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伟
【摘要】本文以“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召开为契机,从文化传播的维度分析“杭州亚运”的召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起到的作用。主要借助文献研究法、问卷和访谈调查法,以杭州亚运会首批音乐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化传播7W模式,去探讨音乐作品歌词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同时也为中国承办其他体育赛事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亚运会;中国传统文化;音乐作品;文化传播
亚运会作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是举办国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契机。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赛事中文化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感倾向、IP开发、城市品牌等方面,但对于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创作的有关体育赛事的文艺作品关注度较低。故本文结合布雷多克文化传播的7W模式来分析杭州亚运会优秀音乐作品在中国文化传播起到的作用,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建议。
一、音乐作品作为亚运文化传播媒介的可行性分析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从古至今,文化都是通过传播来渗透进大众生活中的,通过不断优化文化的传播媒介,从而达到理想的文化传播效果。在杭州亚运会举办的背景下,以音乐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从创作主体、受众、产生效果具体分析音乐作品其成为亚运文化传播媒介的可行性。
1.音乐作品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渠道
文艺创作能够继承并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血脉,树立并弘扬中国精神。音乐作品作为文艺创作的体裁之一,是各民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共同语言,其蕴含的语言符号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叙事工具。
音乐作品的歌词创作,往往充满着中国哲学、美学、文学和书法等元素,极大展现作词家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杭州亚运音乐作品是亚运文化艺术的重要元素,借助音乐作品的形式,展现杭州城市风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在杭州亚运会召开背景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亚运音乐作品歌词创作,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2.以创作主体分析音乐作品作为亚运传播媒介效果
在全球文化竞争背景下,文化叙事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对我国而言,“多元”可以解释为有效的“主体下移”。杭州2022年亚运会音乐作品面向全球征集,作词者来自专业词作家、高校学生、外国友人等各种群体,真正做到让人民唱主角。
他们运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取材于大众视角,立足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将对中国传统文化、杭州亚运、体育赛事的认识化为感性的文字符号形成最终作品,正因如此,他们所创作的亚运作品更能使人民群众产生强烈共鸣,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杭州亚运音乐作品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音乐作品的歌词创作与古代诗词创作同源,杭州亚运音乐作品中传达的民族文明、民族风俗、民族精神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杭州亚运音乐作品中的西子传韵
陆游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何为诗外,便是对文化、生命之感。诗中所表现的“意蕴”同样表现在音乐作品的作词中。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拥有“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西湖美景,又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千古流传的民间爱情故事,历代诗人吟唱不绝。不论是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是白居易的“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都以他们的心灵体验为基础再运用诗意的语言艺术化的再现西子湖畔的美景。
文人骚客在杭州人文历史的滋养下,创作出众多雅俗共赏的文化作品。而歌词创作同样需要文化的哺育。依托于杭州亚运传播渠道,以现代视角触摸历史影像,平铺直叙地传递江南韵味、亚洲精神。如亚运优秀作品《我爱杭州》,以审美性的形式借用杨柳、烟雨、青衣……描绘杭城的自然风韵。亚洲文化相比世界文化而言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如《Asia,the sun rises!》表达了在古老的亚洲文明中,人内心的渴望是“沟通、交流、生存”。
2.以中国传统诗词创作的意象进行歌词创作
“和”是孔子最重要的音乐审美思想,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其内涵之一。如首批亚运优秀作品《我爱杭州》,词作者着眼于钱塘、丝绸、桂香、龙井等熟知的意象,诗情画意的表达出西子姑娘的柔情似水。又如一首《杭州,你好》,词作者选取了最能代表杭州的传统美食小笼包、定胜糕、葱包烩儿为意象,共邀一品江南忆之味。歌曲《相约杭州》则通过对良渚玉器、西湖莲花、运河古桥的勾勒,凸显出杭州历史文明的流淌。这些词作者将他们内心对杭城的记忆和情感体验融入音乐作品,流觞曲水般的在社会引起共鸣,使大众树立起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杭州亚运会首批优秀音乐作品来自于全民,以人民视角展示了中国文化特色、杭州人文底蕴。在杭州亚组委举办的“亚运文化走十城”、长三角万人排舞大赛、亚运音乐盛典等各类文化活动中,亚运音乐作品得到了很好的传唱,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播。基于以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可依托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这一渠道,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历史文化、体育精神、城市形象、中国精神创作音乐作品从而助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景小勇,叶青.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引导与规制[J].艺术百家,2017,33(04):7-18+188.
[3]任紫薇,谢大京,林一.中国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究[J].中国音乐,2020(02):18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