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敏
[摘 要]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选编了不少的童话。这些童话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出发,通过朗读、想象、写作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亲近童话,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阅读的乐趣,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童话,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童话蕴含的童趣、童真,而且彰显教材文本的价值,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童话特征;教学价值;文体;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41-02
统编语文教材在第一学段选编了不少的童话类课文。这些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想象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在第一学段的童话故事教学中,教师要从童话这一文体特征出发,让学生真正了解童话,亲近童话,并能从童话阅读中受到思想启迪、情感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在第一学段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才能真正凸显童话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呢?
一、走进童话,凸显童真
童话有着自身的特点,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把故事描写得离奇、生动、形象。学生阅读童话就仿佛是经历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童真,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童话的距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一)了解童话特点
童话主要是写给儿童看的,而儿童是天真的,他们对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好奇,因此童话一般具有夸张、幽默、离奇等特点。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童话类型丰富,有科学童话、童话诗,有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等。在童话教学中,把握童话故事的特点有助于学生亲近童话,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魅力。如,二年级上册的《雾在哪里》《雪孩子》这些童话故事,寓科学道理于童话故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知识。二年级下册的《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哲理性强,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教材中的每篇童话故事都很有特点。引领学生感受童话的特点,是童话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聚焦童话特质
童话与寓言、散文等其他文体的特点不同,它有着独属于自己特质。在带领学生阅读童话的时候,教师要从“这一篇”入手,引领学生感受童话特有的品质。如,在二年级上册的《雾在哪里》一课,作者对雾进行描写,雾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会飞、会躲、会笑、会藏起来,还会自言自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对雾的科学知识不甚了解,但他们对雾及跟雾有关的自然现象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在教学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应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深刻体验,使他们觉得童话故事中的人物特别亲切,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这样,就凸显了童话的童真童趣,让学生体会到童话故事的特质。
(三)凸显童话特色
童话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是它与其他文体的主要区别。阅读童话,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童话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使学生真正亲近童话。如,《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有这样一句话:“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这是它特有的童真特色。故事中,大象的耳朵因為一直耷拉着,所以受到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甚至是小老鼠等的嘲笑,于是大象就想改变自己耳朵的状态。结果更为麻烦的事情发生了,小虫子经常会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最后大象决定还是把耳朵放下来,因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很多学生都有和大象类似的经历:或者是因为自己胖而受到小伙伴的挤兑,或者是因为今天扎了一个新辫子受到小伙伴的揶揄……而这一切都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不安。而在阅读《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以后,学生会因此显得自信许多,因为“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就是这篇课文的最大亮点。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童话故事的特色展开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凸显出童话的童真来。
二、紧扣文体,教出童趣
童话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童话具有趣味性。教学童话,就要引领学生发现童话故事中充满趣味的地方,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童话故事,感受到童话故事的魅力。
(一)关注语言,发现童趣
二年级上册的《狐狸分奶酪》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熊哥哥和熊弟弟捡到一块奶酪挺高兴的,可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分,于是让狐狸帮助分,结果狐狸却全部把奶酪吃完。这是故事趣点。读这样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忍俊不禁,而且还能引起深思与反省,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
(二)多元阅读,再现童趣
阅读童话故事不仅要引领学生发现故事中的童趣,还要再现童趣,让学生沉浸在童话阅读的快乐氛围中,享受童话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如,二年级上册的《风娃娃》这篇童话故事,“风”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可在文中它会“鼓起腮帮”,它会“高兴极了”,会“帮助人们做好事”,也会“因为好心办坏事”。这里的风就像一个乖巧而又傻气的孩子一样,文章充满童趣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教学时,教师可以以童趣再现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童话,亲近童话,感受童话的趣味。在教学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以猜一猜(寒风、凉风、热风、暖风)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风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风娃娃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要注意把风娃娃高兴和委屈时的心情说出来;最后,让学生演一演,表演风帮助风车发电的情景、帮助大船飞跑的情景。这样,那惟妙惟肖的动作、那夸张的语言使整个课堂洋溢出一种快乐的气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童话的乐趣。
(三)适当改编,创新童趣
童话中的童趣,学生只有亲身体验,他们才能有深刻的感受。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当改编,使学生读出不一样的乐趣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置身其中,亲身感受体验到童话的趣味,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这篇童话故事,有一段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不顾一切的精神。为了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把文中的“雪孩子”三个字换成“我”,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原文就被改编成: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我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我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当学生把文中的“雪孩子”换成“我”进行朗读以后,他们对雪孩子着急的心理感受更加深刻,促进了学生对童话故事精神内涵的理解,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表达,激活童言
在童话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童话特定的内容所感染,从而产生一种不吐不快之感。这是学生童话写作表达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表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以促进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反复是童话类文本的主要特点。在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具有反复特点的句子,并进行品读;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童话结构特点的理解与认识,而且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想一想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这些动物是怎样说的,仿照文中的样子写一写。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其他动物尾巴作用的了解與认识,而且使学生对文章的构段方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训练
在学生阅读童话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使学生能真正走进童话,了解主人公的所思所想。从边读边想这个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使学生沉入童话中,与童话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如,二年级上册的《狐狸分奶酪》一课,当狐狸看到熊哥弟俩因为分奶酪而争吵时,它想把这奶酪骗到自己手中,心里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教学时,教师为此搭建语言支架,让学生猜一猜狐狸当时是怎样想的,并写一写。教师出示: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狐狸心里想:。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狐狸听了,想:。
这样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对狐狸内心的想法和认识感受更加深刻。这样,使学生很容易明白熊哥弟俩上当的原因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想象是童话的主要特点。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进行创编。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而且使学生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的结尾处写道:“蜘蛛吓得匆忙跑回到网上。”教学时,教师说:“那蜘蛛以后还会开店吗?如果它开店的话,它会开些什么店呢?它会遇到哪些顾客呢?可能会遇到哪些麻烦呢?面对新的麻烦,它又会如何做呢?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样,引导学生创编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故事的内容,而且使学生享受到创编故事的快乐。这是学生创作的萌芽,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第一学段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规律出发,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童趣,同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童话创编。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童话,用活了教材,凸显了童话的教学价值,促进了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