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陈 琳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部、财政部在高职院校推出“双高计划”,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是“双高计划”中10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之一,测绘类专业又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作为高职测绘专业“领头羊”院校,必须引领高职测绘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去适应测绘行业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测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教”改革是对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统称[2]。“三教”改革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条主线,涉及人才培养过程中“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是教学改革、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测绘行业经历了模拟测绘、数字测绘和信息化测绘三个发展阶段[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和集成,测绘行业即将进入智能化测绘阶段[4]。在测绘行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为测绘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需要培养“工匠之师”,也需要锻造“工匠之师”的教师,为此,就必须对师资队伍进行改革;同时,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要使教材内容能够反映当前测绘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就必须深化教材改革,开发适应当前测绘企业生产、测绘岗位需求的教材;师资队伍和教材的改革最终是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5]。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主体,一所学校能否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与这个学校有没有一批德技双馨的大师密切相关。但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等方面存在不足,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存在偏差[6]。教师队伍在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现象,部分教师缺少企业生产经验,难以胜任当前测绘新技术方面的服务工作。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扩招,生师比过大,导致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部分专业教师疏于新技术的学习,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同时,学校对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待遇落实不到位,教师下企业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深化“三教”改革中,学校采取以下举措,促使专业教师真正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黄河水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校推进实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要求教师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思政育人的观念,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统一起来,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校制定有《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学术规范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和考评。
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黄河水院制定并实施了《“双师双能”教师认定标准及管理规定》,持续推进教师下企业实践,建立了测绘“大师”工作室、测绘科研平台、测绘创新创业中心,与测绘企业共同带领学生在“校中厂”“厂中校”开展测绘技术服务,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方法。这不仅培养和锻炼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提高了专业教师对接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吸收产业新技术元素的动力。同时,学校每年都会派专业教师去国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召开经验交流会,扩大学习效果;支持教师参加国内教育教学培训,学习高职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攻读博士或到国内外高校访学),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参加测绘新技术的培训(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及数据处理、贴近摄影测量、定量遥感、无人机操控技术等),让教师及时掌握测绘新技术。
学校要培养适应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人才,必须始终洞悉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同时,教材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7]。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能满足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是当前教材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测绘技术已从模拟测绘技术、数字测绘技术升级为信息化测绘技术,目前已经开启智能化的测绘技术时代,但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内容与当前测绘新技术生产实际脱节。因此,需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两轮顶岗、三双保障、四线培养、五个结合”的“234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2345”人才培养模式Fig.1 “2345”talent cultivation mode
根据不同类型生源学情,黄河水院编制专业群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差异化人才培养,针对下岗职工、新型农民、退役军人等社会生源开展培训,探索弹性学制教学,构建“分类培养、模块组合、灵活多样”的测绘行业人力资源育训方案。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组和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知识培养课程”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课程体系,并对部分课程授课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调整。
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托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教学资源库,黄河水院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联合国内外23所职业院校、18家测绘知名企业及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共同开发了24门课程。每门课程资源库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满足学员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需要,拓展资源则满足各行业、产业、企业等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紧跟测绘新技术、新规范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按照学习型项目、教学任务、知识点/技能点、素材4个层次构建“知识树”,目前共建优质教学资源达到20000条,资源类型有文本、图像、视频、微课、课件、动画或虚拟仿真等。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登录智慧职教云APP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实现优质资源校际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要求建设优质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这已成为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优质学习资源。近年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部联合各职业院校以推动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举办了各种独具特色的职业技能大赛[9]。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听讲。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及接受程度不同,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也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时间受到挤压,导致学生并未成为有效的学习主体,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0]。以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教学资源库智慧职教云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障较高的学生学习参与度、教师教学投入度和教学目标达成度。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国家教学资源库职教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ig.2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of n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3.1.1 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预习,对新知识进行导入以及学生进行自学的教学环节[11]。在这个环节,学生利用职教云平台完成课程在线学习、在线测验、实践练习,在线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跟踪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习问题、调整课上流程。学生课前线上自学是课堂“翻转教学”的先导。
3.1.2 课堂阶段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的角色变成导师,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其学习的主体性[12];教师首先针对智慧职教云平台中在线测试的反馈情况,掌握学生课前自学情况,综合考虑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在“翻转教学”课堂阶段,通过签到、测验提问、头脑风暴、完成实践成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知识点、技能点掌握情况,教师通过开展教学引导、实时指导和归纳总结完成课堂教学。
3.1.3 课后阶段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提交;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打分,并给予点评,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堂课中对作业进行讲评。同时,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互评,巩固课程知识的学习成果。每一个学习项目结束后,教师从题库中随机组卷,开展线上无纸化项目考核,实时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13]。技能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开发,按照测绘产品的生产流程、工序进行教学情境设计,遵循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从单项技能实训、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层面开展专业技能培养[14]。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黄河水院将基本技能培养与技能竞赛深度融合,开展实践教学。构建的测绘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黄河水院测绘实践教学体系Fig.3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具体实施方案:首先根据高职测绘人才培养方案,筛选出各个测绘技能比赛项目,并与每一门课程对应,教师通过“讲-练-评-赛-考”开展实践教学。为了加强学生核心技能训练,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实训资源的效益,学校每学期都实施实验室开放政策。为了构建让学生提高技能和交流心得的平台,由学生自行成立若干校级测绘社团组织,例如:无人机测绘协会、测绘CAD制图协会、工程测量协会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专业理论学习和测绘技能提升开展技能训练。协会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采用老会员带新会员,教师指导与学生“传帮带”相结合的方式。为了提高核心能力,学生积极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在班级开展技能比赛和精湛技能项目认证,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院系比赛,通过院系和学校的层层比赛,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备赛国家级技能竞赛。通过参加技能竞赛,选手们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以赛促学,让技能竞赛成为学生人生出彩的“大舞台”、成长成才的“梦工厂”。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测绘综合能力,黄河水院还在校内开展了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制作、无人机倾斜摄影精细化模型制作、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测图等技术服务项目,学生不出校园即可实现由学生到测绘职业人的快速转变。
高职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测绘专业应紧跟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培养出更多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测绘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制订和落实相应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成师资队伍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两轮顶岗、三双保障、四线培养、五个结合”的“234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组和优化课程体系,开发新形态教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完成对教材的改革;依托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以智慧职教云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将基本技能培养体系与技能竞赛体系深度融合起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深化“三教”改革,对提升高职测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