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南玉米生产品种抗性监测

2021-11-19 13:27崔丽娜邹成佳章振羽杨晓蓉向运佳张海燕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感病斑病纹枯病

崔丽娜,邹成佳,章振羽,李 晓,杨晓蓉,向运佳,张海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集粮食、饲料和加工原料于一体,产量占世界总产的20%左右。西南是中国三大玉米生产区之一[1]。病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年损失可达6%~10%。西南地区光照条件较差,全年阴雨寡照天气在200d以上。玉米生长期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导致了玉米病害种类多、危害重[2-3],其中穗腐病、纹枯病、大斑病和灰斑病是西南地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玉米灰斑病是2002年首次在云南发生后,继而向四川、湖北、贵州等西南玉米产区快速蔓延,是西南地区危害玉米生产最严重的新发病害[4]。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在中国所有玉米产区几乎都有发生,是威胁我国春玉米区及西南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5],特别是在冷凉地区,发病严重地块减产高达30%~50%。玉米纹枯病为真菌病害,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田间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一般损失10%~20%,作为纹枯病主要发生区域的西南玉米种植区,由于玉米生长期气温高、湿度大,纹枯病已经成为该区玉米的主要病害[6],严重时引起的损失高达40%以上[7]。玉米穗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穗腐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都有发生,西南尤为严重,一般品种发病率5%~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达50%,重病田发病率高达73%,穗腐病造成果穗腐烂而直接引起减产[8],其危害不仅仅是玉米产量遭受重大损失, 还严重降低了玉米的品质,产生的伏马毒素、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毒素,具有强烈致病、致畸、致癌风险,真菌毒素的霉变籽粒作为饲料时能够引起家畜家禽中毒,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病害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西南地区玉米生产品种进行抗性监测,分别进行西南玉米主要病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穗腐病、灰斑病、茎腐病和南方锈病的鉴定,明确生产品种的抗性水平,为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收集到33份西南玉米生产品种。获白、Mo17、罗31、掖478、黄早四、齐319、昌7-2、X178、B73为玉米抗性鉴定对照品种。

1.2 试验方法

灰斑病抗性鉴定圃设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其余病圃设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省农科院基地。具体鉴定方法执行《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NY/T1248)。

1.2.1 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圃 3月27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再进行扩大培养,接种时采用混合菌种于5月20日接种,7月6日进行抗性调查。于4月1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再进行扩大培养,接种时采用混合菌种。于6月1日接种,7月12日进行抗性调查。

1.2.2 玉米纹枯病抗性鉴定圃 3月31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2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地区采集的病样,分离纯化后,在接种前进行扩大培养。于6月1日接种,7月5日进行抗性调查。

表1 2020年西南生产品种抗性抗性鉴定结果

1.2.3 玉米禾谷镰孢菌穗腐病抗性鉴定圃 3月29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2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在接种前进行产孢培养。于6月8日至6月30日进行接种,8月7日进行抗性调查。

1.2.4 玉米镰孢菌茎腐病抗性鉴定圃 4月4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2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玉米生产区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后,在接种前进行扩大培养。于6月15日接种,8月5日进行抗性调查。

1.2.5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圃 5月15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为2019年在西南地区采集的病样,分离纯化后,在接种前进行扩大培养,于7月11日进行接种抗性调查,9月20日进行抗性调查。

1.2.6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圃 6月5日播种,按行长5.2m、行距0.85m和穴距0.26m穴播,每个品种播1行,正常田间管理。病原菌先用采集自西南地区田间发病叶片上的夏孢子,7月12日进行接种,8月30日进行抗性调查。

2 结果与方法

2.1 玉米生产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

所有品种在田间生长正常,获得了鉴定结果,数据详见表1。

2.2 玉米生产品种抗病性分析

2.2.1 对大斑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10份(30.3%),中抗18份(54.5%),感病5份(15.2%)。

2.2.2 对小斑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13份(39.4%),中抗15份(45.5%),感病5份(15.2%)。

2.2.3 对纹枯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3份(9.1%),中抗18份(54.5%),感病12份(36.4%),高感0份(0.0%)。

2.2.4 对孢菌穗腐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1份(3.0%),中抗19份(57.6%),感病13份(39.4%)。

2.2.5 对镰孢茎腐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有5份品种倒伏,未得到结果,27份品种中表现高抗的为1份(3.6%),抗6份(21.4%),中抗15份(53.6%),感病4份(14.3%),高感2份(7.1%)。

2.2.6 对灰斑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6份(6.1%),中抗9份(39.4%),感病12份(27.3%),高感6份(27.3%)。

2.2.7 对南方锈病的抗性 对照材料发病正常。表现抗2份(6.1%),中抗13份(39.4%),感病9份(27.3%),高感9份(27.3%)。

3 讨论与分析

西南地区玉米生产品种中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有西抗18、康农玉007、正大808、中玉335,对大斑病表现抗(高抗、抗、中抗)的品种占84.8%,感(感和高感)占15.2%;对小斑病表现抗的84.8%,感占15.2%;对茎腐病抗的占78.6%,感占21.4%;对纹枯病抗63.6%,感占36.4%;对穗腐病抗占60.6%,感占39.4%;对灰斑病抗占45.5%,感占54.5%。对南方锈病抗的占45.5%,感占54.5%。总体来说西南生产品种对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抗性相对较好,而对纹枯病、穗腐病和灰斑病抗性较差。

为有效控制生产中的病害,须采用一些措施:①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针对不同生态区,推广和种植抗病品种。②开展对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变异监测,及时了解生产中的病原菌动态。③采用高效低毒的种子包衣技术,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④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提高玉米自身的抗病性。

猜你喜欢
感病斑病纹枯病
白粉病对葡萄叶片光谱反射特征及叶片生理的影响*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美国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 生理小种2WF的抗性筛选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