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

2021-11-18 23:09蔡守怡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模式创新新课改

蔡守怡

摘   要: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引领教师的教学转型,并以事实为依据,在调研、分析、总结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实践证明,“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教师有路可走,改革有法可依,管理有章可循,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促进其自我成长,实现课堂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0-0039-04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是新时代的诉求,实现这种诉求说到底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从课堂的战略地位出发,确保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可见,改革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教育实践者,如何正确引领广大教师从讲堂走向学堂,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当务之急。

一、保留原有课堂教学的价值

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国文馆,以后逐步完善,直至今天,仍然是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班级授课制有其重要的价值:一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培养人才;二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四是有利于资源共享。但它也同时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二是班级授课制的课堂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教师按教材教学容易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三是就同一学科而言,存在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因此,改革课堂教学,虽要解决课堂教学的这些弊端,但仍需保持原有课堂教育价值不变。

第一,借助课堂这个大集体,实现人人平等,阻断由于知识掌握差异而造成的不平等,努力做到有教无类。第二,注重通过环境影响,促进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实现因材施教。第三,追求学术与教育的结合,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能力,促进其自我成长,实现课堂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应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教学内容实现育人作用的最大化

1983年,美国教育家罗杰斯对教育的政治学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他认为传统教育与人性化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在传统教育领域,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是权威者,学生是服从者,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育没有“整体的人”的概念,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在人性化的教育领域里,要使教学内容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师就要从自身的经验、社会经验以及教材出发,准备学习资源;要鼓励每个学生同他人合作,发展自己的学习计划;要重建学习的氛围;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程度与意义的评价主要由学习者自己进行;要促进学生成长的主动性,提高自律能力。

可见,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秉持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按照罗杰斯的说法,人性化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源于教师的信任和引领,而这个前提条件在传统教育中是不存在的。这一判断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洞察“灌输中心课堂的本质”。

众所周知,让教学内容实现育人的目的,靠灌输是不能完全实现的。同时教学内容不只是教材内容,而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教材实施的学科教育;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教材回归生活和感悟生活的教育。

(二)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育人的功能

课堂教学的功能是通过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使其得到成长,因此,课堂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很重要。这一方式,就是课堂教学的模型、样式,是教学过程所遵循的比较稳定的结构和程序,它解决了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传统教学使用的凯洛夫“五环节教学”,其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凯洛夫教学意识: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把学生当成容器;三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新课堂的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把学生当成能主动学习的人;三是要让学生喝到水,并帮助学生找到水源。教师要做到:一把学习权力交给学生;二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三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有学者相对于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按照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探索出新五步教学模式:预学——研学——展学——点学——固学,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学科,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最大潜力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交流和分享,并通过组织、参与、合作、探究等,发展学生未来所必备的关键能力。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提效

教学方法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办法。教师怎样让教学更直观、更精炼、更深入、更生动、更有趣,就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示范法、讨论法、参观法等等。

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遵循课改目标

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倡导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和教学是新时代教育的诉求,要想实现这种诉求就需先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而这种转型也需要有指挥棒,那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目标看,课堂教学应体现下列关键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分析、交流、合作、解决、创新等。如果把这些关键能力作为课堂教学要体现的标准要素,应至少从六个方面加以评价。

(一)教学思想需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主要观察点应包括: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需是学习的主人;二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需是学习的引导者;三以问题为导向,需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二)教学模式需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上的小组互动、展示分享、精讲巧练、当堂反馈,应充分体现:问题导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学不教。

(三)教学方法需灵活高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等需得当、灵活、有效。

(四)教学手段需恰当有效

使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需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以及相关教学资源的设计、利用、评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教学目标需顺利达成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不能只看教师讲了什么,重点要看学生会了什么,评价应从三个维度确定要点,一是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教学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影响;三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六)教学基本功需扎实有力

课堂好比舞台,在教学中,教师就是“节目主持人”,对“主持人”基本功的评价需关注其体态、服饰、语言、书写、情感、态度、专业、责任等职业素养。

四、“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三条主线:一是改革課程,由过去的一级课程(国家课程)改为三级课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二是改教材,删繁就简,联系生活,增加实践内容,并从内容、结构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做出较大的改变;三是改革课堂,改革传统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倡导“以学为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转变教的方式,学生转变学的方式。

首先,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已经对课程、教材进行了改革。其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基层学校不断研发、改革课程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就课程实施而言,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或“五环节的变型”,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状态。而在新课改模式下,我们的课堂转型,需要从传统的“以讲为主”向现在的“以学为主”转变。于是我们通过学习理解课改目标,借鉴全国各地已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经验,通过反复研究实践,探索出“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名称

“354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二)模式解读

1.课堂教学革命。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革命,主要是要改革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导学式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方式也将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见图1)。

2.“354高效智慧课堂”模式使用说明。“354高效智慧课堂”主要利用“三大”“五环”“四模块”来重新进行课堂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课程目标(见上表)。

3.“354高效智慧课堂”创新点。实践证明,“354”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有路可走,改革有法可依,管理有章可循”。该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引领课堂教学转型,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意识,对于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有很大的助推作用(见图2)。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模式创新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