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21-11-21 21:06龚新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龚新芳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银川 750199)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实践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心愉悦,一生受益[1]。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课堂,同时大学期间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参与体育锻炼能成为他们现在乃至未来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1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1.1 促进人体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拥有较强的终身体育意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维持人的健康,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运动系统和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增进健康。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有助于发泄出内心的不良情绪,释放情感,得到放松,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锻炼可以让人劳逸结合,以饱满和积极的状态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还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1.2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相统一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体育兴趣及终身体育意识[2]。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1.3 促进人才质量提升,增强国家实力

人才的质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才才是高质量人才,所以说,一个国家人才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国家和民族富强的前提。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4 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当前,国家提倡全民健身,鼓励人人参与体育锻炼,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体育思想的培养和教育,高校的体育教学是学生从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过渡。高校学生完成学业后,大部分都会走上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将会把在学校学到的体育理论和体育技能带到社会上去,这就带动身边的人去了解体育健身,参与体育锻炼,最终发展成为人人了解健身,人人参与锻炼,所以高校学生在学校所接受到的体育思想,对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影响高校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

2.1 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学校缺乏体育文化氛围

通过对入校新生的调查了解到,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并不是很重视,尤其是高中时期,学校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针对高考,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缺乏体育兴趣。另外,和谐、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必然要有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要营造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缺失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足会形成恶性循环:体育氛围缺失,则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积极,这进一步导致学校体育氛围不足[3]。

2.2 体育教学项目较少,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实行模块教学,大部分学校体育课运动项目都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太极拳等。这种集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于自己不喜欢的项目总是毫无兴趣。另外,按照课时安排,每周大多是2节体育课,除体育课以外,学生课余时间大都沉迷于网络游戏、追剧等,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不足1/3。

2.3 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

学校对于体育教学不够重视,设施和器材投入力度不足,导致教学资源缺乏,没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活动场馆,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这使得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外活动都受到了制约,影响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养成。

2.4 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合理的教学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通过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教学评价方式大多将学生的运动成绩和体育技能作为衡量的标准。虽然近两年来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会极为关注,但是评价的方面还是不够全面,比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进步情况、体育情感的培养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产生影响。

3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探索

3.1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各大高校从管理人员到教师都要树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让素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只是技术、技能的传授,也有体育健康知识的讲授,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讲授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通过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锻炼对于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参加体育锻炼、怎样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收获了什么,如强健了体魄、愉悦了身心、锻炼了意志品质等,使学生有良好的动机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2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的业务水平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强与体育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方法、身心特点、习惯等,合理搭配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4]。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按能力分组,教学因人而异,让每位学生各取所需、各挥其长、各展其才。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竞赛相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技能与娱乐相融合,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并且形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3.3 优化教学环境,创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对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自觉锻炼的意识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锻炼环境和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学校应对教学场馆、教学器材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环境,增加体育器材。教学环境的改善、器材的增多,不但有利于体育教师展开教学,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能有效减少因器材、场地存在不良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做好安全保障[5]。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增强体育文化氛围,比如早操、课间活动、观摩体育比赛、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4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运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反复练习,掌握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逐步提高自我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体育兴趣就是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采用多元化的措施培养并保护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逐步丰富情感体验,从身心上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切实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3.5 优化评价体系

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制定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要全面,从评价的手段、评价的多元化[6]、评价的角度、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意义入手,注重考核的过程性、目标性和有效性,通过考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升其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制定适应学生经历、兴趣水平、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目标。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终身体育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参与进去,让评价监督学生的行为,让教学评价成为教学的“服务器”,达到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改变、以评价促进学生参与练习、以评价促进学生形成习惯的目的。评价时时监督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成长。

4 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授体育知识,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人生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进行快乐教育,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将终身体育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依然能够保持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生活方式。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体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们的“体育梦”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