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莹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青岛266580〉
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力发展产业化教育、不断建设大学城,传统性的价值教育逐渐式微,外延式教育增长模式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广而推之”。外延式发展模式带来了学校建设前期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凸显了学校、学科、专业等在各省市区的重复设置、平均用力、小型分散、质量层次不齐等诸多弊端。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多以追求快速成长、短期见效的显性教育见长[1],这种外延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以学校扩张为特征的规模增长、以普及性教育为概念的粗放式发展、以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为模板的同质发展和以相似性为特性的模仿发展,缺乏对人的内隐素养、人格品性等内里元素的历练和感悟,这与坚持以“追求办学质量,注重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内涵式教育理念相背而驰。当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后,内涵式教育应当成为学校着重倾斜的教育发展方向。
“内涵式教育”是从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概念,主要依靠通过提升教育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孔子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简言之,即是以文服人、以文化人,通过“人化”和“化人”的方式来达到教化的目的。文化,之于大学,在于其教化功用;历史,之于高校,在于其反光透视效用;档案,之于校史,在于其佐证效能。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和世界发展的认知与感受。对于国家、民族而言,文化是其绵延不息的精神血脉和内在机理;对文化而言,大学文化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和凝聚力的支撑;对大学文化而言,校史文化是其核心部位和重要组成。校史文化涵盖了一所高校的内在机理和外在形式,是一所学校从无到有、励精图治的历史见证,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建校、办学、发展过程中携手并肩努力构建出的共同认知和精神意识。校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竞争力,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与核心。
教育的本质在于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受教育者自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普及需要综合平衡施教者、受教者及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优秀的教育过程,不仅需要施教者的悉心教导、受教育者的耐心学习,还要充分兼顾以媒体、内容、环境、活动方式等为桥梁和中介的教育影响,共同营造出相互交叉又相互影响的闭环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主体是人,因此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的交流与融合之中,人类对文明的传承使得教育能够历经时代检验流传下来。首先,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的模式与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教育的任务与过程是亘古不变的,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传承与弘扬。其次,教育具有历史性,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类文明深受时代的制约和影响,不同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最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是可以被继承的,并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各具特色,进而造成了文化之间的不平衡性。
国内外对“文化育人”的探索多从影视学、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展开,极少有学者从“内涵式教育”的视角探索研究各个高校的学校历史,美国的帕卡德教授是最早将内涵式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学者。“内涵式教育”的理念一经提出,迅速引起学界的关注。虽然人们对于内涵式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内涵式教育的目标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内涵式教育”是强调与传统的知识性专业教育既能相互补充又互有区别的一种弥合各学科、各专业落差和裂缝的人文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的认可。
近年来,为实现“内涵式教育”的目的,许多高校都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更加注重高校本源文化的研究,而校史文化作为学校本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各高校加大力度进行校史资料的发掘、校史文化的研究以及学校精神的凝练、弘扬和传播,并把校史文化教育作为培养青年师生爱国、敬业、奉献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之一,发挥其独树一帜的育人功能。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最宝贵、最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不仅是学校发展脉络的历史反光镜,更是展现学校厚重文化底蕴、彰显大学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重要途径。
一所学校孕育时期的上下求索、兴建时期的举步维艰、配套设施的东奔西走、招生引师的慎重抉择等创办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必躬亲的步骤。文化育人则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职责,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料所蕴含的爱国爱校素材,强化广大师生校友在学校创办与院系调整过程中展现出的爱国爱校情怀,可以坚定广大师生校友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推动其将个人命运与学校命运、民族命运乃至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对师生成长成才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2]。现阶段,校史文化已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传承、维护学校声誉、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内涵式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建设高校生态文明链条、弘扬大学历史文化传统、辐射周边地区生态文明;有利于大学文化的构建和大学精神的固守,突显学校的辉煌历程,彰显高校文化的魅力,提高师生对学校优良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高校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
学校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学校建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史[3],期间涌现出很多英模人物和光辉事迹:有数位“老革命”抗战救国的英雄豪情,有老学者、老教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前进历程,有青年教育工作者们潜心学术、教书育人的无私奉献,也有励精图治的优秀校友走向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光彩……每一位英雄人物的背后,都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艰苦奋斗的缩影,这些英雄事迹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校史文化研究所带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影响,不仅能够培养广大师生校友知校、爱校、荣校的情怀,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和爱岗敬业情怀,激励青年师生以学校的先辈大儒、知名学者、优秀校友等为榜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校史文化育人氛围。
大学文化以其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直接影响了学生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操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教育旨在激发人的无穷力量,而教育力量在于其文化影响,校史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学校师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4],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内涵式教育理念的融合,对学校独特文化气质的形成、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史研究,形成文化辐射,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宣传学校形象,凭借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最准确的事实,提升学校乃至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展现学校的独特魅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进而发挥大学的文化辐射功能。
高校对校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弘扬,既是大学全面发展的自我诉求,也是师生培养的客观要求。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在追求成为专业硬、素质好、本领强等专业型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以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涵养。校史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的精神内涵、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呈现各异的物质形态,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做好校史文化育人资源与师生培养的衔接,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高校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涵式教育”与高校校史文化育人理念有着异曲同工的功用,高校既要注重院系编年体历史在学校历史文化中的主体作用[5],又要重视开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高等教育思想指导、大学精神文化传承等文化专题的补充功能,更要强化对学校知名学者、重要人物和著名校友等人物专题的研究,通过生动活泼的人物教育来教育师生、感染读者、启迪人生,构建起“基于学校特色,教学、科研、文化相互交叉”的校史文化联动机制,形成立体、生动的校史文化教育素材库,丰富校史文化育人资源。
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自发地从学校发展历程的不同侧面开展校史研究,讴歌为高等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创业奉献的前辈,凝练出学校师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浓郁渊源的学术文化,逐步形成浓厚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风格、大学气派,构筑起我们的精神家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师生校友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坚持以“内涵式教育”为指南,注重校史物质、精神和文化的育人职能,不断丰富的文化育人理念,打造以校史志、校史景观、校史专题展为载体的文化育人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学校历史文化编研和校史文化场所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学校史志研究,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精神、名师风采和著名校友,这些真实生动的校史文化资源既是鲜活的教育素材,也是最直观的教育展现形式。
“内涵式教育”作为“校史文化育人”的实践依托,应在注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对校史文化的资料搜集,构建一个全面反映学校历史文化的信息资源系统,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大学内涵式教育以个性化发展为特色,各个高校之间应当各有魅力、各领千秋、各具风骚,不仅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更要有高屋建瓴的魄力。因此,应当根据学校各自的学科状况、学术传统、学风建设、文化特色等本源文化资源契合周边地区、行业的特征,着力构建“以人物资源为经、历史事件为纬,既相互交叉又泾渭分明”的校史文化资源体系,形成各具特色又契合学校个性的教育发展模式,走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通过对“内涵式教育”文化育人功能的挖掘与研究,凝练“高校魂”,凝聚“师生情”,展现源远流长的学校精神和学校情怀,探索“内涵式教育”视阈下“校史文化育人”的研究范式,构筑起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促进高校历史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创新,树立高校文化自信,实现高校文化自强,助力大学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