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张军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但是,物体的振动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比如,标有“440”字样的音叉被敲击后,每秒振动440次,眼睛根本看不清楚。物理上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每秒振动440次,频率就是440赫兹;每秒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赫兹。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能引起人的听觉反应,20 ~ 20 000赫兹的声波传到人耳时才能被听觉感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声音。低于20赫兹的叫次声波,高于20 000赫兹的叫超声波。大象、水母、鳄鱼能对次声波产生听觉,蝙蝠、海豚能对超声波产生听觉,狗既能听到次声波也能听到超声波。
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来“捕捉”这些看不见的振动。
在科学研究中,有些现象难以直接观察,可是这些现象引起的其他现象却容易观察,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那些显而易见的现象,来间接地感知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叫作转换法或者转化法。通过测量容易测得的物理量来间接测量不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也是转换法。
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转化”音叉的振动。
方法一:接触水面。水花溅起,表明音叉在振动;没有振动的音叉是不会激起水花的。把这两种现象放在一起对比,这叫比较法(图1)。
方法二:触碰绷紧的纸面。纸面随之振动,发出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如果纸面振动的规律和我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规律相同,我们就能听到纸片“说话”了(图2)。
方法三: 靠近弹性小球。用透明胶带把线固定到乒乓球上,让悬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结果乒乓球被弹开了(图3)。但请大家注意,乒乓球被弹开的次数并不是音叉振动的次数!
方法四: 触碰手指甲。手指甲会有麻麻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奇特,触碰一次能让你终生难忘(图4)。
刚才的转化中,有通过视觉转化的,比如溅起的水花、弹开的小球;有通过听觉转化的,比如纸面振动发声;有通过触觉转化的,比如手指甲有麻麻的感觉。
现在我们来敲鼓,鼓面振动发出了声音。但是,鼓面的振动难以观察,我们就可以使用转换法。在鼓面上放一些轻小的物体,比如纸团,比如泡沫小球,比如米粒,鼓面振动时,会让这些轻小物体跳动起来,而且鼓面振幅越大,轻小物体跳得越高(图5)。我们可以说,这些轻小物体把鼓面的振动“放大”了。我们给“放大”加了一个引号,表示我们并没有让鼓面振动得更厉害,只是现象本身更容易观察了。
但是,请大家注意,轻小物体跳动的次数也不等于鼓面振动的次数!
请同学们再准备一只高脚杯,我们可以通过敲击、摩擦等方式让它振动发声。敲击,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摩擦未必都知道。左手按住杯脚,右手食指蘸些水,在杯口轻轻摩擦,大家就能听到玻璃杯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了。蘸水的目的是调节手指与杯口间的摩擦。现在往杯子里加水,再来听一听声音,音调变低了。把水加多一些,再来摩擦,音调会更低。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水面,水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密集的波纹,这就可以显示玻璃杯的振动了(图6)。振动具有周期性,我们看到的波纹也有一定的周期。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溅起的水花,这是因为振动需要能量的激发,同时振动本身也带有能量,这种能量还可以向外传播。
以敲锣为例。槌的敲击对锣面造成扰动,锣面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振动的锣面压缩或远离周围的空气,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振动,声音就向四周传播了。当空气的振动传导到我们耳朵中的鼓膜时,鼓膜跟着振动,而且振动的频率与锣面振动频率相同,我们就听到了锣声。也就是说,振动从锣面传到鼓膜,是通过空气来传递的,我们把空气叫作传声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它们在传声的同时也必定在振动。
我们用纸杯和线可以自制“土电话”。这个“土电话”靠线传声,线是传声介质,在传声时线也在振动。当线松弛或者线在中途被捏住时,就无法把振动传给听筒,便听不到声音了(图7)。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的音乐,是安置在泳池里的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这时,水是传声介质,在传播声音时,水也在振动。
而真空中没有物质随着声源振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从锣面传到耳朵非常快。在20℃的室温条件下,声音在空气中每秒大约传播343米,这比大多数喷气式飞机都要快。
那么,我们能“捕捉”到空气传声时的振动吗?答案是可以的,同样可以用转化法。
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将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听到了声音。空气传声时也在振动,我们可以“捕捉”到这种振动。用线把泡沫小球串起来,悬挂在空中,空气传声时发生的振动或者疏密的变化,会导致这些泡沫小球动起来。拿着橡皮筋在泡沫小球附近弹拨一下,就会看到泡沫小球动起来(图8)。
我们也可以找两个纸筒,能找到金属筒更好。纸筒一端蒙上气球皮,另一端开口。将两个纸筒的开口端相对,保持3厘米左右距离。用手指弹击一个纸筒的橡皮膜,另一个纸筒上的橡皮膜会把筒口的泡沫球弹开(图9)。这样我们就知道,空气将振动从一个纸筒传到另一个纸筒里,并带动了橡皮膜的振动。这同时也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
我们也可以用烛焰的晃动来转化。将纸筒开口端对准蜡烛的火焰,弹击橡皮膜,几乎是听到声音的同时,会看到火焰晃动。这时如果用纸蒙住开口端,在纸中间开个小洞,会让声能集中一些,在弹击橡皮膜时,烛焰晃动会更明显,甚至会熄灭(图10)。这就是声波灭火。消防员使用声波灭火时,声音的频率一般控制在20~50赫兹,而且强度比较大。
生活中在振动的物体很多,它们所激发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我们就生活在声波的海洋里。但是,这些声波并不都能引起我们的听觉,因为有的是次声波,有的是超声波。即使是频率处于20~20 000赫兹的声波,如果振幅非常小,也很难被我们听到。那么,有没有办法“捕捉”到这些声波呢?
先了解一下共振的知识。大家再来研究一下音叉的振动发声。当我们把音叉插在鸣箱上敲击时,感觉声音很大;但是,将音叉从鸣箱上取下来,用同样大小的力再去敲击,听上去声音就小得多了。为什么呢?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在振动,它们都有自己的一组固有频率,这是由它们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当外界传来的声音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导致物体的振幅增大,反映在听觉上则是声音变大了或者说响度变大了。把音叉插在鸣箱上时,箱体发生了共振,所以听上去声音大得多。在乐器中,这种共振又叫作共鸣。所有的乐器都带有共鸣腔,你也可以把它们理解为音箱,用来将声音的响度变大。笛子的笛腔、二胡的音筒、吉他的中空体等,都是共鸣腔。陶笛的共鸣腔小,而钢琴的共鸣腔特别大。事实上,中空体都可以用作共鸣腔,材料越坚硬,内壁越光滑,声音在腔体内的反射越充分,共鸣的效果就越好。我们人类也是自带共鸣腔的,当声带振动时,口腔、鼻腔、咽腔、胸腔、腹腔、颅腔等,都能发生共鸣。声带振动本身产生的声音音量很小,但是经过口腔、鼻腔等共鸣后,音量就大得多了。我们说话时,每个人的腔体共鸣比例都不一样,所以发声的音色也各不相同。
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共振现象。找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分别插在两个鸣箱上,让鸣箱的开口端相对。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音叉也会因为共振而发出声音。当小球靠近另一个音叉,会被弹开(图11)。我们也可以说,音叉被敲击后产生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被另一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给“捕获”了。改变鸣箱之间的距离,听到的声音大小也有差别,因为两个音叉发出的声波发生了干涉,导致空气中有的地方振动得到加强,有的地方振动被减弱。
两个色空鼓,每个金属片上都标记了唱名,相同的唱名频率是相同的。如果敲击标记“2”(唱名为re)的金属片,“re”音传播出去,会让另一个色空鼓上标记“2”的金属片发生共振(图12)。
其实,随便拿个纸盒,或者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对着它们说话,手都能感受到它们的振动。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一组固有频率,而我们发出的声波频率也很丰富,总会有某些频段和容器的某个或某几个固有频率相同,从而发生共振。
将空纸杯放在耳朵边,可以听到里面的声音,纸杯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发生了共振。换个容器放在耳朵边,听到的声音就不一样了,因为共振的频率变了。这样利用不同的容器,我们就可以“捕捉”空气中不同的振动(声波)了(图13)。最简单的方法是卷个纸筒,也能“捕捉”到空气中的声波——放在耳朵边,你能听到纸筒里的声音。改变纸筒的长度、粗细,或者把另一端堵起来,你“捕捉”的声波就不同了。
现在,让我们用纸杯来做个共振演示器。
将两个纸杯口相对,用双面胶粘到一起,竖立放置。在下面纸杯的杯壁上开个洞,插个容器进去作为“话筒”,比如纸杯、塑料瓶、纸筒等(图14)。
在上面的纸杯底部放一些轻小物体,比如泡沫小球、吸管碎屑。是的,我们又要使用转化法了。为了防止这些轻小物体“跑掉”,我们在纸杯底部罩上一个透明的塑料杯。现在对着话筒叫喊,纸杯也会振动,手可以感受到,杯底的轻小物体也会动起来。当装置的固有频率和你叫喊的声音频率一致时,共振便发生了,这时纸杯底部的振幅达到最大,轻小物体也将“手舞足蹈”地大幅度跳动,热闹非凡(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