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玲俐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解释、讨论、研究逐渐常态化。“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构建学生阅读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经典作品为载体,研究古今中外的语文学习方式及其规律,融合读写,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但在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现状让人担忧。在实践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整本书到底该怎么读?是否有可靠的路径和方法?这些是困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呐喊》《彷徨》;知识分子群像;比较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解释、讨论、研究逐渐常态化。在语文界最早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是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构建学生阅读素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经典作品为载体,研究古今中外的语文学习方式及其规律,融合读写,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教育部把“整本书阅读”放在18个任务群之首,可见其重要作用及对其重视程度。但在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现状让人担忧。在实践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整本书到底该怎么读?是否有可靠的路径和方法?这些是困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虽然我们有太多的困惑和迷茫,但“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基于以上背景,本人在实践中针对鲁迅的《呐喊》和《彷徨》的阅读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呐喊》《彷徨》的阅读现状分析
在高一上学期,鲁迅的《呐喊》《彷徨》被指定为必读书目,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抱有恐惧心理,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理解小说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主题,是一大难题。鲁迅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作家,关于他本人及作品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解读。郁达夫在《伟大的鲁迅》中说:“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呐喊》《彷徨》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文学价值,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其对国民性的深刻解剖,让每个时代的人都能产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呐喊》中的部分篇目能看懂,而《彷徨》根本看不懂,也无从下手。基于这种状况,笔者思考能否借助《呐喊》的阅读经验、阅读方法来指导对《彷徨》的解读?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二、人物分类,群像研究
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教授曾说:“对文化的解剖,实际是对现实社会各种不同人的解剖。”《呐喊》《彷徨》都是小说集,由单篇组合而成,《呐喊》《彷徨》分别收录的是1918年至1922年、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共25篇小说,书中人物众多,形态各异。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人物演绎着情节,人物的言行反映着社会,寄托着主题。抓住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关键。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阅读小说基本上停留在对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把握上,把握人物對他们来说难度不大。虽然两部小说涉及人物众多,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孔乙己、华老栓、闰土和祥林嫂的身上似乎有阿Q的影子,但孔乙己、华老栓、闰土和祥林嫂又不是阿Q。这说明人物身上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可以尝试按照一定的依据对书中人物进行分类研究。
在两部作品中,同类人物比较多,有闰土、七斤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有赵太爷、丁举人、鲁四老爷等为代表的封建卫道士;有孔乙己、陈士成等为代表的受封建科举迫害的旧知识分子;有单四嫂子、华大妈、祥林嫂、柳妈等受社会压迫的妇女;也有六斤、宝儿、少年闰土、水生、宏儿等儿童形象;有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接受新思想的新知识分子形象。在分类过程中我们发现分类越粗,共性特征就越明显,越能反映主题。
之前有研究者指出描写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的作品,《彷徨》多于《呐喊》。知识分子阶层是推动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鲁迅的两部小说都对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群体寄予了高度的关注,那么这两本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是否有共性,是否有一致性?我们知道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两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于是我设计如下思路,从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群体入手,在把握单篇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归纳同一时代知识分子特点,再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研究,进而探讨主题。
三、从“呐喊”到“彷徨”的课堂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呐喊》与《彷徨》中知识分子形象特点、人与人的关系,探究小说主旨。
2.学习并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提升比较辨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人物共性,分析比较归纳,提升比较辨析的能力。
(三)教学环节
[环节一]研读《呐喊》中知识分子,归纳方法
1.回顾印象深刻的知识分子,并对主要知识分子进行分类,写下分类依据。(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评价)
2.根据学生分类,抽取学生熟悉又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可大致分为旧式和新式两类。旧式如孔乙己、陈士成、方玄绰等;新式如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
3.根据以上分类,探讨孔乙己、陈士成对自我及与周围人的关系角度去分析概括他们的共性。(学生讨论、记录、交流)
4.探究作者塑造这类旧式知识分子的意图。(补充时代背景、作者自述、他人评价等资料)
5.归纳“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1)深入文本,关注人物向内及向外的关系。
(2)作者自述、反思性文章(以文解文)。
《呐喊》自序: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3)时代背景、社会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1923年。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4)他人的评论文章。
[环节二]借助《呐喊》阅读经验研读《彷徨》中新式知识分子
1.仔细阅读《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概括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及与周围人的关系,比较归纳他们的共性。(学生讨论、记录、交流)
2.探究作者塑造这类知识分子的意图。
[环节三]比较《呐喊》《彷徨》里知识分子的异同,探究其承载的意义。(纵向比较,揭示时代变化)
異:从不觉醒到觉醒,人的意识的觉醒,文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绘,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即“人”的观念的演变,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人”的观念,包括人对自我的认识、人的本质、人性、个人、个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权力、人的地位、人的未来与发展等。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不断发展,嬗变构成了人类的文明与人类发展史。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就是人类一次一次地发现与认识自我的历史,也是人类面对自我如何协调、平衡、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过程。
(2)知识分子人生目标彷徨:《呐喊》时期鲁迅是明确的,为主将助威,唤醒麻木的人。写作《彷徨》这一时期,鲁迅本人也是彷徨的。
同:孤独、不被理解,民众冷漠、麻木、愚昧,旧势力依旧强大。
知识分子阶层是社会的核心力量,代表着民族、国家的未来。鲁迅先生花了大量的笔墨塑造出千姿百态的知识分子,实则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前途未来的关注。
[环节四]拓展探究,深化理解
对小说人物分类、进行群像研究,是研读《呐喊》《彷徨》的重要方式。除了知识分子群像外,《呐喊》《彷徨》里还有农民、看客、女性、孩子等群像,请你选择一个类别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书面报告。
结束语
分类是辨别、概括事物特征的基本方法,将有共性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而发现其本质规律,对人物进行分类是研读小说常见的方式。《呐喊》和《彷徨》都是由单篇小说构成的小说集,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他们进行分类比较研究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仅靠学生的自主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包括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和方法的总结归纳。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提升自我的契机。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整本书阅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欣歆主编.如何阅读《呐喊》《彷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