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文明的精华,语文教学理应要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在课堂教学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要结合具体课文的教学进行有效渗透。教师应在古诗词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借助文本中的民族习俗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让学生自觉理解、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古诗词;传统节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31-02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文明的精华,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需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有效地落到实处呢?
一、在古詩词教学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统编教材选编的古诗词较以往版本在篇目上有较大的增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接触更多古诗词的基础上,理解、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古诗词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基本是流传甚广的经典名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属于典范作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这些古诗词,通过诵读、研习,不仅理解古诗词所承载的语文要素,而且能领悟古诗词蕴含的文化精华,自觉行走在通往古诗词深度学习的路上。
古诗词中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是形式。无论是近体诗还是词,都有它内在的规定性。虽然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但对当下的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写作显然难度太大。那古诗词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中,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有哪些呢?从外在的形式方面看,主要是诗词中句子诵读的节奏、押韵;从内在的表达看,主要是诗词中独特的意境、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这些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诗的前两句就能体现诗人在游览庐山过程中的连续细致的观察。然而,学习一首古诗,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可以挖掘哪些方面的内容进行渗透学习呢?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一是基本形式方面的把握。教师先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在古诗中属于哪一类(四句诗,每句是七个字,称为七言绝句);接着,让学生画出朗读的节奏,提醒学生注意前两句诗中的第五个字的处理,并试着朗读;最后,看诗歌的押韵情况,并朗读体会。二是理解诗句的表达手法。这首诗读起来明白如话,好像没有运用什么值得咀嚼的修辞手法,这正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教师引导学生在前两句中找一找相对的词语,学生找出“横看”与“侧看”“远”与“近”“高”与“低”,并理解感悟。这样教学,一方面体现了语文要素所关注的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是精练的语言能显示出文化的意味来。三是理解名句,因为名句的文化影响更久远。诗歌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广为流传的名句,是宋诗理趣的代表,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的“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言说事物真相的典型表达,含有内幕、秘密难以揣摩、无法窥测等意味。它与古诗词中的月亮、杨柳等传统文化意象一样,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另外,这两句诗还被认为是具有哲理意味的代表。与其他宋诗相比,苏轼从眼前景物的自然描写中,巧妙地说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道理,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达到了哲理诗表达的很高境界。这样,教师教的是古诗,渗透的是文化。
二、在传统节日学习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然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节日文化中的农耕文明意识及其各种仪式是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因此,在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节日文化的特点,理解节日文化的内蕴,把握节日文化的要义,让学生在学习传统节日文化中正确认识当下传统节日回归与追逐中国梦之间的必然要求,自觉理解、传承优秀文化。
如,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就是一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的古诗:《元日》与春节有关,《清明》写的是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在这样一组古诗的学习中,“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是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要求。因此,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在三首古诗内容和表达的学习上,而要从传统节日文化的层面上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实践、探究,让学生深刻感受和领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是在学习每首诗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从传统节日文化的角度理解相关元素。《元日》中直接出现的“爆竹”“屠苏”,间接出现的“除岁”“贴春联(新桃换旧符)”,都应该让学生重点理解。“爆竹”早已从驱神兽避邪魔演变成迎接新年到来的“开门炮”的风俗,“屠苏”则是今天团圆庆贺少不了的喜酒;“贴春联”的文化意味最为浓郁,现在春联的内容在延续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强烈时代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直接出现的“登高”“插茱萸”,是诗人王维的家乡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除此之外古人还有重阳赏菊、踏秋等习俗。这些习俗中,像登高、赏菊、踏秋等都是文人墨客最感兴趣的活动,其间伴随着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起他们的诗兴雅趣。发展到今天,重阳节已经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的敬老节,其中包含着敬祖、敬老、感恩等多重文化内涵。《清明》一诗中似乎没有出现直接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间接出现的是酒文化意象——杏花村。这其实与诗人在诗中的表达指向——节气特点有关,这也为“收集传统节日资料”这一学习目标留下了空间。教学时,教师以此为例,组织学生收集与清明有关的古诗词,找寻古人过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理解流传至今的踏青、祭祖等活动的文化内涵。二是让学生在其他传统节日中选择一个节日开展收集相关资料活动,重点是关注具有文化意义的资料(古诗词及其名句),梳理其文化传承的过程,找寻当今该节日活动的文化源头及意义,并适时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传统节日文化中深受文化的浸润,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学生骨子里的精神支柱。三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次过节的过程,注意体现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并适当运用积累的相关的古诗词。经过这样的系列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能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在民族习俗学习中深化传统优秀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大家庭,这种民族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因此,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必然包含民族习俗方面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诗文,蕴含了民族习俗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相关文本,结合学生的学情,努力挖掘其中适合渗透的文化因素,并借助學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体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藏戏》一课,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主题所强调的就是地域文化特色。课前导读这样提示:“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藏戏是藏民族文化的一种代表,其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没有舞台”“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艺人们席地而唱”“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在这样的表演中,蕴含着怎样的地域文化特色呢?原来,西藏地区地广人稀,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缓慢、单调。一方面,藏戏表演的随意发挥和不断重复,可以使人们有比较长的时间沉浸在戏剧的享受中;另一方面,藏戏中的面具所代表的固定意义与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的随意发挥相结合,使藏戏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魅力,从而给观众不断带来新的享受。课文在介绍藏戏起源传说时,将藏族文化中的神秘美和通俗美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抓住文本中的这一关键因素展开学习,并将民族习俗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戏曲中去发掘民族文化或者地方文化。一位教师结合当地学校开展的黄梅戏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围绕黄梅戏这一地方戏曲收集资料,寻找黄梅戏的文化源头,关注黄梅戏的地域特色,体会黄梅戏的表演风格,学习黄梅戏的经典唱段,感受地方戏曲与民族习俗的关系,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学习收获。这些手抄报中,有的学生探寻黄梅戏与江南采茶调之间的关系,有的搜寻黄梅戏由安庆地方戏到走向全国的历程,有的呈现黄梅所诞生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这样将黄梅戏进校园活动推向了高潮,使学生在学唱黄梅戏选段时,也能体会黄梅戏的文化内涵。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认识其必要性,采取有效的手段,深入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让学生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