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研究

2021-11-21 10:27
当代旅游 2021年32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

解 佳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1436

引言

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成立,“文旅融合”为我国旅游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文化和旅游虽然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密不可分,但是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却长期面临着核心概念有争议、知识体系不清晰等问题,这给旅游文化学的课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文旅融合的指引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明确新时期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向,厘清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新方向与新思路。

一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再思考

(一)传统语境下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讨论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990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共同体的诞生,会议围绕着旅游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旅游文化在提高旅游观赏水平,搞好旅游服务以及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等展开讨论[1]。然而,讨论并未就旅游文化的概念达成共识,国内学者长期分成三派:第一种观点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第三种观点认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从旅游和文化的关系来看,第一种观点偏向于认为旅游文化是广义的人类文化的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则更多强调旅游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这两种关于旅游和文化关系的认知其实就是邹本涛所述:旅游文化学的定义有两个可能的逻辑起点:一是“旅游文化与学”,二是“旅游与文化学”。前者以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后者以旅游等为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邹本涛认为旅游文化学应该选择第一种[2],因为第二种理解会损伤旅游文化本身的主体地位。正如赵红梅所指出的,纵观旅游文化的研究,国内外学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偏好与倾向。国内学界一直行进在旅游文化本体的认知之路上,国外学界则直接进入旅游文化现象的实证研究,这与国内高等旅游教育的特殊要求密切相关,即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必须予以界定,旅游文化学才有存在的前提和学科基础[3]。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新定位

旅游文化学研究者对旅游文化主体性的强调,其实是源于“身份危机”,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改革开放初期,旅游的产业属性和经济功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旅游地理等相比,地位相对边缘。然而,进入新时代,旅游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与其他产业融合,逐渐从休闲的奢侈品变成日常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者,旅游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本身都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例如,传统的旅游活动强调“跨文化交流”,旅游文化研究中经典的议题之一就是在主客交往的情境中讨论跨文化所带来的碰撞或适应。然而,随着旅游的日常化,周边游、度假游等情境中未必存在明显的跨文化现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云旅游”[4]“虚拟旅游”等新的旅游形式不断涌现,而传统旅游文化研究基本未关注这些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下重新审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本文认为,传统讨论所重视的文化和旅游究竟孰轻孰重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取而代之应该是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在理念、职能、资源、产业、技术领域的深层次融合[5]。张朝枝、朱敏敏通过对文化和旅游关系进行历时性反思,揭示出文化和旅游关系发展的三个层次内涵,对理解文旅融合颇具有启发性[6]。在资源——产品——产业三个递进的视角下,文旅融合第一层次路径的基础是文化的身份意义和旅游者追求身份认同,这使文化具有吸引物属性。第二层次的重点在于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提升文化的展示水平,是增强旅游者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方式。第三层次路径着眼于文化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商业化与产业链延伸。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历时性梳理最大的贡献其实在于厘清了“文化和旅游何以融合”这一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黄永林的说法更为简洁: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文化为旅游产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7]。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可以从两个并列的层面理解“旅游文化”以及“文旅融合”,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旅游文化学的课程内容。第一个方面,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第二个方面,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第一方面主要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与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旅游,解剖旅游活动中涉及的文化现象,主要着眼于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第二方面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考察文化的物质层面,既包括了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服饰等有形的文化,也包括了传统技艺、舞蹈、音乐等无形文化,探索文化如何成为旅游吸引物,促进文化和旅游在实践和产业层面融合的路径。

二 “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进展

虽然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但是“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开设却具有普遍性,这源于前文所述的旅游与文化之间天然的紧密联系。旅游文化学往往是与专业主干课相关联的旅游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涉猎面较广,对学生了解业界、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提高旅游管理能力都有重要意义[8]。某些地方高校甚至开设了“旅游文化学”全校公选课并取得良好效果[9],展现出当今大学生了解旅游文化的热情,也进一步凸显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以往的课程建设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教材的撰写。谢彦君、周广鹏统计了在当当、卓越、京东等主要网上书店能收集到国内学者撰写或编著的旅游文化学类著作,共计40本之多[10],其中不乏一版再版的权威教材,例如沈祖祥主编的《旅游文化学》在2020年已更新到第四版[11],在最新的版本中新增了第十三章“迈向价值和理性愈加坚实的新旅游文化学时代”,以回应文旅融合的历史背景。谢春山主编的《旅游文化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也在2019年更新了第二版[12]。由此可见,旅游文化学课程不断地受到重视,不少学者长期致力于发展旅游文化的教育。

二是课程内容的更新,近年来尤其重视将地方性知识融入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窦银娣提出要重视地方旅游文化资源[13],刘小蓉[14]提出不仅要针对地域地点进行教学内容设置,还要加强课程的实践部分,利用本地域优秀的文化特色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除此之外,吕雯[15]则着眼于旅游文化学课程的跨文化特色,王莹[16]也注意到文旅融合背景下涉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旅游人才培养要从该方面着手。范静针对加强课程思政的要求,挖掘旅游文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提出了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

三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许多教师注意到“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提出要在教学中增强实践性、互动性与现场感,戴前虎认为,可以将课程总学时分成两个部分,一半是传统的课程讲授,另一半则是实践教学。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进行,以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案例库[17]。越来越多的课堂教学引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窦银娣和李伯华[18]提出要建设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实训资料库,这是借助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符合旅游文化学课程特点和规律的训练系统,让呆板、枯燥的实训课程变得生动、有趣。白锦秀[19]则提出,可以从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入手,在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安排基于微MOOC的模块化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同时发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二)“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旅游文化学的课程建设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教材虽多,但缺乏统一性和理论深度。缺乏统一性的根源在于上文所述的学者们对于何为旅游文化始终存在着意见分歧,因此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差异较大。然而,尽管研究者们对于何为旅游文化意见不一,在旅游文化学的种种教材中,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将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一问题[20]。对市面上的旅游文化学教材统计发现,接近一半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地等同于旅游吸引物文化,或者是仅仅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前面简单地加上“旅游”二字,或者直接介绍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谢彦君等因此得出结论,中国旅游学术界一直以来努力耕耘的“旅游文化”园地,其实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领域,这种理解显然窄化了旅游文化学的内涵。课程的另一问题是缺乏理论深度,正是因为大部分教材把重心放在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利用上,关于上文所述的“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挖掘,学生无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理解旅游活动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文旅融合仍旧停留在“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初级阶段。对于本文所重点讨论的本科院校而言,学生不仅要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成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因此,能较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的教材极少。

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第二大问题是教学资源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虽然上文提到近年来不断有教师和研究者提出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但这样的努力并未形成主流。教学方式单一是指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很难找到配合的案例库,教材中提供的案例也存在着年代久远、话题单一等问题。此外,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下,缺乏互动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欠缺生命力,无法培养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缺乏共识,围绕着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资源也存在着系统性不强、整合性较差的问题,虽然各种层次和各个地区的高校都开设这门课程,但是围绕着课程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授课方法、经典案例乃至实践基地,这极大地影响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也不利于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共同体的发展。

三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以培养文旅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培育文旅专业人才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虽多,但是传统人才培养的对象是旅游业,培养体系围绕着旅游活动各要素,如吃、住、行等展开。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要在旅游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文化类课程,而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更是肩负着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如白长虹[21]所指出的那样,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需要有“全球观”“科技观”和“体系观”,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有三个明确的方向:第一,承载公共价值创新,重点培育政府和公共管理人才;第二,承载产业价值创新,重点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第三,承载文化价值创新,重点培育创意创造和设计人才。本文认为,文旅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在理论层面应当具备理解文化本质、洞察社会变迁、构建美好生活的能力,在实践层面具备将文学、历史、国学、哲学、艺术等内容融合进旅游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以两层次为框架、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内容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两层次构成了文旅融合时代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强调是旅游文化研究的理论维度,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汲取营养。例如: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可以探讨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或其偏好与阶层的关联;人类学的视角下可以讨论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民族学的视角下可以讨论旅游对民族目的地的文化影响。该层次重视培养学生在宏观上理解文化、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则强调的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实践维度,在介绍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旅游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知识。这个层次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旨在培养懂得文化和旅游产业经营管理、深刻洞察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的丰富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材建设之外,同时需要建设围绕着旅游文化学的经典文献读本、实践案例库等辅助材料,形成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旅游文化学教学材料库。

(三)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教学为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这三个新的中心旨在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为旧式三中心,彻底改变教师传授书本知识的本科教学模式。由于文旅融合背景下亟需视野开阔、理论与实践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旅游文化学的教学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师传授向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转变。旅游文化学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阶段,本科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资料及分析的方法,研究导向型教学强调在理论或实践问题的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具体的教学手段除了案例教学外,可以积极加入现场教学、辩论、竞赛等多种形式。具体而言,在旅游文化学的课时安排中,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提出理论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例如,广州的永庆坊属于城市“微改造”的案例,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是否受到影响,如何测量或验证?在城市旅游的情境中,怎样的改造才算是平衡了游客与居民的利益,活化了历史文化遗产?

四 结语

作为旅游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文旅融合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诸多讨论,却尚未得到旅游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旅游文化学是我国本科院校中旅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文旅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本文期望在厘清旅游文化融合内涵的基础上,重新确立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升级教学手段,为国家不断壮大的文旅事业输送人才。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旅游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融合》
破次元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旅游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