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德育教学策略

2021-11-20 07:42欧阳贵
红豆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课堂教学

欧阳贵

【摘要】化学是初中阶段必学的一门课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场景,不但能够辅助教师展开教学,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渠道及发挥空间也得到了极大延伸。因此,化学教师需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以此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学德育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融会贯通,其关系着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行的良好养成,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课堂的整体性,抓住一切时机实施德育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化学德育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大意义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素质教育提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这样的教学思想不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还能使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得以实现。在初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是整个初中教育阶段尤为重要的教学工作,只有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将化学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更广泛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身心健康,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思想。学校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分数”还是培养“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

二、初中化学德育教学策略

1.利用事例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

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可以介绍一些我国化学家在该学科领域获得的卓著成就,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分析,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情怀,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教师除了从课本知识出发给学生进行细致的解读,也可以适当进行教学延伸,引入一些课外的辅助资料,比如,给学生介绍我国科研人员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这会让学生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认识,不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的背景知識积累更加丰富。

比如,在讲解《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故事,即我国科学家敢于攻关、另辟新径进行研究,最终合成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新物质—人工合成胰岛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在给学生讲解这个事例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民族认同感,还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必不可少。这可以树立学生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好的治学精神,促使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2.结合化学物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观

进入初中阶段后,教师要多在思维方法和认知标准上带给学生引导,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一些特定知识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想观,让学生懂得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看待具体事物,看到事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对学生良好认知和正面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节内容时,除了讲解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会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地球变暖等知识,教师还要给学生普及二氧化碳可利用的一面:二氧化碳是一种良好的萃取剂,在医疗卫生方面是一种良好的呼吸刺激剂,在石油工业上可作为油田注入剂和油田洗井剂等。这很好地纠正了学生原本认知上的偏差,让学生意识到,要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认识事物的多样性,这样才能避免观念上的局限和偏差。

3.结合教学主题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化学课本中有很多和自然环境资源相关的教学主题,在讲到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注重自身的行为方式,杜绝各种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讲解《爱护水资源》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和图表的呈现让学生知道,尽管地球上总的储水量很大,但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还不足水量的1%,淡水资源极为紧缺。此外,如果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业上滥用化肥及农药、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问题都会使水污染问题恶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制约经济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这个主题给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资料,如科学家对环境遭到污染破坏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会受到哪些影响的预测。学生看到各种湖泊、河流和海洋的污染状况时,会受到触动,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学习印象,并且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观。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思想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发挥的价值。初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转变为趣味化、生活实际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之中,从化学实验中领悟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同学,梁青.初中化学学科育人功能的实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课教学感悟[J].中国德育,2018(22):46-48.

[2]陈良锋.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德育工作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8(81):127.

[3]蒋孝安.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初探——凸显家乡特色,巧妙实施德育[J].新课程(中学),2018(07):228.

[4]杜晓梅.浅议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2(12):14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德育课堂教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