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鲁迅的很多作品中,思想启蒙一直是很多读者关注的焦点。从《呐喊》的自序里,我们就可以窥探出鲁迅先生当初选择弃医从文背后的原因,他要唤醒那些体格健全、思想愚昧的民众,他要作为思想启蒙的前驱者,站在文化革命的最前线。但是同时鲁迅又对启蒙带有深深的怀疑,在他的笔下许多革命者都失败了,作者如此设置结局,却足够引发读者对社会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鲁迅;思想启蒙;《呐喊》;《彷徨》
作者简介:马丽(1987.10-),汉族,河南省渑池县人,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呐喊》《彷徨》是鲁迅在五四时期创作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并且达到顶峰,这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伟大的主席毛泽东对鲁迅做过这样的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作为五四运动的第一批启蒙者,鲁迅从小生活在旧的封建社会制度下,他对所处生活环境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发现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对大众的精神的奴役,它成为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民族集体无意识,也成为中国迈向世界文明的巨大的绊脚石。鲁迅敏锐地看到了中国社会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并明确指出了中国思想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封建主义思想。他要唤醒一群长期受着封建传统思想压迫的劳动群众并敦促他们真正觉悟。
鲁迅在《呐喊》的自序里这样写道:假如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也难破毁,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昏睡死亡,并不能感到死的悲哀,但是大嚷起来,惊起几个清醒的人,难道就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吗?这短短的几句话却道出了当时社会的深刻弊病,那么多底层的人民受着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毒害,而变得麻木不堪,他们犹如在铁屋中熟睡的人,灵魂面临死亡而不自知。只有少数的思想先行者,才会想到以呐喊来唤醒麻木的民众,来打破这闷死人的封建制度。然而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启蒙先行者,他是一位真正站在最前方的战士。当然,面临当时的社会境况,鲁迅也常常处在希望和绝望的矛盾冲突中。我们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复杂的内心。如果我们重新阅读《呐喊》和《彷徨》,就会感觉到鲁迅对于思想启蒙并不是持肯定态度,而是产生怀疑的。他是对启蒙思想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的。鲁迅之所以伟大,在于五四时期,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盲目的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时候,他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高度清醒的理性意识,在批判中认识封建传统。
《药》中的夏瑜,《在酒楼上》的吕韦甫,《孤独者》中的魏连役,《伤逝》中的子君、涓生,他们都是思想的觉悟者,但是都打上了孤独、寂寞的烙印。《药》中的革命者夏瑜,他对民众诉说革命理想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启蒙行为,他对牢头阿义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想让底层的民众认清现实,一起造反,可惜没有人理解他的革命抱负。最后他不仅丢了理想,还丧失了生命,他的革命鲜血是被拿来当药引子的。这样的结果本身就会令读者唏嘘不已。这仅仅是因为底层劳动人民的麻木吗?鲁迅自己就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正是因为普通民众见政治环境变化太快,便不会再去相信政治权利的更替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在他们看来,夏瑜所宣扬的造反,只是借用大众名义去实现那些政治家的理想,并不会给他们水深火热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人们渐渐对政权不再报什么希望了,所以当夏瑜革命被抓甚至死亡,人们也不会有多大的触动。一个革命者夏瑜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死去,并且自己的鲜血还被做成人血馒头用来治病。作者这样设置故事情节,其实也是在暗示即使有一部分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仍然无法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抗衡,最终还是以失败收场,这样盲目的革命、没有方向和目的性、不彻底的革命和阿Q冲动的革命其实性质是差不多的。
《伤逝》对涓生的性格刻画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涓生和子君相爱,打破传统的束缚,在一起生活。等他们自认为走出了封建家庭而组建了新式家庭之后,生活并没有像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由于家里琐事和涓生失掉工作后经济的拮据,隔膜和冷漠渐渐的横亘于两人之间,涓生为了摆脱这样的痛苦,终于告诉子君:我不爱你了。而子君回家之后不久抑郁而死。涓生知道子君的死之后无比悔恨和悲哀,他毫无掩饰的对自己灵魂进行拷问。启蒙者涓生虽然是一个接受了新思想的觉醒者,可是他仍然无法逃脱面对心爱的人死亡的忏悔。
鲁迅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到“娜拉出走后会怎样”的话题,我们都知道,娜拉当初是生活在所谓的幸福的家庭里的,但是她竟觉悟了,自己是丈夫的傀儡,孩子又是她的傀儡,于是她走了。易卜生话剧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生活往往不是话剧,它还要继续。只有鲁迅看到了娜拉走后的悲剧。娜拉是一位觉悟的新式女性,她在没有经济独立的情况下,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沦落,一种是重新回到“玩偶之家”。《伤逝》中子君不惜一切,和原来旧家庭反抗并且出走,从某一角度和娜拉出走多少有些相似性,鲁迅给了答案,而易卜生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出答案。
纵观鲁迅的《呐喊》与《彷徨》,里面的启蒙者无一不是失败者。夏瑜的鲜血做成人血馒头,涓生、吕韦甫、魏连役等精神颓废,自我消解地回到原点。作者这样精心的安排,主要是想给五四时期那些积极的盲目的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敲响警钟。中国是需要启蒙者和革命者的,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养育的人包括那些已经接受新文化的知识分子,每个人身上多少有些封建文化思想的烙印,这是抹不掉的,我们想要彻底去除封建传统也是不现实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并且革命也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步骤性而不能盲目求快,另外觉醒者、革命者只是少部分的知识分子,这样革命会显得力单势薄。只有和人民劳苦大众真正联合起来才能冲破鲁迅笔下的“铁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