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谢计红
(1)有利于加强内涵建设,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践行“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简称“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保障办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是落实“双高”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提质增效、创新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传统高职教育主要在参照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无法聚焦形成自身职教特色,导致学生技术技能难以达到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开展“三教”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质增效为方向,促使高职教育抛弃传统体系和模式,围绕“以生为本”“三全育人”,加强内涵建设,牢固树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2)有利于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是对接产业需求,适应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纽带。高职院校传统专业示范引领性不强,专业建设主要依据自身师资、实训条件和企业需求开设,并根据专业名称组建二级院(系),部分专业之间关联性不强。根据“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理念组建的专业群,将传统离散的单个专业,有机融合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充分发挥专业集群效应,充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和共享效益,系统推进“三教”改革,聚焦自身职教特色,推动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3)有利于打造优秀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材、教法决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关键。开展“三教”改革,尤其在教师团队方面,有利于整合教师资源,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开发新型教材,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和手段,从整体上促进高职教育资源优化提升,打造优秀教学创新团队,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有利于促进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力度。开展“三教”改革,促使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发展协作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三教”改革可以畅通校企人才互聘共用,促进人才市场流通。校企协作,围绕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向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推动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同时教师调研市场技术需求,促进教学和技术服务互促共进,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
(1)高职院校师资大部分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普遍缺少行业企业工作经历,一般只精通于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企业人才需求、技术技能改进需求不了解,无法深入参与社会服务。
(2)由于高职院校教师薪酬、进人机制等限制,无法挖掘企业高精尖技术人才执教,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足,尤其缺乏“双师素质”教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市场人才技能需求。
(3)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改革及扩张进程,新引进了大量教师,主要以研究型本科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为主,缺乏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导致青年教师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指导,技术技能水平难以提升。
(4)教师缺乏体系化培养,市场尚未建立职前、职中、职后一体化培训体系,教师企业顶岗实践、轮训制度不够完善,青年教师疲于应付学校各种考核,导致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固定的研究方向,难以进行深层次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5)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片面地以论文、课题、专利等发表数量和级别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参考依据,或设置一些条条框框作为职称评审的评分标准,导致教师疏于教学质量管理,或按照学校设定的条件循规蹈矩地开展工作,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1)高职教材和课程职业特色不明显,难以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部分教材都是在本科或传统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容的编排和调整,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内容,或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
(2)传统高职教材理论知识占比高,实践技能占比低,或按照相关岗位的服务手册改进编排而来,难以体现职业教育教材应有的实用性、技术性和职业性。
(3)高职教材和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教材编写立项、审批、出版环节严格,导致整个编制周期较长,且行业企业参与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和渠道有限,导致教材不能及时融入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规范。
(4)高职教材选用制度过于僵化。根据要求,教材一般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而规划教材评选一般5年一次,部分课程规划教材较少或缺失,导致教材可选性不高,不利于优秀教材或个性化教材的发展。
(1)课程标准不健全。部分院校课程标准沿袭以前的课程大纲,修订时未主动对接专业标准、行业标准、1+X证书标准,导致课程标准与企业实际要求不对应。
(2)部分高职院校授课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或理论和实践错时开设,内容不同步,甚至出现部分课程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不是同一人,导致理论与实践内容脱节的情况出现。
(3)教学过程职业特色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实践教学比例难以达到50%以上,只是将实践环节进行简单演练,难以体现工作过程完整性和系统性。
(4)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活动按照教师个人意志展开,以教师口头讲述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气氛不活跃,学习效率低下。课堂难以摆脱传统的课堂板书或PPT模式,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继续坚持“内培外引”“德技双进”原则,根据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注重培养优秀人员、用好现有人员、储备未来人员,适时引进专业急需的特殊人才,不断增强师资力量。
(2)建立健全长效发展的师资队伍机制,推进师资队伍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建立导师引导、名师激励制度,完善以技能、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聘用、晋升和薪酬分配机制,激活教师队伍内生力,引领教师可持续发展。
(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建立职教集团、大师工作室和科研创新工作室等,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
(4)积极引导教师加入行业学术团体,通过相关政策和机制的引导,鼓励教师主动加入“行业指导委员会”“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研究会”“职教集团”等行业内相关学术团体,扩大教师的视野和业务范围,在现实环境中磨练出专家型人才。
(5)继续实行教师综合能力考核,在教师保障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再把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指标列入年度考核中,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教师能力全面发展。
(1)需要统筹考虑课程思政要求,在教材的各个环节统筹考虑思政要素,将必要的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嵌入到编写的课程内容中。
(2)重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要与企业生产实际、岗位需求相匹配,教材编写的内容要体现出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规范。
(3)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主动吸纳行业企业大师名匠参与,校企联合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课程教学内容,保持教材内容具有较高的“技术紧密度”。
(4)改变教材的“呈现形式”,去除书本教材的老模式,使用灵活多变的活页式、学习参考一体化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并嵌入配套的信息化资源,融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引入典型生产案例,适应混合式教学和在线学习的需要。
(5)优化教材选用机制,对标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与产业发展技能需求,制订完善的教材选用标准,并建立专业群教材选用资源库,鼓励优先使用国家优秀教材,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行业企业推荐教材。
(1)课程标准要主动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和1+X证书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并严格执行。
(2)要大力革新高职课堂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度提升。
(3)推行模块化教学模式,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做到理论与实践内容相对接,实训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具有一定的职业代表性。
(4)要大力推行“课堂革命”,通过案例分析、探寻调查、问题情境、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沙盘演练等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研讨,更有利于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5)大力发展网络课堂教学,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等技术,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为载体,建立多维学习环境。
(6)尝试建立企业课堂,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班培养、就业创业等方式,创新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