务人员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及先进管理软件的培训学习,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在财务高质量人才队伍组建中,可适当引进外来人才,不仅可起到优化财务人才结构的作用,还可在财务人员团队中形成良性内部竞争,全面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团队综合素质。同时,还可借助考核与激励制度展开内部控制,根据会计信息化工作内容制定考核指标,在可量化、可执行基础上展开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并积极运用考核结果进行激励,在无形激励与有形激励共同作用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会计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精准化外,更完善严密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信息化环境为行政事业单位创新转变提供了契机,在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管理中,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各预算部门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数据依据,进而有效规避财政风险。由此可见,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健发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水平,围绕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监督展开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迎接新时代挑战,组建专业化会计团队,构建更为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切实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全面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