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创新活动课的策略研究

2021-11-18 23:42殷丰有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策略探究核心素养

殷丰有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关注语文学习的语境,帮助学生构建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品鉴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从而使学生得到长足的语文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活动;策略探究

前言:

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通过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和发展。作为基础领域之一,语文素养通过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因此,本文就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学生在语文创新活动中的发展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构建更多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关注语境建设,感悟语文丰富内涵

语言的产生需要一定的良好语境。对于学生而言,语境相当于人的一个“场”。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语文教学中格外关注“场”的建立。这是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元素。只有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构建合适的“场”,学生才能更好地在“场”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式。比如在《散步》一文中,教师可以创新地为学生构建一个感人型的语境:“家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家里的关爱和温情给予我们力量,我们需要家。家也需要我们。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在和家人的散步中,去体会家的温情和浓厚......”通过这样激发人情感的引入,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带着感情地去朗读课文,在渴望家温情感受家温暖的基调中学习文章内容。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构建语境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语境构建意识,在每一堂课中设置合适的语境,才能真正为学生对语境的感悟提供一定的环境基础。教师需要明白学生对于语境的想法和观念。同时学生也能在语境中树立自己的想法,深刻明确语境的内涵,知道语境决定了语言的丰富性。除了教师亲自构建语境之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语言能力去让学生构建语境。比如,让学生自己写一篇感想并自己朗读等。让学生构建自己的语境,不仅为学生打下理解语言的能力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语言的内涵和魅力充分在语境中显现。

二、构建语境环境,强化语言运用特色

语言和环境的关系决定语言需要根据环境进行构建的基本准则。语言,是最能体现说话者智慧的东西。因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是学生培养语文素养的基本。尤其是在中国走向国际,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境背景下,语言更能体现出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力和重要性。

构建语境环境,真正体现了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特性。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语言的构建更加需要基于交流中的针对性。通过教学中需要进行交流的语境,教师要做到“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尊崇语言交流的科学性。“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古代流传至今的典故充分说明语言运用需要基于环境的特性。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名著鉴赏时,便可以开展老舍《骆驼祥子》屠格涅夫《猎人手记》等进行品味朗读。通过广泛阅读名著,让学生从名著中学习作家构建语境的方式,从而让学生构建出适合自己的特色个性化语言。

当然,语言的构建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学生需要更多的耐心,而教师也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构建语境的平台,为学生在语境构建上提供适合学生的挑战和交流环境。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彼此交流,彼此促进,才能真正构建出适合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语言思辨能力

语言的思辨能力离不开丰富的实践能力。在语言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可以进行语言实践的平台和机会。比如,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实践活动时语文学习的“活水”,也是教师教授学生让学生自行领悟语文魅力的“活水之源”。在实践中活动的学生,可以更容易形成“活”的知识。换句话说,实践活动可以从潜意识的层面为学生构建起一定的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的意识自行进行知识筛选和调动知识的过程。这是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也能为学生从本质上去构建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品鉴实践活动,感悟语文之美

語言的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古代诗人王安石写下“春风又绿江南”,贾岛推敲出“僧敲月下门”,这些都是用时间雕刻出来的语文之美。语文实践活动,从词面上看,就是围绕实践进行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想象能力,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去创造自己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一个鲜活的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用心体会整个实践过程。只有从核心素养出发,去感受语文之美,才能真正做到对于活动的实践。

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在教材单元中引领学生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组织读书社团。比如在《朝花夕拾》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去自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章内容,甚至让学生自己找出文章的结构,以便于更好把握文章的大概中心思想。在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将会更容易丰富对于作者的形象和对于文章的理解。当然的,对于实践活动的品鉴,也不能因为活动受到思维上的限制。除了活动本身,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平台去构建语文之美。一来可以构建出更深更广的品鉴量,二来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品鉴的别致与效果。只有学生具备足够量的积累,才能构建出更深的不拘一格的语文之美。

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应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培养出学生更好地语文素养,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更多的合适的语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结合自身,去发现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只有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去体会语文之美,在不断的交流讨论和反思中去构建自己的语言,运用语言去思辨去写作去感悟,才能真正爱上语文,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发现和体会真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光佑.在古诗词教学汇总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践[J].四川教育报刊社,2018(2)

[2]朱向阳.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人格化[J].语文建设,2006,(2).

[3]温立三.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概略.语文实验教科书概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1(21).

本文系:2020年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创新活动课”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Q[2020]GHB24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策略探究核心素养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