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娟
摘要:在新课标的提倡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文本细读融入课堂,其是指学生要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文本的上下文及所蕴含的内涵,发现词句、段落之间的微妙联系等。因此,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的心思细腻之处,去深入探究文本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前言:
小学生是身心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与意识也在逐渐形成的阶段,而阅读作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方式,改善与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迫在眉睫。当前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他们也没有阅读的兴趣,导致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教师就可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这样既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又能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创造条件,从而缔造专属小学生的高效语文课堂。
一、借助生活问题,调动学生细读热情
问题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有了各种疑问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教师要极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尤其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源头活水,最终又要回归和应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师便可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好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的迅速融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生活化问题情境可以将枯燥的语文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对文本细度的热情,让学生在探究和思索中,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学习《母鸡》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就要提出吸引学生目光的问题: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母鸡吧?你们能描述一下你们见过的母鸡吗?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有的说:母鸡是会下蛋的。也有的说:母鸡在下过蛋后总是会咯咯叫。还有的学生说:我见过母鸡身边总领着一大群小鸡呢。教师还可进一步深化问题:你觉得这篇课文仅仅是赞美母鸡吗?这就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探究文章内涵,让学生对文本细读更加有所重视。在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下,不仅调动学生对细读课文的兴趣,而且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有巨大助力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加深文本理解程度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将信息技术这种教学辅助手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已成为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可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形象具体,通过音响、图片、视频等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多重感官,降低她们的学习难度,而且还能调动其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文丰富的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对文本细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开端。
例如,在教师讲授《火烧云》时,学生们可能见过一些火烧云,但是却没有时间驻足来体验它的美,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火烧云的美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先让学生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学生在震惊之余也对火烧云有了更确切的认识。随后教师又将火烧云以视频快进的形式,将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场景展示出来,并配以悠扬的音乐,学生在欣赏这样的美景后,教师就可针对这堂课为学生呈现的视频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学生就针对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对课文进行深度研读,并仿照文章的结构和手法进行创作,这在无形中又加强了写作能力,更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三、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教师在分组中就要做到科学合理,将组内一定人数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原则来进行,同时提出具体值得学生们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踊跃展开讨论。文本细读需要学生能找出作者和文本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而发掘其中蕴含着的人文力量,将文本作为整体去进行分析的话,才能将自身综合能力提高上去。
例如,在《盼》这一课教学中,主要侧重从事例和心理描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 “我”盼望下雨的迫切心情。教师可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喜欢还是讨厌下雨呢?为什么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盼”?全文一共描写了几件事情呢?为什么“我”收到妈妈送的雨衣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样就极大调动学生精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在问题中互相探讨答案,既突显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又让文本细读的价值与作用展现的淋漓尽致。
结论:
总之,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如何提高学生读阅读水平与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中融入文本细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细读文章的极大兴趣,创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及模式,通过对文章逐字逐句的推敲来深入发掘文章中所蕴含的深意,更突显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效果,促使其阅读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思维素质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陆伟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文本细读[J].教学与管理,2020(23):47-49.
[2]曹永輝.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9(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