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的伦理审思

2021-11-21 18:50赵子明陈德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3期
关键词:竞技市场化伦理

赵子明 陈德平

(1.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日照 276826;2.曲阜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 山东日照 276826)

竞技体育市场化是促进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以大型体育赛事和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竞技赛事市场化为代表,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市场化带来的伦理风险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醒。因此,需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从伦理学视角对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市场化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审思具有积极意义。

1 竞技体育市场化

从伦理层面对当前中国竞技体育市场化问题进行全面审思,首先就须厘清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基本概念。因为概念问题是社会科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其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不仅影响基本理论分析,对竞技体育市场化实践也具有深刻的能动作用。

1.1 竞技体育市场化基本概念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基本形式,是一定社会生活关系中的人们,以体育竞技活动(运动或比赛)为形式载体,通过身体运动能力(包括智力)优劣比较竞争获胜,体现竞技体育精神,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发展的社会性人文活动。市场化就是把特定对象按照市场原理进行组织的行为,通过市场化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竞技体育市场化就是利用体育竞技活动(运动或比赛)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将竞技体育各部门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竞技体育效益及效率最大化的过程。

1.2 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实质

一般认为,竞技体育市场化是全部竞技体育运动的市场化,就是将竞技体育事业全部推向市场,由市场需求决定其生存和发展,即一切竞技体育服务的生产单位在价值规律作用下,按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安排经营活动,迫求利润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是竞技体育市场化。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竞技体育不仅包括奥林匹克运动、职业体育等高水平竞技体育,还包括大众竞技体育。而竞技体育市场化,其实更多是指职业体育的市场化(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职业体育是市场化的竞技体育活动”[1])和奥林匹克运动的部分市场化,而对于大众竞技体育而言,很难推进市场化。因为其竞技劳务很难商品化,即使强制推进市场化,也会因为竞技观赏或普及性不足,导致效益较低,最终被市场淘汰或被迫退出市场。竞技体育市场化是以竞技体育竞赛市场化为中心或龙头,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有效运行方式。

因此,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实质是竞技体育竞赛的市场化,主要是职业体育市场化和部分奥林匹克运动市场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职业体育和部分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或精英竞技体育)市场化,是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因而有学者指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若继续坚持业余原则将不会成功[2]。

2 竞技体育市场化的伦理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但在竞技体育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和成果的同时,也凸显出了许多问题,如竞技体育市场化发展不均衡,一些项目如果完全依据市场规律进行培育,其生存发展状况堪忧[3],甚至很多竞技行为违背市场竞技游戏规则,大量造假行为充斥赛事之中等。竞技体育市场化存在着伦理风险,存在脱离竞技体育本质、违背竞技体育精神的伦理异化问题,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警惕[4]。

2.1 资本至上,背离竞技体育的教育目的

市场化追求资本至上,正是资本最终推动或主导了竞技体育市场化,也正是市场化中的资本至上,使得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是资本增值的成绩,也由此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大发展。

但这种资本至上的竞技体育市场化却会绑架竞技体育,从而背离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竞技取胜,而是身体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提高身体素养,发展身体能力,增强人体机能和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市场化中资本绑架了竞技体育,单纯为了资本逐利。例如,资本推动的新科技革新在提升运动成绩的同时,也可能致使竞技体育人文和商业价值的背离,损害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精神及人们在竞技体育竞赛中的主体地位等[5]。由于资本至上的逐利目的,竞技体育背离了教育目的,也就无法替代以身体教育为目的的体育教育。资本至上的竞技体育,背离了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扭曲了其本质功能,需要予以纠偏。

3.2 市场至上,消解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

竞技体育市场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将竞技体育各部门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使竞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诸如运动员、教练员、营运者、管理者、资本投入者等)共享利益,共得竞技体育的高利益回报,也将所有竞技体育参与者变成了逐利者。而放任逐利、放任市场至上,就会逐步侵蚀乃至消解竞技体育的伦理价值。

竞技体育既有运动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其伦理价值既体现在自身的竞技体育伦理精神等方面,也体现在竞技体育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等方面。竞技体育虽然以人的身体(性)活动、运动为形式载体,但其自身也蕴含着竞技体育目标或存在价值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体系,也扮演一定社会角色,执行社会教育功能,以促进人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但放任市场至上,其实就是放任市场主体以个人欲望为导向,通过市场购买行为决定竞技体育资源分配,其实质就是通过市场满足个人欲望。如此就容易将竞技体育“物化”,会造成人只是工具和手段,而忽略了人的发展。竞技主体就会成为“符号”,成为市场谋利工具和手段,而失去了人的主体意义,也就会忽视和迷失竞技体育中的伦理价值,从而将竞技体育发展引入误区。

3.3 经济效益至上,忽视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

竞技体育市场化导向,即追逐利润最大化,以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但现代竞技体育承担着众多社会功能,与政治、经济、艺术、教育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具有其他社会效益,如为社会提供竞争范式及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竞技体育市场化过程中,若推崇经济效益至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忽视其本应具有的社会效益。例如,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宣扬竞技体育运动的娱乐化,只为博得人们的眼球、获得关注,只考虑观众的观赏需求,容易忽视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等;甚至“名利‘绑架’着体育道德”[6],只关注竞技成绩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竞技体育对社会风气、人格塑造、爱国情操等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其应有的社会效益,这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容易扭曲竞技体育的观念和价值等。

3.4 金钱至上,弱化竞技体育的竞技精神

竞技体育市场化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但如果竞技体育过度市场化,追逐利益最大化,推崇“金钱至上”,会使竞技体育沦为单纯的赚钱工具。这种过度的经济利益追求,就会导致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主管部门等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一切,其价值观念容易“金钱化”,从而腐蚀和弱化竞技体育精神。有国外研究者以用于体育运动的动物为例指出,在竞技体育市场中,动物已经被视为纯粹的商品,无论对动物的福利和福祉有何影响,都将被交易、饲养和下药,并根据产生的利润进行工具性估价[7]。若竞技体育市场化过程中,任其市场法则泛滥渗透到竞技体育各个领域,也会诱发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精神、超越拼搏精神等像物质商品那样所谓等价交换,引发竞技体育主体和执法者违背竞技体育精神等各种伦理问题,从而弱化了竞技体育精神。人们并不是反对竞技体育市场化,而只是警醒无限制的市场化,反对以“市场”为唯一价值取向,从而取代竞技体育那些弥足珍贵的精神价值。

3 竞技体育市场化伦理问题的矫正

虽然竞技体育市场化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但竞技体育不能被简单等同于争优取胜的精英竞技[8]。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须立足于竞技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实际,结合历史经验和当下环境、条件,正视并有效矫正其市场化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完整发挥竞技体育的内在功能,进而使之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3.1 一体两制:竞技体育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一体两制”实际上就是指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实行“一个体制,两种制度”,即有市场吸引力、观赏性强的竞技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实行完全的市场化模式,而其他一些市场吸引力不高的竞技项目,继续利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

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推进“一体两制”方案,虽然目前来看,在具体执行可操作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比较符合当前竞技体育发展实际的改革路向。初看起来,“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似乎存在矛盾和冲突,新旧体制难免产生摩擦和利益冲突,但总体上利大于弊[9]。不容置疑,市场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但实行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举国体制,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实际来看,当前完全摒弃举国体制是不理智、不现实的。举国体制的实质是政府支持,如此来看,并非只有中国实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只要是对国际体育比赛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在实行政府支持,都可看作是不同程度的“举国体制”。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使百废待兴的中国竞技体育一跃进入世界“第一集团”。竞技体育市场化不能对举国体制完全否定,应该辩证对待、扬弃发展。探索竞技体育市场化中的“一体两制”道路,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产业体系[10],或许是具有中国特色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发展之路。

3.2 以人为本:竞技体育市场化的本质回归

竞技体育市场化要求“以人为本”,回归竞技体育的育人本质,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改革要彰显人文关怀,不能因为推动竞技体育市场化就忽视竞技竞赛中人的主体意义,从而偏离竞技体育根本的育人本质。竞技体育市场化不能仅把竞技主体视作“经济人”和“工具人”,要逐步建立把人视为“道德人”“社会人”“价值人”和“文化人”的发展理念[11]。要倡导“以人为本”,追求“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竞技体育人际关系,达到净化赛场及提高参与者道德意识的目的。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完全陷入金钱利益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利益被升格为人类的纽带,只要利益仍然是主体的和纯粹利己的,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使人类彼此隔绝,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12]”

3.3 善的精神:竞技体育市场化的伦理价值回归

竞技体育市场化不能背离竞技体育精神,即竞技体育之“善的精神”。“善”之精神即竞技体育的善或正当,是竞技体育公平竞争之内在的伦理要求和价值,以及竞技体育所产生的或应有的社会意义,它表现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13]。体育竞技行为的意义,不在于其是否体现了技术美或表演力,实质在于其是否体现了竞技体育之精神。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突破极限、超越自我等精神,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14]。竞技体育之善的精神,不仅是竞赛所表现出的公平原则和竞争精神,而且还是超越竞赛竞争所表现出竞技体育及其与社会大系统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伦理性[15]。

竞技体育的精神价值存在于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是面向主体文化生活情势,并渗透其中的价值理想,竞技体育市场化需要善的精神伦理价值回归。

3.4 文化之美:竞技体育市场化的审美回归

竞技体育是一种社会性人文活动,体现着文化之美,具有审美价值。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是指竞技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在满足主体审美需要过程中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通过人在竞技体育活动中的创造活动,通过对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揭示和发展人的个性最优秀方面的人类联系形式的认识,体现人在世界上的自我确证。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和道德、知识等其他精神价值共同构成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内容,并标志着社会的发展水平。

现代竞技体育几乎已经把人类素质本质极其细致地分解组合后充分外化了。竞技体育既是人体文化,又是人本文化。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而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正是审美的基础。人的审美体验具有一定的自由感,而这种自由感的表现之一就是能够摆脱利己的物质需要而达到美,创造和享用审美价值。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可以摆脱个人物质需要的纠缠,而以社会实践需要为基础。因此,其社会实践意义在于能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优秀品质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情趣、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4 结语

竞技体育市场化有其自身的伦理价值,但市场化不能解决竞技体育发展的所有问题,竞技体育市场化也应有伦理限度,目前竞技体育市场化所遭遇的问题不只是体育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恰恰是伦理价值或体育人文精神的问题。只有从伦理的高度及完善人性的角度出发,推行“一体两制”,以人为本、回归竞技体育精神,实现审美回归等,才能化解竞技体育市场化中的伦理风险。

猜你喜欢
竞技市场化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与劳动力市场发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电竞种植记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歌剧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