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趋势,但现如今,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发现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目标开始慢慢转向海外市场。但海外市场限制因素较多,门槛较高,将我国大部分想要进军海外市场的企业拒之门外,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然成为最有效便捷的途径,但国内开展跨国并购活动相对较晚,许多企业在不了解相关情况下就开始盲目的开展活动,致使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遭遇各种财务风险,最后不得不破产清算。要想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并购成功率得有清晰的目标,因此将并购中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识别出来并作出量化评价是防控财务风险的重要基础。
跨国并购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国内并购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宏观层面上来讲,跨国并购有着两层含义,一类是兼并,另一类则是收购。兼并一般是指最少两家以上的相关企业通过合并组成一家新的企业,通常是占有优势的一方具有主动权。而收购则是指一方通过股票、现金以及债券等支付方式购买另一方的资产或者股票,从而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兼并与收购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兼并会令处于劣势的一方企业法人主体资格消失,而收购则会保留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跨国并购进行过定义,即只要通过兼并或收购这两种方式获得本国外相关企业的股权超过一定比例以上,享有一定的控制权,并能够长久获得该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这样的行为就称之为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相对一般的国内并购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加广泛,所以也更容易引起相关财务风险的发生。
1.环境风险
并购双方所在国的政府或者社会的不稳定性与政策变化都可能导致跨国并购活动和价值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一些征收、汇兑限制、对华强硬相关政策引起的风险,这些都有着不可预见和控制的特点,因此我国历史有着许多因为政治干扰而宣告并购失败的案例,都是因为相关政府的干预下而以失败而告终。除去政治因素外还有相关法律限制,因为我国企业对海外相关并购法律体系和制度较为陌生,再加之并购涉及的法律十分的繁多,如反垄断法、公司法、证券法、知识产权法等,往往容易误触黄线,一旦触犯就会对并购形成障碍,造成经济损失。
2.估值风险
其实在企业跨国并购的过程中,每次能否成功并购的重点就是要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交易价格,而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对目标企业没能够精准地预测其未来收益则有可能发生一些估值风险。首先,跨国并购在信息的交互上明显比国内并购难度要大,也因此更多的造成信息不对称;其次,被并购方企业一般都是遭遇危机才会接受被并购,但是这些企业往往过去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因此并购过程中很可能就会遭遇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夸大技术专利、市场地位、品牌价值等因素来提高公司价值,影响其合理估值,使并购方增加并购成本,从而影响到并购的顺利开展。
3.融资风险
企业在并购活动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作为支撑,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需要的资金,也就成为了并购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它在整个并购链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在数量和时间方面能不能保证所需,融资方式是否适用于并购动机,所承担的债务是否会影响到公司今后的政策生产经营等。如果融资安排不当或前后无法衔接都可以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融资过早产生交的利息,造成经济损失,融资滞后则会直接影响整个并购计划的顺利进行,造成满盘皆输的状况。
4.支付风险
一般企业不管是普通并购还是跨国并购,常用的支付方式拥有两种。第一是采用现金支付,但是采用现金支付往往会挪用大量的资金,有可能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影响;再者,如果资金来源、债务期限、中间费用、汇兑波动等因素没有合理安排则会导致各项成本费用的增加从而让并购方受到损失。第二是股权支付,相对现金支付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给投资者,但是可能导致股权稀释的问题发生,让并购方控制权不再稳定。因此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来进行并购款项的支付显得尤为重要。
5.整合风险
并购以后的整合问题往往是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真正成功地完成并购,关键最后一步取决于并购方能不能有效合理的解决目标企业的各类整合问题。
首先是品牌整合风险,根据调查,我国企业在选择海外并购目标70%都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相关企业。然而这些企业都是被迫被并购,出事之前都各自占据着海外大部分市场,品牌早已得到大部分客户的认可,但是被我国相关企业并购后,其品牌认可度会大大削减,这是因为海外发达国家客户群体受到媒体的误导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排斥感,从而造成“不再买单”的现象发生,使得并购的后续效益完全不足以弥补并购的成本花费,形成财务风险。
然后是人力整合风险,人力资源的整合其实质就是引导企业内各成员的目标达成一致,从而改善其行为规范,提高效率。但是,这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首先,并购双方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因此企业之间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激励措施和绩效考评以及上下级员工的沟通方式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会给人力资源上的整合带来困难。其次,出现海外管理人员的流失,并购方可能会因为派不出得力的管理人员来弥补缺口,很难与被并购方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最后,很多海外企业有着非常完善的就业保障,我国企业将其并购后如若不可能及时解决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则会遭受当地政府的巨额罚款,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是文化整合风险。对于文化整合往往是整个整合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很多海外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人本”的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能够创造更具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相关激励措施,而中国企业很多情况下停留在理论之上,并没有付诸行动,这就有可能产生员工的不满和抱怨情绪,形成沟通障碍。其次是制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自的经营模式和特色的不同,这是企业独特个性的表现所在,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形成各自的管理者做事风格的不同,从而在经营管理制度发生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可能会影响到整合后的生产经营。
对于跨国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是特别关键的一环,评价方法有着许多种,各有各的优缺点,本文主要整理了以下四个评价方法,比较适合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评价。
1. Z分数和F分数评价模型
Z分数模型是由著名学家阿特曼创立,通过五种财务比率作为因变量,再结合多元线性函数,将五项变量通过加权后得出财务风险评价值,能够根据相关指标明显的推导出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F分数在Z分数的基础上增加了现金流这一重要因素,相比Z分数要更加精确。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之为专家调查法,是根据相关领域的专家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判断,虽然有着一定的主观性在里面,但是更加贴合实际。
3.层次分析法
这一方法主要讲财务风险分解为多个指标因素,再根据相关专家进行建立一个矩阵模型,总结出个指标因素的权重占比,最后计算出整个财务风险系数,这一方法充分利用数学统计模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是由于指标的设计和权重占比都是需要自行制定,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4.模糊评价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以模糊数学作为基础,根据数学的一些原理将一些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处理,有着比较清晰和逻辑严谨的优点。
财务风险可能会存在于整个并购活动阶段,是影响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跨国并购比较特殊,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跨国并购更多的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例如并购双方国家政策与法律规定的差异化限制,货币不同造成的汇兑影响以及并购后对原有企业的品牌持续认可力等。第二,估值与融资与国内并购有所不同,如信息不对称和难以开展尽职调查造成的估值不合理,融资难度较高造成并购所需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第三,跨国并购整合活动更为困难,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核心是人,而并购双方因为所处地域不同,就会造成员工的相关管理形成差异化,如工作理念、企业文化、激励措施、沟通方式、绩效考核等的不同,如果后续没有重视此类因素的存在很可能会导致整合效率低下,最终并购会以失败而告终。第四,开展跨国并购次数较多的国内企业都有着比较相似的情况,海外营收占比较高,对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