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2021-11-21 12:58:12彭玲琳李成明
运动精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职校体育课体育教师

彭玲琳 李成明

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彭玲琳 李成明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对徐州市某职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维度进行调研,了解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探寻高职校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推进策略。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在当前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推动下,国际上不约而同地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命题,而且很多国家已经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和最佳答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EU)分别推出素养等式(素养=(知识+能力)态度)和核心素养参考框架(知识、技能和态度)。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发布,共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维度,综合表现为18个基本点。2017年,教育部课程标准评定组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和重点。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第2大部分明确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于课程目标放在一起,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连接立德树人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的桥梁。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相继推出,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也同样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展开。

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政策引导下,如何培养高职校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已是大势所趋,既能顺应教育改革的主流走向,又能填补职业学校核心素养培养的缺失,对完善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徐州市某职校五年制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问卷以《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为依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构成要素为主线,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部分环节为依托,主要了解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具备情况以及教学实施之后的实施效果。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r=0.84)、效度。本研究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发放,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回收2820份,回收率94%。教师问卷发放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

1.2.2专家访谈法

采用访谈的方法,对职业院校领导、体育专业资深教师贺专家以及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了网络访谈(微信、QQ、钉钉等)和实地单独访问,仅仅围绕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法等,以此为基础材料,了解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短板及未来走向。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职校学生运动能力方面的培养现状

职校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运动认知、发展体能以及掌握学习、运用技能的能力。在问题“你喜欢上体育课吗?”的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认为当前体育课比较有趣。在反映学生上体育课目的调查中,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爱好、释放学习压力占比较高,但也有57%的学生选择提高体育测试成绩,10%的学生选择没有目的,纯粹只是应付上课。在问题“你关注体育赛事吗?”的调查中,只有31%的学生了解赛事, 57%的学生只是偶尔关注,还有12%的学生从不关注。在问题“你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长?”的调查中,25%的学生能够达到每天体育锻炼60分钟以上,还有2%的学生几乎没有体育锻炼。在问题“你是否进行职业体能训练?”的调查中,只有23%的学生经常进行职业体能训练,49%的学生比赛偶尔进行,仍有28%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职业体能训练。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职校学生运动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包含专门的健康体能模块和职业体能模块,体育课要重视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2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职校学生健康行为方面的培养现状

职业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节和适应能力。在问题“你是否有早晨跑步或运动的经历或习惯?”的调查中,27%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运动习惯,9%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在问题“你在参与剧烈运动或球类活动时会不会做准备活动”的调查中,只有18%的学生能够做到每次运动前热身。在问题“假如在运动中不慎扭伤脚踝,你会进行处理吗”的调查中,有19%的学生不会进行处理。在问题“你会主动邀请同学或朋友进行体育锻炼吗”的调查中,有10%的学生从来没有向身边同学或朋友发出过锻炼邀请。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职校学生在健康行为的养成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包含专门的健康教育模块,体育课应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尝试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职校学生体育品德方面的培养现状

职校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在问题“体育测试800米时,你因出现极点现象而感到四肢酸软、呼吸不畅,你是否会调整呼吸,坚持到底?”调查中,均有15%的学生不愿意坚持,选择放弃和退缩。在对于问题“如果你正在参加班级自发组织的篮球比赛,你是否会主动遵守规则?”的调查中,91%的学生表示会主动遵守规则,只有5%的学生表示不会主动遵守规则,另外3%的学生表示模棱两可,依据情况而定。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职校学生体育品德的塑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表现在体育精神、工匠精神的塑造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方面。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体育课应培养学生体育情况、体育情感和守规则、能吃苦、善合作等体育精神。

2.4 一线体育教师对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实施行为

一线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力军,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实施行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参与访谈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关注程度比较高,有2/3的教师对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持非常赞同的态度,但是也有1/3的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构成要求表示茫然,几乎没有听说过。在问题“你认为在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里,最难进行发展的是什么?”中,所有老师都认为运动能力的提高最常态,但是对于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培养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在问题“您在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时,会更侧重于哪些方面”中,1/2的老师表示,虽然能够理解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实施起来比较难,一般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最直观,教师们表示课堂的评价要向兼顾三者倾斜。以上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认知和具备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至理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就是最好写照。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关注一线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强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提高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比赛能力。

2.5 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现状培养的成因

2.5.1社会人文环境

从古至今,重智轻体,体育往往是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课程。第一,狭隘的体育观认为,体育课仅仅能够增强人们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却往往忽视了体育课的育人价值;其次,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特别在体育课堂(猝死或受伤等),也让人们产生误解,不愿意孩子充分参与体育运动;第三,受“升学率”等影响,体育课往往“让路”于其他学科。近几年,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学生对体育课兴趣暗淡,非常不利于学校体育健康形态的发展,更让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工作难上加难。

2.5.2学校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工作高效运转离不开学校体育硬件资源和体育软件资源。良好的硬件资源包括标准的运动场地、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材、齐全的教学设备以及专业的师资队伍等;完善的软件资源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氛围、信息化平台资源的开发等。软、硬件资源不足,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极大的挑战。

2.5.3 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推动者,他们对教育政策文件的认知和解读往往关乎着课程实施的深度和方向。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侧重点在哪?到底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培养职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体育老师去仔细研读,把握大政方针后再开展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否则将“法不达意”、“成效甚微”。体育教师是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执行者,他们自身核心素养的具备、认可程度往往影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效果。目前,部分体育教师出现对政策方向领悟不清、重点把控不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法陈旧单一,缺乏不断创新和学习的动力等情况,会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

2.5.4教学实施现状

教学实施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试验田。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组成,课前要把握教学设计,课中要开展实施教学,课后要进行评价拓展,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就教学设计而言,部分老师流于形式,教学目标制定不明确,教学重难点解决浮于表面,教学内容选取不贴切,教学方法运用不灵活,教学评价进行不完整,等等;就课堂实施教学而言,整个课堂过于无趣单一,体育课堂过分以“学生为中心”,做起了甩手掌柜,过分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倡“放羊式教学”;就教学评价而言,过分注重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等方面。这些实施过程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3 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可推行策略

3.1围绕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设计,主要通过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所有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准绳,体育教学设计始终以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达成学业质量要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属。

3.2围绕核心素养强化教学课堂实施,主要通过情景创设、目标设置、自主实践和课外拓展四个方面进行。在课堂实施中,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要求所有体育教师重视每堂课中复杂情境的创设,主要把握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练,每堂课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此外,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正式实施阳光长跑千里行计划。

3.3围绕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培训,鼓励参赛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体育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自身对教育政策文件的认知能力和解读水平,注重团队科研;其次,注重体育教师的“在回炉”岗上培训,定期要求在岗体育老师进行省培学习;最后,鼓励年轻体育教师参与各级各项教学比赛,真正提高实战经验。

3.4搭建网络化平台,运用职教云、超星泛雅平台,注重信息化在体育中的运用。在全面建成“智慧校园”的大背景下,要求所有体育教师在超星泛雅平台上建课;同时,建立阳光体育和健康微信公众号,每周分工定期推送体育和健康相关知识。2020年2月-5月,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整个联院实现“职教云”的学习和使用培训,所有教师顺利、有序开展网课,保证“停课不停学”高质量完成。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8.

[2]互联网.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百度文库.

[3]于素梅.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构建[J].体育学刊,2017(7):5-9.

[4]李强.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2008(5).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the Core Litera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for Five-year Program Vocational Students

PENG Linglin, etal.

(Xuzhou Vocational Academy of Finance & Economics, Xuzhou 221008, Jiangsu, China)

江苏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9-2020年度),课题标号:XHYBLX2019015。

彭玲琳(1986—),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职校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
我的职校我的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11:04:16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