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概念与本质探究

2021-11-21 21:06王哲梁红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6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发展

王哲 梁红霞

(1.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2.湖北医药学院学生工作处 湖北十堰 442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1]。在学校体育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体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长期“重建设、轻评估”“重学科、轻教育”,致使学校体育带给学生的获得感相对偏低[2],而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特别是评价体系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应该把学生体育获得感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纳入到目前的学校体育评估体系中[2]。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最关切的问题。该文结合学校体育实际,探讨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意涵,以期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思路。

1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概念界定

1.1 获得感的含义

“获得感”由“获得”和“感”两部分组成。《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获得”的解释为:取得(具体事物);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感”: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获得感”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全新概念,在国外尚不存在直接对应的概念,在国内也没有统一的定义[3]。从已有文献来看,“获得感”多指人民获得感,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个体主观反映,体现在物质层面,以及公平正义、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4]。从形式上看,“获得感”都包含“评价主体”“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5,6]。从具体内容来看,“获得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环境、安全等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从评价方式上看,“获得感”是比较的结果。学界普遍认为概念化的“获得感”可以测量[7,8],是进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研究的重要分析工具,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构建获得感的评价指标体系[9]。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普遍意义上的获得感测量理论和范式。

1.2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概念

“学生体育获得感”由“学生体育”和“获得感”组成。厘清“体育”的边界是定义“学生体育获得感”概念的前提条件。“体育”是中国语境下的常用词语,在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它的本意是“身体的教育”,属于与身体活动有关的教育范畴,如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运动(Sports)、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等。国内学者将体育区分为广义的体育和狭义的体育。广义的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即学校体育[10]。学校体育的内容具体,内涵明确,边界清晰。为便于研究和交流,该文将学生体育获得感中的“体育”界定为学校体育,是指学生在学校范围内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基于以上分析,该文认为学生体育获得感是指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客观获得的主观感受。其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内容是“体育获得”,评价标准是“主观感受”。

2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本质特征

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学校体育实践与学生主观认知有机结合的产物。从认识规律、形成机制和存在方式来讲,学生体育获得感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2.1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物质基础是客观获得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建立在客观获得基础上的主观感受,其实质是客观获得。比如,体质的增强、体能的增加、技能的提高,以及心理健康、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等。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的客观获得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这些可以观测的指标构成了体育获得感的物质基础。同时,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也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幸福感”概念相比,体育获得感更注重个体身心方面的良性发展,不同于“幸福感”的主观性偏向,而是更凸显其对生活的实际意义。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客观性,只有客观获得才能有获得感。在理论上,体育获得感有更为扎实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在实践中,体育“获得感”把个人全面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2.2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内在机制是自我认知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Selfcognition),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如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及社会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也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种心理成分。自我意识不仅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丰富了个体情感世界,也促进了意志品质的发展和道德的形成,最终使自我得到完善和发展。体育获得感是学生自我认知的结果。具体来讲就是学生通过一系列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对自我身心和社会层面的一种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比较性。比较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体育获得感是比较的结果。一方面是自身在时间维度上的比较。即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以及未来的我。另一方面是自己在社会维度上的比较,如学生通过竞技体育的比较,获得技术、技能和心理上的新认识。二是主观性。人的认识本身是一种主观活动,人们总是以自己先验的价值观对其进行评估,从而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对于同一场比赛的过程和运动成绩,不同的运动员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三是方向性。体育获得感是在一系列体育教育过程中因增益而产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具有正向性特征。不同于失落感和剥夺感等负向的体验,体育获得感对于激发体育动机、强化体育意识及促进体育行为发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基本状态是动态发展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动态发展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世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的存在方式。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客观获得的主观感受。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客观获得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体育获得感的相应变化。体育获得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在人的活动中不断变化,并在人的自我完善中发挥着作用。二是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性。体育获得感的表现形式是主观感受,从心理层面来讲是人的心理活动,而人的心理活动常常变幻莫测,这就决定了体育获得感也是动态变化的。获得感与个体需求的满足状况直接相关,具有明显的即时性、情境性特点[8]。三是获得环境的变化。心理状态往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从而影响人的主观认识。获得环境是保障获得内容得以满足的现实客观条件,其核心是对公平公正的制度保障及良好社会信任氛围的认知评价[11]。对于学校体育来讲,体育教学是否因材施教、考核评价是否公平公正及体育资源利用是否机会均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获得感。

3 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由事物内部矛盾构成。根据对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认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与体育实践的现实构成了学生体育获得感的主要矛盾。学生体育获得感的本质可以归结为:在我国教育目的下学生身心自由、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3.1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学生体育获得感是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一方面,体育获得感的主体是人,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人首先要满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及尊重的基本需求,也叫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s)。在基本需求获得满足之后,又会产生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称为成长需求(Growth needs)。而生长需求越是满足就越感觉稀缺,并激发个体更强烈的成长欲望。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体育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同志把体育的最终目的定为能够使“人类自养其生”,认为:体育对于个体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的功能充分满足了学生在身体、心理及社会发展等方面不同层面的需要,体育获得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需要。另一方面,获得感与社会关系密切联系,人是社会的人,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个体的获得感[12]。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德能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学校体育只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使他们有更好的获得感,才能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学生个体需求和教育目的在体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其归旨在学生发展。

3.2 从价值论角度来看,学生体育获得感是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

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把学校体育的价值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的发展观[13]。早在1919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前瞻性教育主张,充分体现了学校体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体育获得感是学生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的主观感受,它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获得感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体育文化氛围、体质健康水平等客观要素上,反映了党中央提出的共享、共建、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在学校体育方面的实现程度。精神层面的获得感体现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上,即学生是否真正在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实现人生的意义。良好的体育获得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体育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由此可见,学生体育获得感的高低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能否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是评价学校体育发展成效的一把标尺。

3.3 从发展的观点看,学生体育获得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形成机制上来讲,体育获得感是学生自我认知的结果,是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不断变化和积累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向性,体育运动能够带给人们健康、快乐、友谊和良好的社会关系,体现美好生活的意义;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育获得感反映了学生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收益。二是关联性,体育获得感不仅与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过程、结果有关,也与学生个体对体育的认识,以及体育活动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有学者认为,获得感本质上是社会心理学层面而不是个体心理学层面的概念,它是普遍性社会心态的一个有机成分,包含着情绪、认知、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等基本维度[7];体育获得感只有在融洽的环境中,体育实践的结果和预期一致时才会产生,强制体育只会使学生体育获得感变低。三是阶段性,体育获得感既是体育活动者的即时感觉,也是在体育活动中长期积累的主观意识;良好的体育获得感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预期,不断循环,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同时,不良的体育体验又会降低学生的获得感,甚至使学生产生剥夺感、挫败感和厌恶感;受个体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获得感的形成呈现阶段性发展特点,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持续发展过程。

4 结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大课题。当前情势下,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精神需求亟待满足,学校体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实际与社会期待存在差距,全面和深层次的体育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改革既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也需要从本源出发,由内而外查找原因,探寻规律,以新的视角开辟新的改革路径。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价值取向正处于“三维健康”到“核心素养”的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之一,体育获得感概念的提出及其体系的深入研究为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了的视角,对于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