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香
【摘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进劳动教育。课题组对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劳动习惯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数据按低年段、中间段和高年段分析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习惯的特点,提出培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习惯的建议。
【关键词】白云区;义务教育;年段;劳动习惯;调查分析
一、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习惯调查结果
2020年,课题组对广州市白云区4088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习惯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各级各类学校:初中和小学、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学生的劳动习惯特点。
(一)小学1-3年级学生的劳动习惯特点
1.劳动喜爱程度:小学1-3年级学生喜欢劳动占比最高
2.小学1-3年级学生在完成劳动之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好
选择“非常开心、自豪”的比例为77.03%,选择“迫不及待地跟别人分享”比例为12.54%;都是三个年段中最高。
3.学生参加班级劳动热情高涨,小学1-3年级学生热情最高
你愿意参加班级卫生劳动吗?
4.帮助合作热情高
在完成自己分内的劳动任务后,你愿意接受额外的劳动任务或帮助他人完成吗?“总是乐意帮助”占比:74.77%。
在集体劳动中,你愿意跟同伴共享对完成劳动任务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吗?[单选题]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通常由谁接待呢?和父母一起接待占了 82.4%。
5.做家务一半以上是家长要求下去做的,自愿去做占了四成多
两者合起来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二)小学4-6年级学生的劳动习惯特点
1.小学4-6年级学生的劳动准备最充分
劳动前,你会预先制定方案并准备好劳动工具和材料吗?
2.小学4-6年级学生的劳动最注意安全
日常劳动时,你会先了解劳动操作的规程,并在劳动过程中注意安全吗?[单选题]
(三)初中7-9级學生的劳动习惯特点
1.绝大部分学生具备整理习惯
你日常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玩具、收拾衣服等吗?
2.绝大部分学生独自在家有自己煮解决午餐习惯
第10题:节假日你独自在家时,你的午餐通常首选什么方式解决?
二、区域不同年段学生劳动习惯综合分析
(一)区域不同年段学生劳动习惯相同的地方和思考
1.不管哪个年段的学生“自己独立完”和“与他人分工合作”的占比稳定
这个独立和合作是劳动中需要培养的品质的两个方面,都重要。
日常劳动时,你更愿意?[单选题]
2.不管哪个年段,学生的合作习惯三个年级没有差异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该是越来越好,但实际调查结果没有显示这个,反而是低年级略高。年龄的增长和教育并没有增加这种合作力。
集体劳动中,你能与同伴平等协商、合作愉快吗?[单选题]
3.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珍惜劳动成果还是比较好,占比都超95%
这个意识很好,但意识和实际做到真的相符吗?意识会不会只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实际学生的浪费粮食等还是比较普遍?
你如何看待浪费粮食的现象?[单选题]
(二)区域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年段学生劳动习惯对比分析
1.不同年段学生的劳动态度有差别,喜欢程度从低年段到高年段依次下降
良好劳动习惯,跟喜欢分不开。越喜欢越容易有去做,越容易形成良好习惯。但就是数据展示,我们的劳动喜欢程度随着年级的增加是在下降。
你喜欢劳动吗?[单选题]
2.不同年段学生的整理习惯有差别
总体上从低年段到高年段是越来越好但是天天收拾和经常收拾占比还是有待提高,特别是有时收拾占比还是不低。
你日常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玩具、收拾衣服等吗?
3.独自在家,午餐解决方式,从低年段到高年段是“自己煮”的占比在大幅提高
节假日你独自在家时,你的午餐通常首选什么方式解决?
4.学生做家务的意愿从低年段到高年段主动性明显提高,而且是不追求回报
你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做家务?
5.劳动内容从低年段到高年段,不管哪个内容占比都在提高
这符合发展心理学,越长大越独立的特点。只是内容单一,劳动内容缺乏创新性劳动,而且这些劳动都是非常基本的,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参与更多类型的劳动。
在家里,你做过哪些家务劳动?[多选题]
6.坚持这个品质
随着年段的增加,略有提高,但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培养就是一种工匠精神,实际希望这个结果随着年级的增加,坚持品质越好。调查结果显示这个品质的培养仍需加强。
遇到比较辛苦的劳动,你能坚持下来吗?[单选题]
7.劳动的主动性,初中7-9年级显示是最低
这个可能跟我们的整个社会氛围和劳动的评价机制导致的结果,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劳动的跟进,特别是有效的评价。
班里的扫帚、课桌椅摆放不整齐,你会主动整理吗?[单选题]
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培育劳动习惯的建议
(一)总的建议
对中小学生劳动习惯培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让劳动培养既安全又更有效。以下从培养劳动习惯培育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安全、品质和评价进行论述。
1.安全第一
从所有年级的数据显示,学生不是百分之百地重视安全意识,认为教师也没有强调安全意识需百分之百地重视。生命最宝贵,安全最重要。安全这个意识和教师强调两个必须做到百分之百。这个安全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方的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确保劳动环境的安全,一个确保劳动过程的安全。无论哪个层面的劳动,必须把好安全关。
(1)制定劳动安全手册。
(2)贴好劳动安全警示牌。
(3)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做好监督。
2.品质培育
劳动习惯培育过程中可养成三个重要心理品质,这三个品质对生活也非常重要,分别是:感恩、求知和坚毅。从心理学的理论看,这三种品质可以令一个人心理更加健康,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在劳动习惯培育过程中要带着品质培育的目标去组织和开展活动。
下面就劳动培育对这三个品质养成进行论述。
(1)感恩品质
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能力,是我们生存的重要动力;容易产生爱的方式是感恩。应该让感恩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心理学认为,感恩是习得的,感恩需要教育,感恩需要练习。主要是通过感恩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等来学习如何培养成就一颗充满感恩的内心,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主观上的幸福感,从而用一种感恩的的心态来认真面对现实生活,避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心理上的问题,还原学生这个时期本有的幸福和满足的生活心态。
学生本来应该都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厌学不良情绪不断增多、跳楼受伤事件频频出现、校园暴力事件也时而出现,这些不良现象都非常值得广大家长、教师和教学科研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因此,在劳动过程中,可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积极情绪的比例,在感恩中体验美好。
(2)求知品质
求知品质体现在求知力上。求知力,孟万金教授把它因素分析为“好奇心”和“热爱学习”。闪光点的挖掘在求知力的保护和培养中很关键。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年看到自己的优点,获得成就感从而获得行动的动力。鼓励在发现优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在肯定中成长。人需要鼓励的,优等生喜欢被鼓励,后进生也喜欢被鼓励。每个学生身上也有很多优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在劳动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学和教师能够更直观地看到。闪光点的发现和强化就能让学生寻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以保持求知。这对学生非常重要,特别是学困生。劳动提供了一个跟知识等学习不同的场所,让学生可以表现自己的其它面。
(3)坚毅品质
坚毅是做成任何事情必须的,每个取得成功的人都需要坚毅品质。对义务阶段学生不断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经历一定挫折、磨砺,其主要目的也就在于不断培养学生坚韧的心理性格精神品,这也是培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人格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学习途径,面对挫折,人的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一个人的挫折认知思维能力提高教育;其次,它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挫折心理素质从而能够增强一个人的適应抗挫折压力和对挫折心理适应能力。
3.评价保障
在劳动习惯养成过程中,应该内化学生从劳动当中所获得的感受,特别是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个比率应该是在上升而不是下降。学生劳动的主动性应该是越来越高。满足感和自豪感既要从外在激励,靠奖励等;也需内化,教师和家长如何去沟通非常重要。
(1)制定评价制度。
(2)口头评价,鼓励性语言。
(3)适当奖励。
(二)不同层面的重点
义务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发展方面都是一样的,都是记忆发展,思维发展。小学生阶段,即7-12岁社会性发展方面:自我意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友谊发展;学生要学会学习,培养良好品质。初中阶段社会性发展方面自我意识、情绪变化、第二反抗期、人际关系发展。
根据《发展心理学》论述的年龄心理特点,在劳动培养中不同层面在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培养。
1.学校层面
继续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指导。加强劳动安全的教育,现在调查三个年段认为教师有强调的占比都超过80%,这个数据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1)低年段(1-3年级)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低年级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是很听从家长的话,习惯也是未养成,学生的合作意愿高,对劳动喜欢程度高。
要开设更多合作相关的劳动课程,开展合作性的劳动。可以是亲子劳动,也可以是学生间的合作性劳动。
评价上要有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整理等习惯从一年级就应该养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我评价都没有做到整理,学校这方面的课程和培养需加强。
(2)中年段(4-6年级)保持良好劳动习惯
从低年段养成的习惯,要在中年段保持,学校继续开设适合的劳动课程,亲子劳动和学生间的合作劳动结合。通过有效评价,保持学生的劳动习惯。
(3)高年段(7-9年级)具备良好劳动习惯
高年段学生的独立性更强,课程具备更多的独立性,可更多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去让学生保持良好劳动习惯。
2.家庭层面
这个层面主要针对就是父母等与学生住一起的监护人,这里以父母来指代。家庭培养的是学生的根,劳动习惯的培养,家庭是重要阵地,家长是关键指导员。
(1)低年级家长需更新理念和实际培养。要相信学生可以做,舍得学生做,带着学生做。比如,整理等习惯从一年级就可以独立让学生做,这个观念首先家长要有,再让学生有,细节中可适当调节。家长相信学生,允许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参与劳动。比如家务,其实是随时随地的,内容也很多,也是每天需要重复的。
(2)中年级家长要更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做,有跟进地让学生独立做。言语上充满尊重和肯定,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但又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中的不足。
(3)高年级家长言语上要完全信任学生,让学生独立劳动。同样,无时无刻要注意给学生以正面的关注。
3.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社区、图书馆等,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合适并安全的劳动机会,低年级亲子劳动,中年级亲子劳动和合作性劳动,高年级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劳动。这个具备最直接和持久的影响。
社区劳动还具备方便参加,贴合生活等特点,直接服务到居民等特点。对劳动习惯的培育具有先天优势。
[本文系广州市2019年度重点规划课题“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6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白云区中小学生劳动习惯调查问卷https://www.wjx.cn/m/104031868.aspx.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范秋荣.当前初中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 2020.
[4]张改胜.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J].中学政史地,2020,6.
[5]李春燕,罗晓章.名师工作室:劳动教育区域推进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
[6]王亚珺.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J].早期教育:家教版,2020.
[7]雷雳.发展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2.
责任编辑 钟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