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冰,李 岩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009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叫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急危重症。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1-3]。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西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以减轻其脑神经受损的程度。治疗后,此病患者易出现较多的后遗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豨莶通栓胶囊在对病情处于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豨莶通栓胶囊和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收治的9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年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院后经CT 检查、MRI 检查确诊;2)年龄在18 ~75 岁之间;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的评分为4 ~20 分;4)发病至入院的时间≤48 h;5)经影像学检查排除存在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6)首次发病;7)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发生急性出血性脑卒中;2)有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病史;3)近期使用过抗血小板聚集药进行治疗;4)处于孕期或哺乳期;5)有本次研究使用药物的禁忌证;6)肝、肾功能不全。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2 例,男性患者26 例;其年龄为46 ~74 岁,平均年龄为(62.87±4.45)岁;其病程为2 ~30 h,平均病程为(24.34±3.72)h。在观察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1 例,男性患者27 例;其年龄为45 ~75 岁,平均年龄为(62.91±4.42)岁;其病程为2 ~33 h,平均病程为(24.39±3.74)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使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于晚间口服)和奥扎格雷氯化钠(100 mL/ 次,1 次/d,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使用依达拉奉(30 mg/次,1 次/d,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清除氧自由基治疗。使用阿托伐他汀(10 mg/ 次,1 次/d,于晚间口服)调节患者的血脂、为其稳定斑块。使用醒脑静(20 mL/次,1 次/d,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保护脑细胞治疗。使用前列地尔(10 μg/ 次,1 次/d,静脉滴注)对患者进行改善大脑微循环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适当地调整药物的用量。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豨莶通栓胶囊进行治疗。豨莶通栓胶囊(生产企业: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65,规格:0.37 g/ 粒)的用法是:口服,3 粒/ 次,3 次/d,治疗4 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2 周。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具体的疗效评定标准是:(1)痊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减少≥91%。(2)显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减少46%~90%。(3)有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减少18% ~45%。(4)无效:治疗后,患者NIHSS 的评分减少不足18%。总有效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NIHSS的评分[5-6]、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7-8]的评分及血小板的聚集率。NIHSS 中包括意识、面瘫、视野、凝视、指令、感觉、语言、上下肢等内容,每项内容对应的分数为0 ~2分,总分为42 分。患者NIHSS 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越严重。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活动能力越好。取两组患者健侧的肘静脉血,采用比浊法以20 μmol/L 的二磷酸腺苷作为诱导剂检测其血小板的聚集率[9]。3)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 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NIHSS 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 13.57±5.26 7.91±2.83观察组(n=48) 13.60±5.31 5.24±2.46 t 值 0.020 3.091 P 值 >0.05 <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 59.24±9.73 67.92±11.25观察组(n=48) 59.29±9.76 75.34±12.83 t 值 0.030 3.012 P 值 >0.05 <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 s)
表4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比较(%,± 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8) 81.56±4.92 68.08±4.23观察组(n=48) 81.61±4.93 63.77±3.85 t 值 0.05 5.22 P 值 >0.05 <0.05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为0%,组间相比,P>0.05。
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此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0]。相关资料显示,脑卒中好发于55 岁左右的人群,且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明显超重、有吸烟、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11]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均较高。据调查,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80%[12]。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患者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损伤、脑血管狭窄闭塞[13],使其脑部发生血液供应障碍,脑部局部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从而导致其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坏死。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脑水肿的程度、梗死的面积等因素均可能对其预后产生影响。
中医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归为卒中的范畴,认为此病的病机为气血亏损、气血瘀滞、窍闭神匿。豨莶通栓胶囊中含有豨莶草、胆南星、清半夏、酒当归、天麻、秦艽、川芎、三七、桃仁、水蛭、红花等多种成分,具有活血祛瘀、祛风化痰、舒筋活络、醒脑开窍的作用[14],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豨莶通栓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神经系统的功能,减轻细胞毒作用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的情况,保护神经元,调节脂质代谢与血压,抑制炎症反应引起的损伤级联反应。豨莶通栓胶囊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微循环的作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小板聚集有关。血小板是栓子的主要成分,其能够通过聚集促进白细胞增多、内皮细胞受损,加速血液凝固,为栓子的形成创造条件[15]。抗血小板聚集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在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豨莶通栓胶囊进行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显著降低其血小板的聚集率,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可提高其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豨莶通栓胶囊和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此病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