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剑
摘要:情境教学主要就是教师创设一种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学习中,通过互动学习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广阔的和自由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个性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互动;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148
引言
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它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点进行记忆,并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之中,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太高,学生很难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辅导。教师在教学一门科目时,不能只将其作为一个任务,而是要去认真对待享受这件事,不可局限于灌输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参与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能够发自内心地、乐于接受地去学习数学知识,而不是强迫学生去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方式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四年级数学教材中“植树问题”为例,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无法很快理解,特别是分清植树情况之后再进行公式计算的问题相对复杂,需要教师进行情境创设。一般是在上课初始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研究过程中,然后抛砖引玉,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一条长2000米的路,需要在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同时在两端都栽上,问需要栽多少棵树?”通常而言,四年级学生在理解这方面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障碍,主要是情境创设过程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路长、间隔、数字条件有些复杂,等等。在此情境中,学生会运用较多的时间去探讨问题的本质,多半是盯着屏幕发呆,原本比较活跃的课堂逐渐安静下来,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2000米修改成100米,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尝试着回答20棵树,运用100÷5的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有效引导:“假如两端都栽树呢?”继续引导学生探讨,学生则会调整答案回答22棵树。经过教师的逐步讲解之后,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内容。
二、创设趣味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并且以数字、符号作为载体呈现出来,这对小学生而言无疑具有枯燥感。对此,在构建情境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知需要为出发点,以此创设趣味化情境,如:在“图形的运动(三)”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并使他们探索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钟表指针的转动、风车的转动,让学生观察这张动态图片有何异同。这样的趣味情境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动态、直观的图片也给学生更多感知觉的冲击,使他们认识到风车是逆时针旋转、时针为顺时针旋转。在此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描述旋转的角度,笔者再次出示两张静态的钟表图片。其中,一张钟面上的指针转动到数字1,一个钟表的指针转动到数字4,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将指针的运动描述得更加清楚。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构建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够以趣味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在提问中创设具体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只有有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其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对教师而言,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设置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难度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因为简单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而太难的问题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精髓,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
四、善于借助教具创设情境
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就需要在进行数学知识讲授的时候利用教学工具完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可以更方便地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年月日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使用教具完成教学。给每个学生发送一个全年的日历卡,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一个月的天数并且记录下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已经过去的几年2月的日历呈现出来,让学生去观察和讨论,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氛围,通过学生的交流互动发现了2月有28天也可能是29天,然后教师可以把时间拉长,展示出2月的日历,学生会发现4年才会出现一次2月是29天的情况,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发现2月29天的那一年是4的倍数,比如2004年、2008年、2012年等。借助教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直观的情境,引发了学生在情境中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提升整个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情境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等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逐步为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芳.小学数学情境互动学习方式的运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4):121-122.
[2]齐行新.小学数学情境互动学习方式的运用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65.
[3]阙卓敏.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J].小学时代,2019(36):29+32.