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
【摘要】现阶段,提出对人才的一种新评判准则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对自己本身或者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能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转换自身的教育理念,为初中生带来创新的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使其在自主意识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历史。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围绕初中历史创新教学展开研究。
【關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一、引言
众所周知,初中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学生具有非常多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创造水平、思想水平以及创新水平,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也很新颖,对于历史事情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观念,这些观念是鉴于每一名学生的知识架构、知识深度以及性格兴趣爱好所产生的,学生对历史知识越熟练,对自己本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会越完善,学生才可以对历史的评判更加客观和科学。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教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过初中的历史文化学习和教育培养要求是非常符合的,以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关键性内容,需要每一位教师的重视。现阶段,初中生对于历史资料的使用以及态度认识非常缺乏,学生对历史概述的认识以及其历史学习的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历史在初中的考试分值中所占比例不大,因此,非常多学生并不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只重视语、数、英等科目的学习,而且部分历史教师一直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其次,教师忽略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使得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认为历史课程非常枯燥。有些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以严肃刻板的形象展示,使学生更加不愿意学习历史,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造成负面影响。
三、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发散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推动学生的思维成长,思维导图具备直观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具备充分的理论凭证;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可以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时候具有条理性。教师运用好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不只可以保障学生思考的准确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的相关内容时,这一课程主要讲的是基督教的开创、教义、相关节日习俗、欧洲的封建制度、王权与教权两种权力系统。教师在教学这一课程的时候,可以运用好思维导图来刺激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像在学习基督教起始的时候,学生需要分析基督教兴起的起因,教师可以指引学生交流沟通和创建一套思维导图。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进行剖析基督教起始的因素,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剖析创建一套思维导图,而且指引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分析,带动着学生可以整体地看待历史问题。学生还可以在自己创建思维导图的时候,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推动着创新思维的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提倡质疑求异,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其创新精神,鼓励其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根据已学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考,从而在思考的过程中根据教材上的知识要点树立属于其独有的创新型理论。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思所感自然不同,加之初中生多年来浸养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所以在创新求异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幼稚的、错误的想法及观念。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其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鼓励初中生根据历史脉络,不断改正、完善自己的观念,从而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升华人格。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经济体制改革”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你是1984年城市中的一个普通工人,面对国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改革局势,你会做什么来改变你的生活?”由于学生知道这一改革的优势,所以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作出如“辞职当老板”“卖房子开商店”等回答。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因为对知识了解得不透彻,而对国家政策抱有质疑的情况,当这部分同学向老师提出疑问之后,教师要注意不能用严苛的话语批评他们的错误想法,而是要循循善诱,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引导其正视历史发展,对比改革前后的人民生活,从而自发地转变观念。
(三)在活动情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比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历史话剧的表演,如学习“西安事变”一节内容,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人物形象,体味历史真实情境,通过与历史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真正深入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对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产生自己的感悟,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本身独特的品质,历史核心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学生在规定的情况下利用历史来看穿现实,教师通过指引学生的学习和历史教学现阶段的情况相结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课堂中设置历史情境,整体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梅杰.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初探[J].亚太教育,2015(29):138.
[2]冉建坤.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J].才智,2015(07):51.
[3]王晓光.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J].才智,2014(0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