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晓倩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概念的不断完善,如何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实现有效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学生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帮助,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对策
引言:
新时代要求下,学生管理要在一定的原则上进行,切莫一味的要求学生“按制度办事”,而是要在尊重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发展、时代要求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真正实现学生管理的目的。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单一,管理制度落实难
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约束。目前,虽然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在进行学生管理改革,并试图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学生管理,但目前看来,还是缺乏多样性和可行性。这既表现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制定上,又表现在教师的管理方式上。在管理制度制定方面,学校还缺乏充分调研,虽然重视了学生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效果并不好,管理制度成了摆设,教师不落实,学生不遵循,使管理“形同虚设”。另外,在管理实施方面,管理方式单一也是很大问题,教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一味的强调制度的执行落实,进行制度规定的说教,规范学生的行为,却忽视了管理方式,是管理方式僵化,很多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故意违反管理制度,以表达不满和引起关注,这些都使管理落实方面出现很大漏洞。
(二)学生整体水平较低,学校的管理难度高
具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普通高中与大学现在都普遍实行了扩招政策,这使得中等职业学校流失了相当多的优秀、高素质生源,学生的总体水平被拉低。第二,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自己容易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普遍认为在中等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差、自我管理意识弱、整体素质低,于是对学生产生歧视、漠视、忽视、排斥等错误心理,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会使一些学生形成自我封闭、妄自菲薄的不良心理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师生关系形成恶性循环,更加难以进行学生管理。第三,此阶段的学生多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与行为是非常普遍与常见的,且存在个体差异,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塑造阶段,分辨力与自控力都较不稳定,因而极易在管理过程中产生较为激烈的冲突、加大管理难度。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育观念和管理手段是相互作用的,只有教育观念与管理手段相互協调,才能保证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然而,就目前看来,我国中职学校管理中教育观念落后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是学生仍局限于学习应试教育的内容,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参加工作;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过程中也不够积极主动,对于教学方法不进行创新,只按照原有教学思路进行知识教育,教育模式僵化,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育观念必将使管理模式僵化,也必将拉低教学效率,不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对策
(一)改进学校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学校管理者转变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实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在这个要求下,学校管理者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方法,探讨出更适合本学校的管理模式。同时,在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充分调研学生、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加强管理制度的配合度,帮助管理制度的更好实行。另外,也可以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对于管理工作做的好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从而提高政策执行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下,对学生加强管理,就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当中应更加注意德育。中职学生结束学校生活后,很多都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因此,针对这一特点,除了培养中职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还要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和品德教育,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掌握社会行为准则和人际交往准则,使学生能更好融入到社会工作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除了进行必要礼仪、公德的教育,还要进行职业
道德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要改变一贯的说教方式,让学生真正灵活体会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要转变原有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管理。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帮助学校管理的实现。其次,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进行充分调研,制定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管理规定,从而变管理为服务,使学生管理不再是简单的硬性管理,而是软性的行为规范,从而使学生管理更容易落实。在进行学生管理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人格、个性、兴趣等,因材施教,不抑制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发展。
(四)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
自我管理意识也应该成为重点培养的关键点,校方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教育与管理方面避免强制,重在引导,大力加强对学生模范、学生干部的发掘与培养,使其在学生中形成良好且巨大的影响力,令素质管理实现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使其更具说服力,并得以完善。
(五)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与觉悟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水平与能力是关键,因而校方应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觉悟,并将素质教育管理学生的成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激励其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对学生素质管理之中。要求不得排斥、歧视中职学生,要做到为人师表,全方位的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身心健康,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并适时予以恰当指导与疏导,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使教育与管理得以顺利良好的进行。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时,管理人员要不断转变管理思路,更新管理观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制定符合教师、学生、学校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配合度。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只有各方面积极配合,才能真正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水平,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喜军.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问题浅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0(4):0216-0216.
[2]邵光东.立德树人视野下的中职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措施[J].北极光,2020,000(001):P.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