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繁
(潍坊市实验学校 山东 潍坊 261000)
目前,国际课程发展改革的共同趋势倡导其课程综合化,突出实践类课程。我国在2017年修订颁布《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注重内涵发展。然而至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仍面临无课标、无教材、无专业教师、相关资源匮乏的现象。基于此背景下,我校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梳理总结经验,开展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研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通过文献研究法及访谈法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调查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现状以及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通过比较分析法探寻制约优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共享实现的深层次原因。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优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坚持以行动研究为途径来检验项目的实施情况,以我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带领,各县市区实践基地联盟为依托,联动普通学校、校企合作单位、网络平台等,通过评价反馈,不断完善项目计划、方案等,使共建共享的组织模式及其效果更趋之有效。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问题的对策,为推动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享共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2.1 地域合作式。作为首批全国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联动潍坊市300家“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单位,共同开发实施研学线路课程,形成区域、领域、地域三个维度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2 校企共建式。根据潍坊市中小学资源实际与师生需求,拓宽学校资源。与潍坊本市局委机关,如潍坊市科技局、地震局、消防支队、公安局、宗教局、体育局、电视台等联合,引进社会专业资源,共同建设开发课程,如:地震消防馆、多元影视中心、创客空间等,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服务。
2.3 联盟互助式。潍坊层面,协同潍坊市9所实践基地建立基地联盟,辐射、联动全市所有中小学,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共同体。全国层面,作为核心组成员加入全国实践基地联盟,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领域。
2.4 校际共享式。发挥实践基地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孵化器的作用,普通学校来实践基地,选择适合他们的课程复制到自己学校,实践基地教师定期到普通学校送课指导,实践基地和普通学校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相互促进。
2.5 引领辐射式。我校始终将对全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为己任,作为核心组成员加入全国实践基地联盟,创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每年接待全国来自不同地区的100多个参观团对我校课程的学习,促进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共同发展。先后应邀到北京、上海、广东、新疆、内蒙、陕西、黑龙江、香港、英国等地介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2.6 平台搭建式。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出课程管理平台系统。覆盖全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课程资源,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性、多元性评价模式;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选课模式;形成了具有全员、全程、及时、共享特点的移动教育模式。
3.1 资金筹措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培训交流等提供经费来源,促进教学资源快速、高效和优质发展。资金来源:(1)申请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支持校外教育;(2)合理利用当地政府教育配套资金;(3)学校办学经费中教学预算划拨;(4)争取社会项目资助等。
3.2 奖励激励机制。制定评选表彰课程研发项目团队及先进个人制度,设立新课开发奖、突出贡献奖,同时开展教案评比、课堂大赛等活动,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纳入教师个人发展积分,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课程研究的积极性,推进学校课程资源建设。
3.3 成果推广机制。(1)建立“优质教学资源(课例、论文、成果等)征集制度”。通过定期征集课例、导学案、微课、论文、科研成果等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定期将优质教学资源结集出版,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应用效益。(2)参观访学机制。通过现场观摩会、成果展示会、交流研讨、基地联盟培训指导等实地参观、考查、访学途径,推广可借鉴参考经验。(3)网络平台推广。利用学校公众号、课程管理平台、网络公益课堂上传优质课程资源、介绍典型经验、成功做法,与社会各界同仁分享。
3.4 规范落实机制。(1)课程开发有理可依。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遵守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课程开设流程明确。严格执行“明确标准—确定意向—设计方案—团队论证—完善方案—专家评审—开设课程”的开发流程。(3)课程评价反馈互动化。学校实行闭合评价机制,利用“选排评”系统实现评价主体在线互动评价,实现课程评价程序化。
3.5 资源创新机制。学校坚持创新引领,制定课程创新机制,每年5月定期组织特色课程开发月活动,聘请课程专家、组建研发团队,全员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深入挖掘优质课程资源,突出时代特色、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和课程特色,拓展现有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
影响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共建共享的氛围、教育部门的政策和激励机制、资源建设规范、知识产权保护、资金的来源等都是影响共建共享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要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畅通渠道,才能增强共建共享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