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霞
(山东省济南市舜玉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小学语文知识涉及到的范围较大,包含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也是正常现象,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妨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对语文的探究欲望。
1.1 调动学生兴趣。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都还在发展时期,对此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特性,作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小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设计游戏互动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性,在互动中,还能增强师生关系。
1.2 营造愉快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更加精力充沛投入到学习中,跟着教师的讲课节奏,学习语文知识。死板的课堂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不能激发想象力,效果很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讲故事或者成语故事等,构建互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营造轻松、快乐的语文课堂氛围,构建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
2.1 角色互动法。角色互动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通过扮演教材课本中喜欢的人物角色,让学生感受课文中人物心理的变化,提高学生对文章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力度。
2.2 合作互动法。采用合作互动法,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度的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产生疑惑,提出问题,在这时教师可以形成一套学习模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有效解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能够懂得合作互助,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互相帮助。
比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课时,通过合作互动法,构建互动课堂,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个题目包含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写的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学生通过合作,互相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团体意识,了解杨梅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热爱家乡的情感。
2.3 竞争互动法。教师要积极展开语文教学活动,通过科学应用竞争互动法,增强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成语接龙的游戏,将学生合理划分小组,开展竞赛比赛,在良性的竞争之中激发动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受到良好锻炼,进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在《司马光》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用“摘字”的游戏识字,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下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比如在这课要让学生认识“司”“皆”“弃”等字,让学生在小组里摘字,说说用什么方法认识字,分享学生学习经验与心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样互动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也不会再有排斥心理。
2.4 表演互动法。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特别喜欢在同学与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对活泼的情景表演有着无暇的向往与憧憬。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性,结合语文教材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表演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到每个角色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一个情境,让学生更加崇拜教师,还能够增强师生互动交流,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引发学生产生情感。
比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一课时时,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教师也要参与到表演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表演颇有收获,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够在生活中做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起着重要的教学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要合理设计互动式教学方案,在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