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益身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85-01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指影像学检查、手术或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胆囊结石的胆囊急性炎症病变,发生率约占急性胆囊炎的5%.病因任然尚不清楚,很复杂,本病病理变化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往往起病较为急剧,病情进展更快速,容易发生胆囊坏疽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因而被认为是一种与结石性胆囊炎截然不同的相对独立的临床疾病,致病因素主要还是胆汁瘀滞和缺血导致细菌的繁殖且血供减少,更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所以应该高度重视该疾病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诊断方面:临床上出现上腹部疼痛、寒战、发热和局限性肌紧张者,若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就应当考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可能。但这些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加之其他相关疾病的干扰,很难明确诊断。影像学检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而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B超因其无创、快速、方便、可动态连续检查,是诊断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随着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发展,B超声像图也依病理变化不同呈现出相应的表现。病变早期,表现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横径大于5 cm或胆囊壁厚≥3.5 mm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胆囊浆膜下水肿明显时,可见到所谓的“双边征”。病变中期,除胆囊增大、壁增厚外,胆囊腔内可出现较密集的雾状光点回声或粗大的强回声光斑,这常是胆汁浓缩或化脓浑浊的征象。病变晚期,可见到胆囊异常淤滞、扩大、囊腔壁变薄和胆囊周围炎等。另外,结肠充气、腹水、腹壁有伤口等均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CT检查敏感性并不优于B超,且二者的诊断标准也相似。但与B超相比较,CT仍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如:①客观性强,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可以共同阅片;②更容易探测腹部其他脏器,且不受腹腔气体的影响,因而更有利于鉴别诊断;③诊断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如穿孔或脓肿形成。CT检查的缺点是不能在床旁应用。CT检查是B超检查的补充,在超声检查阴性或难以排除腹腔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行CT检查。
治疗方面:总体来讲,因本病容易坏疽穿孔,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可选胆囊切除或胆囊造口或穿刺引流。未能确诊或病情较轻者,也应在严密观察下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恶化及时施行手术,应尽快予以治疗,延误治疗常增加膽囊坏疽和胆囊穿孔的风险,所以归根结底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及有无并发症,而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保守治疗、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等。急诊LC因其微创的优势应作为首选。胆囊解剖困难,则不必追求手术台上的“完美”,适时行LSC可避免中转开腹,减少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饮食问题众说纷纭,建议如下: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往往与进食脂肪餐有关,因此患者急性期不要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含有脂肪和蛋白质的酸性食物最容易刺激肠壁,释放缩胆促胰激素而引起胆囊的收缩与排泄。2、病情平稳阶段,可以少量多餐进食脂肪类、蛋白质类的营养性食物,以保证人体营养所需。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病情重者应予禁食,甚至胃肠减压,职能给予静脉补液维持人体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